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北京经贸结构优化抉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经济效率排序分析
人均GDP是衡量不同产业经济效率的基本指标。北京不同产业人均GDP的差异十分显著。从和中可以看出,北京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效率最低,人均GDP只有1·52万元,包括采掘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电力/煤气/水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金属加工业、机械工业、电子通信设备业、汽车业、建筑业在内的工业经济人均GDP为11·99万元,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和旅游业在内的服务经济人均GDP11·89万元,服务业与工业经济效率基本相当。其中,金融保险业人均GDP高达38·33万元,是农业人均GDP的25倍。
2·社会效率分析
就业是一个产业的社会效率指标,一个社会效率高的产业增长时,应当带来社会就业增长。北京十六个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平均值是1·63,意味着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来1·63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弹性比较高。但不同产业也存在明显差别。从经济结构分析,服务经济平均就业增长弹性4·02,农业经济就业增长弹性2·93,工业经济平均就业增长弹性只有0·65。其中,工业经济中纺织业、金属加工业、汽车业和建筑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08、-0·26、-0·07和-0·12,意味着产业增长非但没有带来就业增长,反而下降了。这似乎有悖于经典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步增长的“奥肯定律”,过剩经济、资本深化和经济改革综合效应导致这种结果。
3·竞争效率分析
一个产业竞争效率主要体现在出口竞争能力方面,人均出口额指标可以反映不同产业的竞争效率。统计表明,十六个产业人均出口额平均值0·4245万元,农业经济人均出口额0·87万元,竞争效率较高。作为劳动、资源密集型的农业,竞争效率指数名列第四位,这与北京新型农业发展是分不开的,新型蔬菜、优质花卉、特色瓜果等产品出口量相当大,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业经济人均出口额平均值0·4201万元的平均值略低于十六个产业平均值。传统纺织业竞争效率指数名列第一,表明北京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竞争力。近年来,北京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发展是近一时期北京出口的一个显著特征,电子及通信设备业的竞争效率指数排在第二。汽车业竞争效率仅仅排在第十五位,说明汽车业在北京仍是一个弱势产业,出口竞争能力不强。其中,电力/煤气/水供应业出口额几乎是零,缺乏竞争效率。相比之下,北京服务经济人均出口额平均值0·50万元,竞争效率也高于工业经济。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名列第三,表明其国际化水平较高,金融保险业仅排在第十二位,国际竞争能力较弱。
4·资源效率分析
高效率产业必须是低消耗的,表现出较高的资源效率。农业经济资源效率平均值9·96万元GDP/吨标准煤,高于十六个产业6·19万元GDP/吨标准煤平均值。服务经济资源效率平均值最高,为20·32万元GDP/吨标准煤。工业经济资源效率平均值1·53万元GDP/吨标准煤,低于十六个产业6·19万元GDP/吨标准煤平均值,资源效率明显偏低。其中,采掘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电力/煤气/水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加工业资源效率水平尚不及农业经济。
5·综合效率分析
根据统计,北京十六个产业综合效率指数平均值0·52,其中农业经济0·56,服务经济平均值0·65,高于十六个产业综合效率指数平均值。工业经济平均值0·46,低于十六个产业综合效率指数平均值,北京工业经济整体效率不高。1990~2003年世界经济结构变化趋势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二、新的结构性增长理论
北京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受到资源和环境两个瓶颈制约。目前,北京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2000年北京全部GDP2460·50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GDP90亿元,占3·40%;工业GDP935·80亿元,占38·03%;服务业GDP2255·60亿元,占58·30%。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3年北京地区GDP3663·10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GDP95·64亿元,占2·61%;工业GDP1311·86亿元,占35·81%;服务业GDP2255·60亿元,占61·57%。2000~2003年间,北京农业占全部GDP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工业占全部GDP比重下降2·22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全部GDP比重上升3·27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上升部分已经超过全部农业占GDP比重。这种结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数据,2000~2003年全球农业占GDP比重从5%下降到4%,工业比重从31%下降到28%,服务业比重则从64%上升到68%,北京尚未达到世界服务业占比重68%的平均水平。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速度相当快,北京未来经济结构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产业效率的变化,服务经济已经在经济中取得全面优势,任何国家或地区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将在世界经济结构蜕变浪潮中被淘汰。面对资源与环境约束,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粗放型的要素投入性增长。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不经济的,也是难以持续的。二是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环境消耗。但技术进步往往是难以确定的,依赖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也因此变得不确定。三是在资源和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将低效率产业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高效率产业获得的结构性增长。如果将北京不同产业综合效率指数按高低排序(见),效率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其产业综合效率(0·79)比效率最低的金属加工产业(0·25)高3·16倍。当我们将金属加工产业生产要素转移到金融保险业时,每个单位生产要素也可以多获得0·54个单位的收益,这就是结构性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综合效率提高68%,经济效率提高38%,社会效率提高93·1%,竞争效率提高19·3%,资源效率提高94%。假如将北京十六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全部投入到效率最高的金融保险产业,可以获得12·64个单位收益(0·79×16=12·64),而目前十六个产业综合效率指数相加之和仅能获得8·32个单位收益,相差34·2%。
