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92.69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速为11.6%;2021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3%。伴随宏观政策持续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力度,预计2022年1月份,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望同步加快,信贷“开门红”特征将更为明显。与此同时,信贷结构也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更精准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社会融资增速延续回升
2021年12月份,社会融资增速延续了11月份以来的回升态势。社会融资同比多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及股票融资。兴业研究高级分析师郭于玮表示,去年12月份,企业股票融资规模达到2118亿元,是2002年1月份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12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多增约0.47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25亿元,同比多增约2500亿元;股票融资同比多增千亿元。去年12月份,表外融资延续下降趋势、信托贷款降幅较大,或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及融资类信托规模压降有关。”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廖志明认为,当前,社会融资增速仍处于小幅回升阶段。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有望达36万亿元,2022年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预计为11%左右。2021年12月份的信贷数据出现了回落,这和年末的时间节点密切相关。“一方面,稳增长各项政策出台到具体措施落地再到实际见效需要一段时间,企业信贷需求难以快速改善,制约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另一方面,时值年末,部分银行可能会为下一年年初的‘开门红’预留合意项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二、年初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自2021年11月份以来,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下跌。反映到金融数据里,票据融资出现了大幅增长。对于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年末银行面临信贷投放考核压力,并将部分信贷项目用于2022年“开门红”等方面的考虑。不过,这样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上月底,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已经开始回升。特别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已经超过了过去几个月的水平。”李奇霖认为,这表明随着银行在今年年初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通过票据冲量的行为已经得到遏制,票据需求回落带动利率回升。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实体经济的运行也在持续好转,这从多组数据中得以体现: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比三季度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景气指数和盈利指数分别为56.8%和57.4%,相比于三季度提高0.2个和0.6个百分点。2021年12月份,国内制造业PMI为50.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PMI回升主要是因为在原材料价格回落之后,企业成本端的压力有所缓解,出现了补库存行为。这体现在金融数据上,就是去年12月份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少减2043亿元。”李奇霖表示。
三、将信贷投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
2021年12月份,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信贷投放方面出现了分化。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去年12月份,国有大型银行依然发挥着“头雁效应”,信贷投放意愿较强,预计新增贷款有望实现同比多增;股份制银行相对偏弱,部分银行按揭贷款景气度边际下滑;中小银行方面,部分优质城农商行信贷投放规模有望实现同比多增,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投放“供需两旺”。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将进一步调整信贷投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1月份以来,银行放贷显著加速,预计本月信贷‘开门红’特征将更为明显。另外,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恢复提前下达,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速也会持续加快。后续,‘宽信用’进程将从政府融资发力转向企业和政府融资双轮驱动。这将为今年上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对冲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提供重要支撑。”王青表示。银行业也将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和投向,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建行为例,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两新一重”领域贷款余额1.43万亿元,较去年年初新增2426.84亿元,贷款增速20.52%;“两新一重”领域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14.58%,较去年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在支持重点区域建设方面,截至2021年11月末,该行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重点区域对公贷款余额占比、新增占比超50%。与此同时,截至2021年11月末,该行已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8000亿元,有贷户超过4万户。
作者:陆宇航 单位: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