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大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大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电大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一、市场经济中人才市场的特点和规律

供求关系,价格规律,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三大特点。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要求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不仅有商品市场,同时还要有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和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证券股票市场等等。

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属于流通体制之一。目前已出现有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职业招聘服务中心、人才一条街和劳务集市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市场,以满足用人单位和各类专业人员之间双向选择,并成为人才供求的集散地。大学毕业生、各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改变了以往统一分配工作单位的方法,采用由学生与用人单位直接双向选择的方式。这种劳动力和人才的配置不按计划分配方式,而是交由市场去作调节,去作供求的交换,就是市场经济的体现。与企业一样,学校作为教育产业人才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应该是独立自主,面向市场的竞争者。政府部门要改变原来的包办和直接的行政计划管理方式,转变为运用法律、经济、检查评估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给学校特别是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的中、高等学校,赋于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使其成为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成为具有法人地位,参与市场竞争的教育实体。

(一)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市场有供、有求,才形成交换流通。供与求是矛盾的统一。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层次、各门类、各规格的人才,而生产人才的各类学校,各种培训机构,大量培养各层次、各类、各规格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目前供与需的主要矛盾有:(1)在数量上,人才供不应求。就广州地区而言,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到2005年专门人才要达86万人。目前广州各类专门人才只有27万人,除需退休等因素,共需补充65万多人。而广州地区目前培养能力不足,依靠普通学校毕业生及引进外省、外国人才等,只能解决需求的60环左右。因此,目前的矛盾是供不应求。这样矛盾会促进教育的大发展;(2)各类人才的规格、质量上,供与求也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发展,随着关贸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恢复,随着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人才品种、规格、质量上的要求也随之变化。目前更需要高科技、高技术型人才;需要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管理开拓型人才;(3)人才的供与求的矛盾还因地区不同,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的不同,而表现的矛盾的形式、程度也不同。我们要把握这种供求关系,研究其规律。

(二)人才市场的价格规律。在市场体制内,各种产品、服务、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都要依据价格成本的有利性,自由流动,形成均衡的价格。这种价格规律在人才市场中也会充分表现出来。在计划经济后期,就曾经出现过有尝的培训等表现方式。这是对人才培训成本的一种补尝或资助。建立市场经济之后,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出现,就会有如下一些表现形式:(1)由国家投资的学历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部分,培训人才贡献于社会,而需要向社会收取教育附加费或补尝费,作为培训成本或发展教育投资的一种经费补充;(2)向直接受培对象收取受培费。如目前向自费生收取的培训费。这是与人才品种、规格相关的培训成本、使用价值的一种适应性价格;(3)向委托代培单位收取代培费。这是培训机构与代培单位的一种契约性或人才价格适应性的确认形式。当人才市场进一步健全,人才在社会上进一步商品化之后,教育培训单位直接向受教育者收取相当数量的培训费,将是一种主要的形式。人才价格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才的规格、层次,人才的科技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上,其最终会反映在服务单位的使用价值上。因此,培训单位应该尽量提高人才的质量。人才的质量是因层次规格的不同而不同的。其规格要求又是由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因此,培训单位应主动全面地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然后才能计划决策。市场是客观的,是第一性的;而计划决策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人才价格的确定,是由供求市场在适应中所制约、由市场在各种有关因素的作用下所决定、所调节的。因此,不能漫天要价,不然就会被需方所拒绝,被市场所冷落。

(三)人才市场的竞争规律。竟争是市场的规律之一,有竟争才有发展。市场就是通过竞争,去确认供求取向和价格的。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主要反映在培训单位的招生生源和毕业生的销路上‘.凡是人才的品种、规格、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的,销路就广;凡是适销不对路的,就门庭冷落、人才滞销,造成积压和浪费。如1983年度教育部对八一、八二两届高校大专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5700多个毕业生中,完全用非所学的占12.7%,降格使用的19%,不能发挥大专毕业生作用的竞达50%以上,反映了人才规格、质量不符合用户的需求。由于用户需求的取向不同,因此,人才市场的竞争,往往具有地区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就目前而言,在广东、广州地区,人才需求的主要趋向是外向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各培训机构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发展自己的优势,有所开拓、有所创新,设计和生产各类新的人才产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电大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相对的劣势。

二、电大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教育大系统。它包括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50。多所地市级电大分校,2。。o多所县(区)级电大工作站及数以万计的基层教学班组成的全国性教育体系。在培养人才和人才市场的竟争中有着很大的优势。

(一)电大是一个远距离教育系统,它的系统办学功能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它的省钱高效上。它的开放性、广泛性、社会性特点,能够大批量的培养各门类专业人才。电大目前的规模和能力,是任何一间高校所不能比拟的。建校以来开设有4科21类高等专科门类,130多个专业,培养了140万大专毕业生,非学历教育结业生400多万。这种大批量培训的教育机构,适应着当前经济大发展,人才需求量大增的形势,能迅速缓解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尖锐矛盾,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二)电大教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优势。电大建校以来,建立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机制。(1)建立了初步的与外界联系的信息决策系统。中央电大与中央各部委办、各部属单位都有联系渠道;各省市电大与省市各厅局、各专业、行业管理局都有联系;各电大分校与行业各基层单位的联系更为密切。电大与各高校、各成人兄弟院校也有一定联系。这种纵横关系能组成信息网络,直接了社会办学的需求信息,使电大的办学决策趋于科学化,使办学更能适应社会需求,(2)电大具有专业设置的广泛性和动态控制的适应性的优势,可根据时间和地域的不同需要,灵活地迅速地开出适应需要的专业。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电大开出了多种新的专业门类,丰富了全国电大教育的专业库,也为各地电大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开拓新专业,创造了良好条件;(3)电大具有教育的大范围、多层次多功能办学的优势。电大以高等专科学历教育为主。这种专科层次,既适用于成人教育,又适应于普通教育。电大还广泛地开展中专学历教育、第二学历教育、继续教育、高等自学考试辅导、职业技术培训以及岗位培训等等。这种大范围的多功能、多品种的教育机制,也是任何高校所没有的。

