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改革对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机制逐渐完善,不仅改善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研究农村改革对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劳动力方面的贡献、资金要素的贡献以及乡镇企业的贡献等,不仅促进了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为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此,主要研究农村改革对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改革;高速经济增长;贡献
0前言
随着“三农”改革目标的陆续实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研究农村改革对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需要从农村改革的模式出发,整合农业进步的数据,了解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有效动因,通过农民生活的对比,对农村产业变革、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回顾农村改革的全部过程,为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农村改革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1.1对土地要素的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土地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农民在此期间获得征地的费用数额非常小,土地补偿和土地出让之间价格的界限也不够明确,其中大部分资金都变相地作为积累资金投放到城市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之中。根据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的资料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土地出让资金就达到了7000亿元,实际的金额更是达到了一万亿元以上,土地要素成了促进国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2劳动力要素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有效实施,使得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因此使得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转入城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就目前为止,全国大约有两亿农村劳动力人口到城市务工,平均每年都有大约一亿农村人口为城市化的建设出力。尤其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很多危险工作、脏活累活都由廉价的农村劳动力来实行。正是有了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努力奋斗,才换来了如今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1.3资金要素的贡献
实行农村改革之后,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复苏,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资源。首先,来自金融资源的支持,每年大约有八千亿的资金从农村流入了城市。其次,在剪刀差积累的过程中,与农业产品相比,工业产品的价格明显偏高,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在经济市场中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呈现了非正常的比对,例如近几年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源的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加,但是实际的粮价却相对较低,导致剪刀差逐渐增大。最后,农民的贡献,虽然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但是由于其学历水平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其工资等级并未提升,人均工资与为城市做出的贡献等级明显不对等,使得资金资源在城市积累。
1.4农夫产品市场的繁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市场的秩序逐渐恢复了平衡,不仅改良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资源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有效的积累。1985年以后,我国彻底结束了农副产品凭票购买的情况,如今,随着农村经济市场的不断繁荣,城市农副产品的数量也价值也随之提升,农副产品市场也不断壮大和深入,不仅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改革获得了更多的活力。
2农村改革促进社会稳定
2.1农村改革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社会发展形式较好,国民经济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同时,我国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得到更新,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成果,粮食价格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最基础的价格,通货膨胀势必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因此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稳定农副产品市场,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2粮食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大局
无论是历史中还是当今社会,粮食问题一直关系国家的民生大计,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因此粮食问题一直关系到国家格局的稳定和经济大局。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级单位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从最开始的大力发展农业,再到杂交水稻的问世,解决了全世界的温饱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逐年递增,虽然有专家断言,全世界的粮食呈现出短缺的发展态势,发展农业再次成为全世界经济建设的基础,由此可见,粮食问题是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性作用。
3农村改革实现宏观效应
农业改革的初期,我国农业生产总量逐渐递增,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逐年增加,这不仅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也受经济市场变动、宏观调控策略等条件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978年乡企业的生产总量,占全社会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直到1987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到了52%以上,一度超过城市国有企业的生产总值,不仅拓宽了所有制的形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空间。与农业中种植业发展趋势不通过的是,林牧渔的发展与二三产业的变化趋势逐渐趋同,也就是说,农业市场内部结构的调整,直接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市场的变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农村改革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份额不断缩小为变化趋势,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型产业结构的催生,使得非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第一产业被工业发展抛到了脑后,农业就业份额和产业份额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得社会资源必须要重新得到配置,劳动力在重新置换中从农业向非农业产业方向转移,劳动力对于农业的贡献率也逐渐下降。
4农村改革奠定了城市化的改革方向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退后的趋势,农村经济体条件落后,经济增速逐渐与城市脱节,农民收入也不甚理想,超过两亿的农村人口陷入了贫困的状态。与此同时,大量年轻的劳动力为了养家糊口,进入到城市打工,虽然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发展,但是农村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难以扛起振兴农村经济的重任,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的领导下,农民自发推行农村改革。首先,从30年前开始的农村体制改革,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解放了农村的劳动生产力,为推动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1978年,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实际收入的比为1∶2.36,直到1984年就缩小到了1:2.19,短短几年时间就有效解决了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也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农业基础。同时,农村的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1984年我党明确提出了要以城市为重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奠定了前提保障。以农业基础建设为核心,推动了进出口贸易、工商和国有企业的发展,使二三产业不断崛起,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农业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就是经济基础稳定之后,上层建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行政管理体制逐渐发挥作用,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行,为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促进我国高速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5结论与展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速经济增长。近几年,虽然农业份额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淡化,社会资源在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业产业方向转移,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生大面积流动,不仅使大量劳动力推出了生产率较低的农业产业,也为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带来了危机。因此,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相关单位应该明确认识以往农村改革对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有效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和一般规律的情况下,挖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以推动农村劳动力推出为依据重新界定农村改革,从而更有效地明确当今时代下农村改革的具体任务,即重视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将重点放在农副业等相关附件产业的生产上,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改革为动力,之间促进城乡一体化,切实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三农”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蔡昉.农村改革对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J].东岳论丛,2019,40(01):5-12+191.
[2]陈学斌,胡欣然.农村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18,(11):24-32.
[3]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40年回顾与思考(上)[J].中国合作经济,2018,(08):51-54.
作者:李慧君 单位: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