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业大旅游苏州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区不仅仅是给旅游者提供几个旅游景点的问题,它是一个旅游整体,旅游者在旅游地内的每一活动都在享受一种完美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大市也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实施大旅游战略。本文利用PEST方法分析了苏州发展大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苏州大旅游提出了实施对策。

现代旅游己越来越表现出其学习型特征。旅游不仅可以使旅游者有审美的体验,也有文化的沉思及投资机会的考察等。旅游者己不再局限在几个旅游景点内观光和游山玩水,而是追求对旅游地的一种全方位的整体经验—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胜的领略,还应该有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和风情的体验。现代旅游地必须能够给旅游者这样一样感受:整个旅游地(一个城市或地区)就是一个旅游区,而不只是为旅游者简单地提供几个旅游景点,它是一个旅游整体,旅游者在旅游地内的每一活动都在享受一种完美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我们必须要树立一种大旅游观念.实施大旅游战略

大旅游系统

现代旅游必须建立一种大旅游意识,即将整个旅游地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来看待,这些要素包括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还包括其他相关的企、事业部门及从业人员,甚至包括所有的旅游地居民。

在我国由于旅游业是首先是从观光旅游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对旅游的普遍理解存在以观光、游览来代替全部活动类型的倾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和高级化,出游动机也不仅是中一的观光、游览、而是史加复杂化、多样化和追求个性化。国际现代旅游从广义的角度,把一切以度假、商务、康复、学习、公务、会议、探亲、访友、宗教、体育、科学考察等为目的的旅游,都定义为旅游活动。

所以,我们所说的大旅游是一个系统,直接系统(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或旅游项目、旅游媒体或服务业)、介入系统(通过直接系统介入服务如电信、保险、金融等)和支持系统(即支持系统的行业或部门如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房地产业和社会文化部门等),三个子系统组成。

1、大旅游的直接系统

旅游主体范围的扩大,在传统的观念下,旅游企业促销招徕的对象主要是潜在的观光客。而在大旅游观的指导下,可促销、招徕的对象与原来相比有了很大的拓展。同时,大旅游观十分注重旅游需求的复杂和个性化,旅游者的类型也史为复杂,对市场的分类史加细分化。

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丰富,传统的旅游观史多的是指某一具体的事物。如自然风景区、历史文化遗迹等。大旅游观则是把儿是能吸引游客前来木地进行活动的一切因素均看作是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业的扩大,在大旅游观念下旅游者在旅游地涉及的吃、住、行、游、娱、购等环节都需要有关部门和行业提供服务,相互协作才能提供旅客满意的产品。大旅游的服务对象(游客)的范围、类型、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种类、数量都较为广泛和丰富。

2、大旅游的介入和支持系统大旅游

涉及的社会而史宽,社会的许多部门和行业都可参与旅游业的经营或是提供间接的支持。旅游产品的组成和类型史趋复杂。若利益分配得当,便能大大提高当地居民和企业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来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旅游的重点是为游客在目的地的活动提供全而的服务

二、发展苏州大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苏州位于长三角东南部.拥有众多旅游资源.是全国著名的占典园林旅游地。此外,交通、购物、旅业、饮食等旅游配套设施已较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适合观光、体闲度假、商务洽谈、购物以及体育、会议、政务旅游的现代化旅游格局,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苏州旅游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大旅游”的格局。

1、观念问题。旅游产业缺乏整体发展的观念,缺乏共创苏州整体旅游形象意识。苏州各级地方政府、各种类型的组织对旅游开发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旅游业的发展却是各自为政、区域内的各级旅游景区不仅没有形成联动优势,反而相互竞争激烈。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旅游开发的短期行为,对苏州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危害,破坏了苏州整体旅游形象。

2、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整合问题。苏州目前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度假型、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正处于开发之中,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这与当前国际上单纯观光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小,度假型、文化型旅游、追求刺激的特种旅游市场,以及复合式旅游市场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不相一致。换言之,旅游产品开发还不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另外,对苏州现有的旅游资源也缺乏有机的整合,使旅游产品单一的现象史为明显。

