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内产业衍变及就业问题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王建平作者单位: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一、引言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伴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第一产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而二三产业比重则逐步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间也会产生规律性转移,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最终劳动力将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创造了巨大的就业需求,也改变了劳动力需求结构。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就业数量并未出现显著提高,反而就业数量增速不断下降,国内学者开始高度关注此问题。胡鞍纲(1997)认为我国资本密集的工业化道路抑制了就业增长。张车伟、蔡昉(2002)认为由于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相对于劳动力的含量提高,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导致就业吸纳能力减弱,但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将是劳动力转移主要方向。喻桂华、张春煜(2004)通过多国模型比较得出我国就业增长缓慢是由于第二产业的资本替代劳动、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内部结构失调引起的。当前,我国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在产业升级的同时继续扩大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从历史演进角度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与就业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的演进趋势,产业结构得到提高和优化,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但就业结构变化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一)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速度较快,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9年的10.3%,下降17.9个百分点。但近年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维持在10%左右,下降的速度放缓。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且变化不大,仅由1978年的47.9%下降到2009年的46.3%,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43.4%,上升19.5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平均1.4∶26.1∶72.5和中等收入国家10∶37∶53的三次产业平均比例比较,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中低水平国家水平。
(二)就业结构变化趋势
第一产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幅度大,就业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9年的38.1%,下降32.4个百分点,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向其他部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大提升,由1978年的17.3%提高到2009年的27.8%,提高10.5个百分点,但近年来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放缓,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保持相对稳定,这也与其产值变化幅度基本一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明显,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2009年的34.1%,提高21.9个百分点,是吸引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协调性
我国就业结构变化的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较为缓慢,存在一定滞后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尽管已下降到10.3%,但吸纳的就业人口比重仍高达38.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3%,但因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在下降,其就业人口人口比重仅占27.8%。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幅度远超过其产值占GDP比重,成为吸纳第一产业转移人口的最重要产业,但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较慢,制约了进一步吸纳就业的机会。我国这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就业需求量相对较少,不能适应劳动力增长的需求。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总量的关系
(一)理论假设
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也能减少就业,主要取决于增加的就业数量和减少的就业数量的比较。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对劳动力要素的派生需求增加,就业量随之扩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就业结构调整速度如不匹配,便会导致短期的结构性失业,从而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减少。因此,本文拟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变化速度两个方面综合考察其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指产业结构由低级往高级演化的指标,考虑到我国过去一直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人口红利也普遍存在,非农产业仍是吸引就业的主要渠道,而第一产业对就业贡献表现为充当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因此用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表示该指标。用公式表示为:SC=(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1)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是用来衡量产业波动剧烈程度的指标,产业结构调整越快,经济波动程度越高,结构性失业越严重。该指标通常用各产业某一时期占GDP比重与基期差的绝对值之和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略)。
(二)模型推导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量之间是非线性函数关系,就业量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及变化速度可简单表示为:(略)。
(三)实证分析
考察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发现两者变化均与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要认识产业结构对就业数量的影响,有必要对两者关系分阶段研究。本文根据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并考虑样本数量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分为1979-1994年和1995-2009年两个阶段(前面已将1978年作为基期,此处从1979年起进行分析)。根据模型(4),对改革以来我国就业数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段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各项参数回归的检验表明各工具变量的选择是有效的,估计结构比较理想。回归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量存在显著影响,只是在不同阶段这种影响存在较大差异。1979—1994年间,我国就业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速度均呈正向关系,即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其就业的影响系数为1.081,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对其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252。1995—2009年间,我国的就业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就业量正相关,而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就业量关系负相关,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就业的影响系数为1.35,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对其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147,该段时间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促进效应明显强于上一阶段。从整个考察期看,就业量与产业结构和速度变化关系则与1995—2009年相同,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其就业的影响系数为1.096,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对其就业的影响系数为-0.036。
以上的计量分析结果说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但产业结构升级是决定就业最为关键因素。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就业结构变化速度对就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剧烈程度,根据上述分析,今年来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使大量劳动力从那第一产业分离出来,却难以适应二、三产业升级需要,产业发展不仅无法拉动就业而且对已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还有挤出效应。
