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徽处理经济管理危害的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类型
1)来自外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风险。在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地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一旦发生,或多或少都会对工期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彻底摧毁已建成的项目产品,而且这方面的风险一般不在投标人的掌控之内。
2)来自施工单位自身的风险。在选择施工方案的时候,若不能综合考虑到自身施工技术、设备承载能力、工期、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在已选好的施工方案下难以按预期完成目标,工程施工方案技术含量越高,施工越复杂,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另外,工程安全与质量也存在一定风险。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操作条例而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事例经常发生;业主临时提出加快工程进度,却不给予施工企业补偿,这些都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损失。企业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管理是否得当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其风险性也是存在的。从现场实际操作来看,分包方通常会暗地里套取工程款后甩手不干,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再者,即使分包方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也存在一定风险,这是因为在建筑工程实施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农民工,即使施工企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他们也会由于缺乏操作经验、对施工环境不熟悉等原因,存在质量事故和工伤隐患的风险。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劳务队伍,还会引起合同纠纷。
3)来自业主方面的风险。在这样一个买方市场的前提下,业主带给施工企业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许多建筑工程业主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条款将工程风险与责任转嫁给施工企业。如将2%~2.5%的工程总承包风险费视作转嫁所有风险的跳板,把二、三类设计变更、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可预见的风险、增加工程量等均强加给承包的施工企业。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掌握业主的信誉和财力,特别是项目的资金来源、可靠程度以及工程款的支付能力。如若对这些了解不够,比如说,在施工期间业主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无力继续承担工程费用,导致施工方工期延误和工人窝工,自然会给施工单位造成一定损失。
2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施工单位所面临的风险是复杂多变的,那么风险一旦发生,企业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应对,或者说应该做哪些事情来把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呢?根据一般情形下应对风险的措施———规避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担风险,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个人见解。
1)承包商应该认清形势,转变旧观念,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一些风险过大的项目,在综合考虑本企业实力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是否放弃此类项目的投标,不要一味的为了追赶效益而盲目地去竞争一些风险过大,不适于企业本身的承受能力的工程项目。企业领导层更需要克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错误观念,还要熟悉新的管理模式,丢掉“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对不同的部门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使管理方法科学化,用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提高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尽量在风险发生之前就要想好应对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损失。
2)企业要加强对劳务分包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一项工程完成的好坏与快慢跟施工作业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施工队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与别的施工单位相比就处于劣势,甚至造成工期延误,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对施工队伍进行有力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个素质良好的施工队对企业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除了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外,企业也应该看到来自他们的风险,比如有的施工领班为了一己私利把民工工资收入囊中后潜逃,由此而引起的诉讼和行政干预,企业只能“付款善后”,严重影响到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导致项目亏损。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合同约束,坚决不允许不签订合同就进场施工,必须明确合同双方责任,对施工队伍要加大监管力度,决不允许其放任自流,滥用工程款。企业负责人要定时定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工人滞工的现象发生。
3)要认真编制工程量计价清单,防止出现报价与实际形成价相差悬殊的现象发生。预算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既要防止因“低价中标”的影响而有意减少报价,又要实事求是地估算出工程的合理报价。另外,在工程总量计价确定后,投标人要根据变化的工程量对单价实时做出调整,在对单价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显而易见的畸高或畸低,以免被招标人认为该报价没有科学依据而被视为废标或降低中标的机会。
4)企业有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材料涨价风险。一个项目的材料费占直接费用的60%左右,企业可以通过规范材料的供应程序,积极与投资方协商以取得风险共担或风险补偿等措施来降低这部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总而言之,施工单位要对风险问题统筹考虑,客观分析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来源,明确防范风险的措施,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汤清松单位: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