3,管理体制的问题。旅游行业之间缺乏互动性,经营管理没有形成网络化。苏州的旅游业经营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经营状态。无论是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是旅游实体均没有和其他行业建立联合、互动机制的意识。同时,苏州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观念落后,造成了苏州旅游业经营管理各自独立、分散、没有形成连锁化、网络化经营机制,使苏州旅游业不能形成协调的、高容量的接待能力,不能形成整体经济效益。

4、旅游的文化含量偏低。现代旅游业己经从对自然风光的开发过渡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动力,离开了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是低层次、低品位的旅游。目前,苏州旅游的文化品位不高,让人觉得景点仅有“躯壳”而没有主题和丰富的内涵。这与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称,也无法体现苏州旅游的文化特征与比较优势。

三、苏州旅游业发展问题PEST分析

1、政治原因(P):尚未形成直接有效的管理体制,行业多头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权限不明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旅游管理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尚未纳入正轨,旅游市场难以统一规划、管理目前苏州市的旅游管理体制仍处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制、职贡不清的状态。从横向上看,旅游市场涉及到旅游、园林、文物、宗教、文化、交通等方方而而,多部门各管一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一,在产品开发、市场管理、宣传促销等方而缺乏全局意识,给统一规划、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从纵向来看,省、市旅游管理交叉重迭的矛盾比较突出,管理关系没有理顺,既没有实行属地管理,也没有明确分级管理,贡、权、利不统一,审批与管理不统一,行业管理尚未进入规范化轨道,市场呈无序状态。

2,经济原因(E):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苏州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轻工业和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所以,重视轻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旅游经济则相对被忽视。虽然政府都加大了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在投资、金融、则政、税收、上地等方而给子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与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相比仍显不足。史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外资企业发展迅猛,使我们有意无意忽视了苏州旅游产业对苏州经济发展的作用。

此外,苏州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其中,多数旅游企业的市场意识不强,经营管理落后,企业缺少活力。旅游从业人员中,精通旅游业务、懂得市场营销、熟悉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的人员不多.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

3、社会原因(S):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在苏州仍未形成共识,旅游业作为三产突出重点的地位没有落实。

苏州虽己明确旅游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并提出发展大旅游的战略构想,但从总体上看,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远未提高到其应有的高度,还没有在各行各业和全市人民中形成共识,因而在上地批租、银行信贷、资金投入、上交税费、产品开发政策措施、领泞管理、规划落实等方而与先进城市相比显得乏力,发展旅游经济的总体环境仍不够宽松。

4、技术原因(T):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盲目性,旅游规划布局不合理,景点建设各自为政等现象。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缺乏力度,手段单调。大部分旅游企业管理以经验管理为主,以科学管理为指泞的管理模式未能得到普遍的应用。旅游业法制化的进程缓慢,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手段。

四、发展苏州大旅游的对策研究

大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是刘传统旅游的否定.而是在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把发展变化了的东西包含进来,进行真实记录、反映和评价,以指导加快发展旅游业这一具有现代特征的综合性产业。“大旅游”具有深厚的背景和宽泛的外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就不能遵循一些自身发展的基木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土必须从产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业;②必须从广义旅游业的外延来统盘考虑旅游业;;必须从大区域、大市场、大功能、大覆盖而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业;必须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来发展旅游业。

1、树立“大旅游”产业的观念

为了满足发展“大旅游”的基本条件,加快苏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求树立大旅游产业观点。在旅游业中出现的大量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以一定的特殊方式联系,构成相互间的影响、依存和作用,就势必出现了新的产业——旅游产业。近10多年来,我市旅游业从小到大,出现了较快的持续发展势头。众多大大小小的企业支撑着旅游内部的游、行、食、宿、娱、购诸环节,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三资企业为辅、个体、私营企业为重要补充的旅游企业结构,以及与第一、第二产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表明苏州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一个共性,即当规模、总量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产业出现以后,其内部结构、功能都将发展根本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从产业整体发展的高度去规划、指泞全行业的发展,努力疏通各个环节的阻滞因素,否则,将会贻误发展的机会和减弱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指泞思想必须明确。此外我们还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树立市场观念,苏州旅游市场发展的空间潜力较大,我们应瞄准跨县、市、省份和跨国的大市场,加强与这些大市场的联系,强化对这些市场的开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它不仅不易磨损,而日‘还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会历久弥新,史快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人为的破坏,也将使其失去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2、创造“大旅游”良好的制度环境

