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场经济机制抉择及调控系统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孟祥林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一、从走“苏联模式”到选择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
(一)列宁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实施的国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这是在充分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的基础上考虑当时的条件而推出的。“战时共产主义”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是1918年至1920年期间苏俄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这是俄国革命实践的伟大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使国有化和计划手段成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从1917年列宁签署了《工业国有化法令》起到1918年底的时候共有1100家企业被收归国有,这样国家基本实现了对全俄大企业的无偿国有化。到1920年也按照对大企业采取的措施对中小企业全部实行了无偿国有化。除了工业企业国有化之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国内买卖集中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求苏维埃政权按照战时需要来强化集中计划管理经济,规定商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不允许私人经商,在这种政策下国家对柴、米、茶、盐、糖、布匹、鞋、肥皂等各种生活用品实行垄断。②征购全部余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需要对粮食集中使用,农民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用粮食外余粮全国由国家征购,不同的人配给不同的数额,各家不得有储存粮食,否则就被没收。按照不同农户承受能力的差别实行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的原则。③城镇实行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所有非农人口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个人消费品全部由合作社配给,不同的居民根据自己的工作种类等各种条件的规定领取自己的配额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完全在国家的掌控之中,全国上下在对居民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详细区分的情况下配给生活资料。④全部劳动义务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社会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不参加劳动就不能领到自己的生活用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的压力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同专家持有的态度不一样,一些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有限,错误严重”,另外一些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保卫了国家独立。当然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之所以实行这样的政策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并且也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当然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政策会使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大为降低。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的诸多问题,列宁被迫将当时已经形成并在实际运用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政策中规定所有农民都必须缴纳粮税,超过应缴粮税的收益全部为个人所有。这种政策较“战时经济政策”中所规定“余粮全部上缴”的政策是一个巨大的制度创新,农民的劳动热情开始迅速高涨起来,农业生产开始有了新面貌。“新经济政策”除了在农业方面实行的制度创新外,在工业方面也一改原先的全部由国家控制的局面,在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由私人进行经营。除此之外在全社会范围内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根本上废除了国家在各种商品方面的配给制度和国家对商品买卖的垄断。
(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了重视重工业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苏联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采取指令性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国家的行政命令取代一切,排斥市场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这种“赶超”确实对苏联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这种模式使得苏联由一个经济比较贫弱的国家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在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上,苏联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工业就让农业、轻工业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较大的牺牲。按照斯大林的说法,就是要突破“通常意义上的”工业化道路,不是从轻工业而是从重工业发展本国的工业从而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是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除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外斯大林模式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工业管理方面国家将绝大部分权利收归国家,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在这种模式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计划性,国家经济发展局面完全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掌控。
(三)我国的计划经济:学习苏联老大哥
我国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完全是效仿斯大林模式,虽然与列宁所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某些方面也能感觉到相似之处。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改革方面实行“计划”管理。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在农村实行征购制在城市实行供给制,这实际上就是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再现。从现在的角度看,虽然这种经济运行模式是缺乏效率的,但是在国家各方面事业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可以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做重要的事情,这与当时“列宁”的初衷也是非常相似的。计划经济时期一切商品买卖都由国家实行命令管理,商品的价格完全由国家控制,价格既不反映商品的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到处存在,不但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而且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发展中产品的供应按照配给制进行,居民购买产品凭票证供应,这种短缺经济的结果严重造成产品供不应求。除了科学技术含量不高的原因外,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受挫也是经济长期在低位徘徊的重要原因。为了使得经济发展实现从低效率到高效率的转变,就要充分借助市场经济的手段配置资源,通过价格、竞争、供给、需求等各种市场要素对资源进行配置,并且在分配方式上实行较大调整。事实表明市场机制通过自发配置资源的方式可以通过市场信号将资源配置到合理的“坐标”上去,但是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与国家严格“计划”控制下的经济运行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各种资源以利益为目标进行配置,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事情大家都愿意做而另外一些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做。在都愿意做的事情方面就会出现恶性竞争,而在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方面就会导致无人问津,而这些无人问津的事情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不重要的。于是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平衡问题。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在遇到市场风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减产、转产等各种方式规避风险,但是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而言,只要种子一种下去就意味着一年的希望,而在产品收获的时候市场行情到底如何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农业一直都处于社会的底层,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民生产产品只能依据上一年的经验判断今年的状况。于是在农业产业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谷贱伤农”的事情,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障,但由于市场状况瞬息万变,导致农民的收益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能够十分相关。除了农产品之外,其他众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产品大都如此。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市场经济并非万能。很多事情并不能寄希望于市场本身进行解决。就需要通过市场以外的方法对市场进行控制,适时把握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四)“姓资”还是“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刚一介入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总是在讨论“姓资”与“姓社”的问题,而且一直认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1]。