(四)稳定性讨论
以上分析,仅能判断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速度对就业量的影响,要判断其长期趋势,需要对结论进行稳定性分析。为此,下面我们将通过协整检验进一步分析这些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对变量进行长期动态关系分析前,需要对变量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变量数据只有在同阶平稳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3。通过ADF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序列lnL、lnSC、lnSP均有单位根的假设,但拒绝这3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具有单位根的假设,序列均为平稳时间序列,可进一步检验他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协整关系分析
为检验变动的长期因果关系,本文应用EngleandGranger提出的两步检验法分析。在检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速度是否对是就业变动的影响因素时,可建立以下模型:(略)。对模型(7)的结果,对其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模型(6)成立,则模型(5)中的长期协整关系成立。根据以上原理,我们对残差序列Ei,t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统计量-3.382256小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9665,估计残差序列Ei,t为平稳序列,表明lnLi,t、lnSCi,t、lnSPi,t具有协整关系。因此,从长期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调整的速度与就业量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对于促进就业具有积极作用,而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过快对于我国就业具有抑制作用。这一结论与我国国情是符合的。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迅速变化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然而我国的就业结构刚性特征十分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时滞后才能消化这部分劳动力。
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就业弹性是衡量产值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量大小的一个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的变化率之比。运用就业弹性指标,我们可以分析就业人员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配置状况。根据对1979—2009年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测算(见表4),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力资源配置影响有以下特征。
(一)就业弹性的整体下降趋势
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改革开放初期,如1979—1981年,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长0.44个百分点。尽管3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左右,但就业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则呈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由80年代初期的超过3%降低到2009年的0.66%以下。就业弹性呈现出不断降低趋势,由80年代初期最高的0.61下降到2009年的0.07。这一趋势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减弱,意味着在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的相对密度发生了变化,劳动含量逐渐下降,而资本相对含量不断加大。
(二)三次产业变化对就业弹性影响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就业弹性为0.14、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04、第二产业为0.21、第三产业为0.32,说明三次产业对就业劳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从动态角度分析,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在1992年以来的多数年份为负值,表现为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这标志着农业劳动力的饱和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产业就业吸纳能力逐步减弱,这一方面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第二产业资本深化的过程,这期间我国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而劳动就业年均仅增长3.7%。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远高于一、二产业,说明其吸纳转移就业的能力很强,但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也存在总体下降趋势,一方面说明其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将劳动力配置到第三产业,边际收益率逐步降低;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等资本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新兴行业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此外,服务领域垄断较为突出,垄断使相关领域享受着优质的资源,形成了庞大的利益群体,就业人数多的外围的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
五、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既有扩张效应也有抑制效应,产业结构升级能扩大就业容量,但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会导致就业数量的减少,但总体看,产业结构调整对扩大就业具有积极作用。二是我国经济的总体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均呈下降趋势,一方面说明我国三次产业资本机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日趋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就业增长带动作用最为明显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为此,结合本文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内部消化与向外转移并举,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1%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向下存在较大余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适应二、三产业升级的情况下,应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第一产业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能力。同时,要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消除制约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制度障碍,促进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
二是处理好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关系。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提高是其显著特征,就业弹性下降也是长期趋势,扩大就业的难度较大。虽然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相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低,但其在解决就业方面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要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继续保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化。要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打破服务领域的行政垄断,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人口在城镇的集聚程度,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强大需求主体。提高第一、二产业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鼓励生产服务企业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空间。
四是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经济发展战略的技术路径往往取决于资源要素的丰裕程度。当前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可能导致我国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选择资金、技术依赖的技术路径,对我国扩大就业形成更大的制约。然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创新要素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因此,现阶段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实现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升级相匹配,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