发展大旅游涉及社会而广,要求全社会都参与或支持,特别是与旅游业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和行业应变被动参与为主动、积极参与、支持旅游业,创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的内部环境。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依赖是相当大的。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必然受到阻碍。另外,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人员、物资、信息的交流十分频繁,在全国区域系统中地位较高,影响力较大,本身就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不仅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而目带来大量的客源。大旅游涉及社会而广,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来为旅游业服务,全社会都要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物、建筑、民宗、水利等部门要转变观念,计划、则政、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商业、邮电、铁路等部门,要增强为发展全市旅游服务的意识,切实转变职能,积极扶植旅游产业发展。宣传、文化、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及工会、工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明程度和旅游意识。为建设苏州大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

3,培育“大旅游”产业制度创新

苏州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是关键,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完全摆脱原有体制的束缚,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旅游市场体系。虽然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也是迫在眉睫和充满希望的事业,它对苏州实现大旅游产业是至关重要的。

(1)旅游产业管理制度创新

进行有利于发展旅游的行业管理制度改革,改变行业归口管理与地方、部门各自为阵难以祸合的状况。旅游是一种多行业、部门参与的综合性极高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发展大旅游,没有政府的主导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提高现有的旅游管理部门的权威.实施统一的宏观规划和决策.统一的管理。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改变目前存在的文物、商业、园林、交通,各县区政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甚至相互冲突的局而。

大旅游追求的是本地区甚至跨地区(由旅游路线串起来的相关地区)整体的利益,对部门和行业的协作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有统一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协调、彻底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互相冲突,削弱的局而。对全社会的旅游发展应有统一的规划。

(2)旅游产业制度创新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与它相关行业的繁荣,而旅游业又必须在各个关联行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依托”它只有在各基木要素协同发展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苏州大旅游体系的建立必须加强旅游业同各相关行业之间的联合、协调和开拓,本着“旅游带动一切,一切促进旅游”的原则,聚合方方而而的力量,使旅游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形成“大旅游、大产业”格局。

深化旅游行业的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实行资产重组,引入优胜劣汰机制,给子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现代旅游企业集团,逐步开放旅行社市场,走集约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之路。对旅游经营机制、人才机制、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筹资融资等方面都要出台明确的政策措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兴办旅游产业。

4、提升发展苏州大旅游的管理水平

(1)建设大旅游网络

20世纪最后10年,旅游市场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产生了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一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旅游者越来越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从而使自己能在一次确定的旅程中获得集知识、娱乐、体验、享受于一体的多重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提出了开展旅游区域合作的要求。苏州应利用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及旅游地之间的通达性建立多向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大网络。

“大旅游”强调旅游业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而且包括与旅游业发展有关的各种内外联系和条件。要看到旅游与经济、贸易、文化、城市建设都是互为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时甚至是起先,,作用的。对于苏州市来讲,我们设想的大旅游是以市区及近邻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络行圈层,构筑同心圆式的大旅游网络。

(2)加强旅游业行业管理。一是市旅游局作为全市旅游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行业的发展规划、指,,_,协调、服务和人才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充分发挥苏州旅游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提倡行业自律,通过制订行业内各项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标准,协调行业内各方关系。二是真正发挥旅游行业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完善旅游涉外企业的审批和管理。

在经营管理上,要实现以经验管理为主向以科学管理为主的转变。这是管理上的一个革命,主要依靠经验的管理长此以往,是不能使旅游产业迅速成长、壮大的,必须尽快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无论是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软件开发上,都必须有一套正规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中国旅而发展人趋势[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郝索.旅游产业发展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勇.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6,(2).

4乔力.“大旅游”概念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i江大学学报,2000(1).

5杨铭德论l酉的大旅游发展战略[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6).

6熊清华.论旅游、大旅游与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