直到现在有些人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是坚持这一点。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是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市场还是计划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不能有市场。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区分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就是社会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就是资本主义。计划或者市场都属于经济运行机制,都是手段或者工具。任何性质的国家都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经济运行机制。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市场。我国建国以后实行的计划经济运行方式,由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但是在原先的思维惯性下,就仍然将目光滞留在计划经济方面。将经济运行机制视为区分姓资还是姓社的根本依据,邓小平认为,无论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都不是区分“姓资”还是“姓社”的根本标志。不能受原来的思路禁锢。在中国大地上搞市场经济是破天荒的事情,这是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探索。计划经济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只有将这种经济运行机制放在不同环境中去才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还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就像将馒头或者面包放在餐桌上给饥肠辘辘的消费者享用的时候,人们并不需要过多地讨论“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因为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馒头是本土产品,而面包是舶来品,馒头是社会主义的东西,而面包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但是在饥肠辘辘的人们的眼中无论是面包还是馒头,其作用都只有一个即果腹充饥。在人们享受着面包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感觉到这些舶来品有什么不好,反而人们感到餐桌的口味得以丰富后而感到非常高兴[2]。这就是借助世界文明进步中的共同成果来丰富人类生活的好处。我们享受的面包、麦当劳、肯德基、方便面等美味食品以及电脑、手机、电子邮件等这些办公便利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些舶来品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们对这些舶来品却越来越喜欢。中国人到麦当劳店中消费一定要坐下来能够慢慢品味,而美国人消费麦当劳是作为一种快餐进行消费的,就像中国人消费驴肉火烧、白吉馍夹肉、煎饼果子一样。中国人到麦当劳、肯德基店中消费,实际上已经将这些洋快餐视为饭店消费了。我们在接受这些洋快餐,而美国人也在接受中国的产品,鱼香肉丝、北京烤鸭等这些中国特色的食品也得到美国人的交口称赞,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土壤上的居民并没有排斥这些社会主义性质的食品。在美国人消费这些东西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社会主义的东西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们生产很多质优价廉的家电产品深深受到了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费者的青睐。过去我们曾经排斥资本主义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资本主义的所有东西都不好。当我们穿上了西服之后有更多的人逐渐喜欢上了它,因为这种服装在中国一直没有大面积流行过,普通老百姓感觉到是比较新鲜的。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
二、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与宏观调控的选择
(一)市场经济机制下政府不能完全退出市场
从没有接纳资本主义的东西到接纳资本主义的东西是一个巨大改变。在了解外面世界的时候一些人就会禁不住诱惑而产生崇洋媚外的行为。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从国外传过来的很多东西逐渐在国内产生过一股股流行风潮。其中给人们影响最大的就是享乐思想,通过各种方式追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厚物质生活。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家经济事业各方面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率先想到了享乐,这无疑会严重破坏生产力并在更大的人群中间形成负面影响。于是聚集财富成为了更多人的思维共识。在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影响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就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消费者的投诉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开始的时候只限于服装、工业品等领域,随后开始出现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农民为了从土地上收获更多的财富,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在产品上做文章,通过各种“先进技术”使产品变得光鲜漂亮。产品在外观上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有时口感上也会更好,但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却很担心。人们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在担心由于食品的安全性下降而导致身体质量会下降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导致社会成本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在各方面实行严格管制,所以产品质量一般不会有问题,像食品、药品等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是不需要有任何担心的。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都能很好地为他人服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人们之间的诚信度非常高。人们在消费产品的时候不用过分担心产品的质量问题。以自行车为例,计划经济时期只有永久、红旗、飞鸽、凤凰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自行车品牌,自行车的质量非常高,厂家能够保障每辆自行车的质量。但是那个年代买自行车需要凭票供应,有钱没有票也是很难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的。现在的自行车供应量虽然多了起来,消费者可以从五花八门的自行车品牌中挑选自己心仪的一款,但是自行车的质量很难保证,虽然厂家有三包服务,但自行车三天两头出现故障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很大不便。而且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在降低。计划经济时期的自行车可以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不用换轮胎,自行车上的零件也不会出问题。但是目前的自行车只要三两年就报废了。人们感觉到的是:票子越来越毛了,东西越来越不中用了,这就加重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担心。人们担心自己在买东西时上当受骗,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挑三拣四的,消费者对商家的苛求越来越多。在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所以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竞争、供给、需求等市场要素来调控资源的配置,虽然政府职能并不再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接入到微观经济主体内部,但是政府并没有也不应该退出市场,政府的监管力度一定要加强,各种市场行为需要在法制框架下完成。
(二)从《国富论》到《通论》强化宏观调控的作用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自由放任的观点,主张用“无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进行掌控,这种思想在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是一个全新的主张,并且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作用也不错,所以倍受人们推崇,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逐渐产生了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失灵。市场并非万能,在市场做不了也做不好的情况下就需要人们借助宏观调控的方式解决问题。1929年至1933年期间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自由放任”的经济规则更加受到质疑,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凯恩斯主义成为人们的意识主流。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急剧下降,很多工厂破产倒闭进而大量工人失业。人们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极度恐慌。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罗斯福率先采用了“新政”,这就是以凯恩斯主义为蓝本的宏观调整政策,凯恩斯主义下的美国经济获得了好转,于是各个国家纷纷效仿,凯恩斯的《通论》为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救命稻草。人们开始重视在采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国家通过组合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适当调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正常轨道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开始趋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具有中国特色,但毕竟要遵循市场规则。市场机制本身的诸多特点都是具备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是逐步放开的,由原先的“完全计划模式”逐渐过渡到了目前的“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政府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逐渐由原来的“行政命令的发出者”演变为“市场监管者”,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市场失灵”的问题同样会出现,所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必须加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只能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凯恩斯革命”后国家开始更多地介入经济,随着国家越来越多地介入经济运行,其职能也由自由经济状态下的提供法律保障演变为提供政策、宏观调控、提供公共物品等。