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调整经济结构对策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调整经济结构对策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调整经济结构对策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是体现整个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重要模型,在研究经济结构变动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投入产出表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即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相对稳定,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的变化缓慢,具有经济预测的能力。本文在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采用变异性产业技术经济系数调整和改进的RAS法系数迭代对A矩阵进行动态化,在此基础上估计2003~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并预测2011~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对吉林省经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定量分析,明确吉林省经济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提出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第一,应跳出国家级国民经济系统综合平衡理念,建立省区级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分析框架。省区级经济是不同于国家级宏观经济与企业经济的中观经济,其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点。从省区级行政区划的形成过程看,省区经济具有明显的环境气候、地理资源、人文历史的区划内共性特征。资源禀赋的特质决定了经济发展过程与结构的个性特质,决定了省区间经济的互补性以及在全国经济中的定位。省区级产业结构是在彼此的互补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结构性效益,非均衡发展是省区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省区级经济结构不能以国家级经济结构的发展作为参照系,不能以传统的国家级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作为其铁定的发展路径。省区级经济只是完整的国家宏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经济结构的不完整性,是在与域外经济的对接中实现经济的综合平衡,一些情况下必须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牺牲区域的短期与局部利益,必须运用有限的调控手段完成国家赋予的结构性任务,规模效益结构的作用要远胜于规模比例结构的作用。规模效益结构就是要重视经济的结构性效益,在结构的调整中不断实现效益的递增。

第二,应顺应经济结构的演化规律,科学设计吉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路径。经济结构的演化过程既有共性规律,又有由各省区特点决定的个性规律。就共性规律而言,其理论多是针对国家系统的三次产业的顶层结构演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以及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霍夫曼定理。省区级产业结构,在国家顶层产业结构的支配下,实现有重点的产业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互补结构。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担负着国家先进制造业和基础原料产业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这一特点决定了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必然在国家整体框架下,有其不同于国家的并且各省区皆有差别的独特发展规律。一次产业,重点在于建立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实现粮食产品的中高级化和效益化,逐步使吉林粮食产业由政策性维持产业向市场化效益产业过渡;二次产业,重点在于配套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和产业核心技术升级。汽车工业重点在零部件的省内配套体系做大,化工重点在省内精细化工深加工体系的形成;三次产业,重点在新型高端服务业态的成长,重点发展生产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兴产业具有技术与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需要巨额资金的长期培育,国家选定的七大产业我们必须有取舍地重点展开。

第三,应突破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以民生为核心调整好劳动者、企业家和政府的利益关系。目前的分配格局增加民生的空间有限,调整受制于相对固化的利益关系。吉林省的国民收入大概划分为四大部分,目前劳动者收入占37%,生产税占15%,固定资产折旧占14%,营业盈余占34%;到2015年如果目前的税收等分配政策不做大的调整,四者的占比关系大概为35%、16%、15%、34%。吉林省工资水平在全国排名居后,调整分配结构的任务迫切、繁重。目前吉林省的职工工资收入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与GDP排名第22位很不相称,面临的改善民生任务比其他省区更重、更艰巨。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考虑加速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显著、安排就业能力强的行业。

第四,应促升省内消费与地方产品的关联度,推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吉林省居民消费的日用工业品及中高档农产品的产量不多,生产最终消费品的竞争优势亟待加强,除汽车外吉林品牌尚未形成真正优势,要适度面对吉林省内需经济调整结构,适度增加轻化工产品的比重。吉林省的城镇化进程应体现自身的地域生态和经济人文特点,应形成现代宜居型生态城镇和富庶恬谧的田园乡村的和谐交融。短期看城镇化过程可以推动经济增长,长期看城镇化水平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在城镇化进程上不仅要考虑农民进城的数量,还应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差距的减缩,逐步实现城乡生活均等化。二元社会的生活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造成的,只有切实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才能实现城乡生活的均等化。随着农村收入的增加,农村的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农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将逐步与城市趋同。农村消费是吉林省消费的巨大市场,其变化对拉动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要超过城市。

第五,应在国内外两大市场格局中开放调整,把调入调出作为调控结构的重要手段。进口的增加和逆差的扩大是吉林省对外贸易的阶段性特点,应客观认识顺势而为。省区级经济没有外汇平衡的任务,在我国大规模贸易顺差的条件下,局部的贸易逆差对平衡全局性顺差是有益处的。汽车工业引发的吉林省贸易逆差,对吉林省经济的增长、对国内消费和市场的拉动作用显著。用贸易逆差倒逼吉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从不断调整产品的进口结构入手,逐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和成套装备技术进口,推动吉林省技术与结构升级。汽车和化工基本原料是吉林省进入省外国内市场的主打产品,国家经济形势直接影响这两类产品的销售,要考虑吉林省政策对省外市场的影响,不断调整大宗调出产品的结构,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

作者:冬唯宋微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