(三)电大教育有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能使人才质量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的优势。全国电大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专业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考务工作管理等,并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制度。由于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教学质量是有保证的,是能获得用户的信任的。1988年首次全国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中指出:“电大毕业生的质量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用人单位对电大毕业生总的评价是信任和比较信任的比例达86.2%”。“电大毕业生的自学能力、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写作表达、实验操作、技术革新、组织管理、文艺鉴赏能力等达到大专或大专以上水平的均在96.5%至78.1%之间”。充分体现了电大大专应用型的人才质量。最近几年来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了教材改革,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重编和重新制作,将会进一步提高电大的教学质量。

(四)由于全国电大实行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使办学具有高效优质的优势。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测算,培养一个大专毕业生,电大的办学费用仅为普通高校的三分之一左右。电大聘请全国优秀的专家、教授担任主编、主讲,保证了教材、授课的高质量。所开设的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通过电视或广播电台公开播出,使全国各级电大能组织收看,共同享用。这种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是其他高校所没有的。这种高效优质的办学机制,使电大在培训和人才市场竟争方面占着优势。

电大教育还有其他一些优势。但这些优势许多是对于整个电大系统而言的,而对于省市电大各校、各分校来说,就不尽如此了。因此,我们也要看到电大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由于外界对电大认识不足造成的劣势。虽然电大创办15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我们宣传工作做的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的旧观念、旧习’质势力的影响,人们在思想上总不愿接受电大这个新生事物。也由于我们一些主管部门的政策(如招生政策,用工政策等)有偏向的缘故,使社会上对电大教育及其毕业生存在偏见,认为电大“不正规”,电大是“第三、第四类高校”等等。因此,社会信誉不高,造成招生工作困难,毕业生工作安排仍遇到歧视等。

(二)由于电大内部思想认识不高,不尊重电大的特点和规律而造成的劣势。由于我们对电大特点研究和宣传教育不够,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致使我们电大内部的一些同志、甚至某些领导同志,总觉得自己的电大没有普通高校“正规”,办什么事总习惯于向普通高校看齐,甚至模仿、照搬人家的经验,完全抹煞了电大远距离教育的特色,丢掉了自身办学的优势。诸如过分热衷于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而忽视发展电大教育的成年性、职业性特点;模仿普通高校,回复到近距离教育的“面授课”,而忽视电大远距离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甚至借口某些音像教材有缺陷,而全盘否定和取消音像课,这就连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都丢掉了。又如为了“创收”、节省开支,连按比例规定开设的辅导课也减少,让学生以自学来代替;规定的实验课、社会实习等也偷工减料等等,造成学员考试合格率低、毕业生质量下降,社会影响极坏,以至造成自己形象不好,威信不高,严重影响电大在社会上的信誉和竞争力。

(三)电大教育的开放性、远程性所带来的管理工作的困难所造成的劣势。电大是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面向社会实行大范围的教育。由于办学的分散、面广、域大,信息传递的多层次、远距离,容易造成信息沟通迟缓,甚至失灵,影响到办学系统的指挥协调工作,以及影响教学、教学管理的某些环节,最终影响到电大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毕业生质量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优势,使电大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电大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特别是首先要加快转换办学机制,要从思想上、组织机构上转到适应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衡量转换机制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有适应市场竞争的信息机构和决策机构;看它是否能按市场的规律办事;看它是否能适应市场变化而变化。一所学校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主要看其办学的内容层次、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与教材方面的改革以及办学的质量、形式、招生办法等是否适合人才市场的需求。目前阶段,是要适应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改革与变化,适应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基础性产业的需要。学校的决策是否正确,其办学的方向效果、人才规格质量如何,是要通过市场的需求和用户来作检验的。正确的市场决策依赖于完善的市场信息机制。信息机制的优劣,是要看它掌握信息量的多少;信息来源是否多渠道、多层次;是否全面、准确、及时。要有信息的综合和分析处理,要讲究时效和灵敏度,要形成信息网络和良性循环。电大要抓好外部信息的反馈,使办学决策准确适时;抓好内部信息的反馈,使内部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能稳步提高。

电大在市场经济中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就要充分发挥全国电大系统综合功能和固有的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发挥各地电大自己的优势,发挥电大办学的特色,运用15年来的经验,促进电大系统内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开辟电大教育的新途径。同时,要加快电大内部的改革和建设。(1)要根据市场的要求,结合办学的实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和教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搞好新专业开拓和教学计划的改革。完善教学质量控制和教育质量评估制度;(2)电大内部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内部分配制度,激励教职员工积极性。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使办学的质量、效益与个人的利益挂钩;(3)要改革招生制度,恢复电大招收自学视听生,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度。广开生源,保持电大教育的广泛性,社会性性质;(4)发展联合办学。除电大内部各分校联合办学外,还可以与普通高校以及其他成人高校联合办学。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开拓、联手发展。

电大要能发挥优势、保持办学的竞争力,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除国家必须进行的宏观规划和调控外,不要设置更多的人为障碍。教育主管部门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指导办学方向;提供国内外办学和教学的经验;组织办学交流活动,进行教育评估等。要逐步改革招生办法,允许各校根据自身实际独立招生或联合组织招生,让学生和学校能自由地双向选择。招生和毕业分配都要遵循市场规律,要建立适应市扬的招生机制和毕业生分配机制。在政府部门放权松绑之后,各校要明确自己法人地位,校长要对学校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