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后危机时代经贸新状况与新特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后危机时代经贸新状况与新特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后危机时代经贸新状况与新特征

一、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就我国自身而言,2009年汇率和通胀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基本消失,在全球贸易量收缩9%的背景下,国内出口政策的调整很难改变全年出口收缩的趋势。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对国家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3~5年。微观层面的信贷紧缩短期内难以消失,宏观层面刺激供给的宽松政策不能有效化解市场层面需求不足的风险,很难在经济回暖前解决微观层面信贷紧缩的难题。2008年10月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防止经济急剧减速的宏观经济政策,尽管这些政策从设计上兼顾了长期和短期目标,但在操作上更侧重于短期保增长的目标,对于长期促内需、调结构的发展改革措施重视不够,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风险。

在2009年4月23日举办的“2009年经贸形势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同志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保工业就是保发展、保就业、保稳定、保大局。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主要工业行业产量下降,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工业行业赢利能力持续下降。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开展的七项主要工作包括:一是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二是制定和实施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三是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重组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五是抓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装备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与成果转化;六是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工作,支持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产业发展;七是组织和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提高素质。

二、我国以化工产业为代表的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

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整体陷入低迷,下游产业对石化原料的需求量不断萎缩,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一些石化工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2009年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表明,化工等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1.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认为,我国化工行业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其中,结构性过剩主要表现为:一是原材料结构不合理;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三是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弱;四是企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消耗高,能源效率低。阶段性过剩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较好的时候(比如2003~2007年),很多产品出现供应紧张局面,并由此新上了一批项目,而金融危机爆发后,就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尽管目前经济正在不断恢复,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如何解决产能过剩成为一个难题。

2.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与产能过剩的关系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与产能过剩确实存在矛盾。但也应该看到,我国4万亿元的投资主要集中于铁路、公路、机场三项,实际上是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工业并不是重点。本文所指的产能过剩并不是说所有行业都存在过剩,而是部分行业过剩。即使在化工行业,也不是所有产品都过剩,对于那些并不过剩以及需要鼓励发展的行业,如某些新型农药产品、化肥中的钾肥和磷肥、炼油乙烯、有机硅和新材料等,国家还应继续给予支持。

3.产能过剩的本质与原因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前几年企业对上项目积极性很高,试图通过产能扩张带动企业发展,但金融危机爆发后,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此外,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也鼓励企业扩大产能。

4.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加强风险能力分析;四是加大创新力度;五是国家建立退出机制,实现产业升级;六是可以考虑把一些闲置产能转移到资源产地或产品需求地;七是鼓励上新产品、新技术的项目,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我国进出口总值下降趋势明显

2009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5578.2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5亿美元,下降了21.3%;进口7111.8亿美元,下降了20.4%。2009年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18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1%,其中出口1159.4亿美元,下降了15.2%;进口1030.1亿美元,下降了3.5%。

1.钢铁产业进口同比大增,出口同比大减

商务部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监测表明,2009年1~9月,钢材、钢坯折合为粗钢的出口总量同比减少68%以上,进口总量同比增长36.9%。进口同比大增,出口同比大降,形势十分严峻。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在2009年遭受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反倾销反补贴(简称“双反”)的行业中,钢铁行业首当其冲,涉及金额占所有遭遇双反行业总金额的60%,而我国则占了40%。

2.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跌幅最大

2009年10月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2009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将创30年来最大跌幅。他进一步解释说,海关公布的9月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数据之所以略有好转,主要是受国外原有库存基本消耗完毕以及圣诞节采购开始进行的影响。尽管出口数据有所起色,但并不足以判断经济是否已经彻底转暖。[1]

四、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2009年一到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1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下同)328.7亿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2009年三季度当季对外直接投资2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较上季度环比增长135.3%。第三季度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前两个季度的总和,这也是2009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出现增长。统计显示,2009年一到三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有1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个。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143亿美元,占我国同期投资总额的43.5%,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等。但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省市区排名情况看,排在第一位的湖南省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00909万美元,而排在最后一位的青海省为101万美元,[2]两者相差很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的极大差距。

五、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但有回暖趋势

2009年1~9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348家,同比下降21.4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7.66亿美元,同比下降14.26%。但2009年9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17家,同比增长10.6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99亿美元,同比增长18.93%。2009年1~9月,对华投资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算)依次为:中国香港(370.77亿美元)、中国台湾(50.77亿美元)、日本(32.35亿美元)、新加坡(26.63亿美元)、美国(26.2亿美元)、韩国(19.81亿美元)、英国(9.51亿美元)、德国(9.44亿美元)、加拿大(6.56亿美元)、中国澳门(6亿美元),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7.5%。[3]

六、国际需求仍然萎缩,扩大内需依然面临困难

有关国际组织的预测表明,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全球贸易下滑并未见底。我国外贸下降幅度较大,近期出现了收窄的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由降转升,出口降幅开始收缩,我国吸收外资大幅下降,实际使用外资降幅收窄,外需萎缩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在国内消费方面,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同志总结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当前国内消费价格同比下降;二是农村市场消费增长超过城市;三是汽车、住房消费降温势头趋缓;四是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企稳;五是“家电下乡”成效明显。但我国扩大消费仍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中高档产品消费已经开始受到影响,农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难度较大,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均有所下降,等等。

现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是理性的,也是对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的正确反映,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需要调整国民收入中一次分配的比例,加大对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也需要加强城乡流通服务设施的建设。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扩大消费的根本支撑在于,从收入分配着手,完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

七、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共同的任务

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严重的、破坏性极强的影响,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全力刺激经济,促进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机构,提振市场信心。然而,在各国的应对政策中,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逐渐增多,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滋生,威胁世界经济贸易的复苏。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知易行难,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与努力。[4]世界银行2009年3月2日的报告《贸易保护:初现端倪但趋势令人担忧》称,尽管2008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G20)领导人峰会承诺要致力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出现新的世界贸易壁垒,但从那时起,20个国家中有17个最终实行了47项不同程度的贸易限制措施。

在47项限制贸易的措施中,发达国家占12项,且全部采取了出口补贴和相应的支持措施;发展中国家占35项,其中有31%采取了出口补贴的形式。同时,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激增。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措施快速增加,2008年全球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较2007年增长了15%,而最终被认定为倾销并施以惩罚性关税的案件数量增长了22%。此外,还有其他种类繁多的贸易限制措施。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提高关税仅占1/3,且全部为发展中国家所采用,而其余2/3均采取了隐性保护主义方式,除出口补贴、反倾销调查外,还包括对进口产品实行非自动许可证、限定进口商品入关口岸、提高进口商品标准等,这些使得对贸易保护的认定变得愈加困难。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种极端表现,而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使危机雪上加霜。这是各方都必须竭力避免的局面。稳定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达成共识。

从全球角度看,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加强协调。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化的解决方法。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有必要协同合作,共同面对挑战。第二,依托多边。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纪律,进行公平开放的贸易,维持开放的贸易体系,是促进世界经济贸易恢复增长、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保障和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