宏观调控是国家调控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一,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两者的组合进行的。财政政策的手段很多,包括投资大型公共工程以国家的名义增加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改变对消费者的转移支付的数量;通过改变所得税率影响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等。财政政策包括了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以及债务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税率和国债两种方式进行的。按照调控的方向不同可以区分为从紧的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从松的即扩张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是通过控制市场上的通货量(流通的货币量)来影响居民的手持现金数量而进行的,概括起来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进行的:通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市场上的通货量;控制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改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即政府在市场上买卖债券,政府卖出债券即为紧缩货币发行,政府买进债券即为扩张货币发行。以上四种方式如果作用的效果是增加市场上的通货量,则是扩展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状态就会由相对低迷变得高涨起来,如果作用的效果是减少市场上的通货量,则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状态就会由相对高热变得冷清起来。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分为: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各自在组合政策中发挥作用程度的差别,就会形成不同的政策效果。
三、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
(一)物价稳定
在物价方面,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信号调控资源配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价值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商品的价值是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状况有关系的。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时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在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就会有更多的商品被生产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也就会相应地下降。商品的价格除了受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之外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下降,供小于求的时候价格上升。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有可能就会出现商品的价格已经很高了还不能降下来和商品的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还不能升上去的问题。有时商品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价格还一直在向上走,可能是某些商家在恶意操纵市场,虽然也会有一些“散户”会将自己生产的同类产品放入市场,但这并不能解决物价持续上扬的新问题,这样的问题是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解决的,而必须有政府的介入,通过实行价格管制并辅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才能够使得偏离了正轨的市场矫正过来。同样有时市场上也会出现价格过低的情形,即商品的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还持续走低或者一直停滞在低位,这就会严重损坏商家的利益,从短时间内看消费者可以购买到非常便宜的产品,好像对消费者是有益的,但从长期看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样的低价位就会使得商家赔本,于是就不会有人再生产这样的产品。消费者于是就会面临窘境。这时也需要国家介入,通过鼓励政策刺激商家生产,并通过保护政策使得消费品的价格上扬。物价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是无法通过市场自身进行解决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体表现,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进行衡量,其中包括产业结构状况、GDP的增长率等[5]。在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产业结构错位、就业不充分等问题存在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刺激国民经济发展,当时的关键词汇就是“扩大内需”。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总需求等于总供给,需求必须是有效需求才能够形成现实购买力,20世纪90年代虽然国家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但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之间不对称,所以百姓有效需求不足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所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增加居民收入,逐渐扭转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
(三)充分就业
在充分就业方面,计划经济时期谈不上宏观调控,国家施行的是高就业低工资政策,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管理政策下,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劳动生产率不高情况下实际上存在着隐性失业问题[6]。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很多农民工开始涌入城市,劳动力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再加上转轨经济中很多工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就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中析出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流入城市;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人口净增长造成的新增加劳动人口。所有这些问题都形成较大的就业压力。这需要国家给予适当的政策对劳动力进行分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岗位,让剩余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实现对称。如果政府对待业人口不能通过适当政策实现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平衡,就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国际收支平衡
在国际收支平衡方面。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长期逆差就会造成国际储备不足,国家对国外的购买力下降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期顺差并不是一件好事,顺差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长期存在。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家出口下降。汇率的升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从经济方面考虑主要表现为:其一是短期内的货币供求,如果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会造成外汇汇率下降,同时本币汇率上升;其二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经济基础坚厚就会形成货币的信用基础坚厚,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抬高,进而形成该种货币的卖方市场,进而抬升汇率;其三是货币本身的购买力,该种货币的购买力强,对其需求就强,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影响该种货币的汇率。这三个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供求关系。对于人民币来讲,短期内的汇率水平攀升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机理是这样的: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和严格的外汇头寸额度管理制度,非政府部门对外汇保有量的调节余地不大,所以国际收支的差额都被反映在外汇市场的供求量上,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在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格局,外汇的供给远大于外汇的需求,这样中央银行不得不买入大量外汇以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央行持续买入大量外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救命稻草。所以从市场实际外汇供求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在一段时期内会面临着升值的巨大压力。人民币升值有利也有弊。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主要表现在:①在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同时不会造成外汇收入的绝对减少;②可以减少外币贬值造成的我国外汇储备的精神损耗;③对偿还国际债务有利;④可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⑤有利于中国海外投资。人民币升值的弊端主要表现在:①削弱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②减少外资在华的投资额度;③外汇储备贬值;④旅游业会形成人民币外流。为了有效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在多方面做文章:①推进人民币结售汇制度的改革;②推进资本项目开放;③调整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