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价格防止上涨标本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价格防止上涨标本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价格防止上涨标本策略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争取增产,从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更加重视国际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解决好流动性过剩问题,抑制通胀需求拉动型因素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翘尾因素将使得年内CPI涨幅难以大幅度降低、较高经济增长形成的通货膨胀预期粘性、多因素的叠加效应可能加大价格上涨压力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2007年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CPI年度涨幅达到4.8%,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最高。各级政府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问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PI目前仍在高位运行。总体来看,2008年我们仍然要面对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需要进一步分析造成当前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既治标又治本的措施。当前需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争取增产,从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更加重视国际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解决好流动性过剩问题,抑制通胀需求拉动型因素。

关键词:通胀需求,流动性过剩,劳动力成本,粮食生产,物价上涨,宏观调控

2007年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CPI年度涨幅达到4.8%,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最高。各级政府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问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PI目前仍在高位运行。总体来看,2008年我们仍然要面对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需要进一步分析造成当前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既治标又治本的措施。

当前需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争取增产,从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状况特别是粮食生产状况,与物价水平是否稳定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回顾过去,我们发现,1994年出现较高通货膨胀时,当年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1.7%,其中有70%是食品价格上涨的结果,而当年食品价格上涨31.8%,粮食价格上涨50.7%。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通货紧缩问题,消费价格明显下降的原因除了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之外,1996年-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高峰,造成粮食价格明显下跌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2003年-2004年CPI走高,一个直接原因是21世纪初的几年农业增长速度不足3%,明显偏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粮食产量逐年下降,造成食品价格上涨,推动了CPI的上涨。而2005年CPI能够迅速由2004年的3.9%的高位回落到1.8%,主要是因为本轮宏观调控是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

自2004年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及相关税费,设立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使农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增产,对2005年-2006年的价格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2004年至2007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连续攀升,但是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却连续下降,由2004年的增长6.3%下降到2007年的3.7%。这一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保持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地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争取增产,从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

二、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具体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指导方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长期以来存在不合理问题的重要举措。这一精神的落实,以及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行,在一定时期内会提高劳动力成本。

此外,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增长,以及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都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会成为未来物价总水平上升中必须考虑的中长期因素。如何处理好劳动工资水平的上升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是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设定物价上涨预期目标和防止价格水平过快上涨问题时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三、更加重视国际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的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的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可能成为价格上涨原因的长期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

四、解决好流动性过剩问题,抑制通胀需求拉动型因素

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我国近几年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根源在于,外贸顺差增加过快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由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迫使人民银行被动地大量发行基础货币收购外汇,基础货币发放产生的乘数效应使得社会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虽然人民银行采取向银行机构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项措施进行调控,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因此,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金融体制改革,是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抑制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因素的重要治本措施之一。

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三个特殊因素需要注意

就2008年的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工作来说,还有三个特殊因素需要注意:

(一)翘尾因素将使得年内CPI涨幅难以大幅度降低

据测算,单纯因为翘尾因素影响就将使2008年上半年CPI上涨高达5%,虽然下半年翘尾因素影响会下降到1.8%,但是即使没有其他物价上涨因素,仅翘尾因素就会使全年CPI上涨3.4%。

(二)较高经济增长形成的通货膨胀预期粘性

经济的过高增长可能造成物价上涨,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时,仍然有可能使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在一段时期内粘在较高水平上,而不是立即下降。2008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但是通货膨胀预期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多因素的叠加效应可能加大价格上涨压力

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积累的价格上涨因素已经形成价格上涨压力,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物价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石油、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的不确定性,将可能对价格上涨产生叠加效应,需要我们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化解或减弱这种叠加效应。

总的来看,虽然2008年存在多种价格上涨的因素,CPI等价格指数将停留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完成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确实有条件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的各项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正在产生效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些年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有效供给,大多数工业产品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我们确实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使价格上涨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价格与市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价格学会

价格月刊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价格与市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价格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