结构性增长的最大优点是在资源要素不变和减少资源环境破坏的条件下实现了经济增长。结构性增长不但给北京带来新的思路,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相对来说,由于北京经济结构效率差异是普遍客观存在的,因而结构性增长是确定的。相比之下,结构性增长的效果比技术进步更为显著,因为技术进步或者提高劳动要素效率,或者提高资本要素效率,而结构性增长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整体效率,并使生产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同时得以放大。
三、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产业效率应当是全面的、系统性、综合性的。不但要有很高的经济效率,还要有较高的社会效率、竞争效率和资源效率。采用不同的二维指数坐标可以清晰地对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优化。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如果一个产业综合效率指数较高,我们称之为“优势产业”,反之为“劣势产业”。统计分析表明,北京十六个产业综合效率指数分值超过0·75以上的优势产业只有金融保险业和电子通信设备业两个产业。产业综合效率指数分值0·52~0·75之间的中游产业是旅游业、交通运输和通信邮电业、机械工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农业、采掘业、食品加工业,产业综合效率指数分值0·52以下的劣势产业包括纺织业、汽车业、建筑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力/煤气/水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北京优势产业过少,仅占十六个产业的12·5%,中下游产业各占87·4%,整体产业优势不足。
根据结构性增长理论,北京应当优先发展金融保险业和电子通信设备业等优势产业,调整提高中游产业,竞争淘汰劣势产业。北京优势产业和强势产业分布强势产业和弱势产业中,将综合效率指数与竞争效率指数整合进行二维坐标分析。纵坐标为综合效率指数,横坐标为竞争效率指数。如果一个产业竞争效率较高,称之为“强势产业”。反之,称之为“弱势产业”。北京十六个产业中,国际竞争效率(竞争效率指数分值超过0·75以上)的强势产业是纺织业、电子通信设备业、交通运输和通信邮电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五个产业,占31·2%;处于中游的是食品加工业、采掘业、机械工业三个产业,占18·7%;弱势产业包括旅游业、建筑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融保险业、金属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汽车业、电力/煤气/水供应业八个产业,占50%。北京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综合指数名列第一的优势产业———金融保险业只优不强,只有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既优又强的产业。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北京应当鼓励发展纺织业、电子通信设备业、交通运输和通信邮电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强势产业,扶持汽车业、建筑业等弱势产业,淘汰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金属加工业等劣势和弱势产业,将有限的生产要素转移到以金融保险服务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绿色产业和黑色产业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是北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北京未来产业战略的选择必须把资源效率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政策基准。统计表明(见),北京资源效率较高(资源效率指数分值超过0·75以上)的“绿色产业”是金融保险业、旅游业、电子通信设备业、建筑业、机械工业五个产业,占十六个产业的31·2%;资源效率处于中游的产业是汽车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农业三个产业,占十六个产业的18·7%;资源效率较差的“黑色产业”是纺织业、食品加工业、采掘业、交通运输和通信邮电业、电力/煤气/水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加工业八个产业,占十六个产业的50%。低资源效率产业占北京十六个产业的2/3,北京产业整体资源环境效率偏低,亟待提高。考虑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的同源性和同步性,资源效率偏低意味着黑色产业对北京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
毫无疑问,考虑资源环境成本和北京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鼓励绿色产业,淘汰或改进黑色产业是北京未来经济发展必须选择。如果不能及时淘汰或改进这些黑色产业,北京的经济增长将因资源环境瓶颈的硬约束而停滞,经济增长的成果可能因为资源环境水平下降而下降,淘汰或改进破坏资源环境的落后产业是北京面临的艰巨任务。
蓝色产业和橙色产业在吸收社会就业的社会效率方面,北京能够吸收就业的“蓝色产业”是旅游业、交通运输和通信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农业、批发/零售/贸北京绿色产业和黑色产业分布易/餐饮业五个产业,占北京十六个产业的31·2%;处于中游的是采掘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机械工业三个产业,占十六个产业的18·7%;吸收就业能力较差的“橙色产业”是食品加工业、电力/煤气/水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业、汽车业、纺织业、建筑业、金属加工业八个,占十六个产业的50%。北京社会效率中低水平的产业11个,整体效率不高。
北京应当坚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三维目标的平衡发展与整体优化原则,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结构性增长理论,优化产业结构。积极鼓励发展优势和强势产业,调整淘汰劣势产业和弱势产业,逐渐转向服务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在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北京还必须考虑社会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优化北京产业的就业结构,鼓励发展增加就业的“蓝色”产业,控制减少就业的“橙色”产业,促进北京的就业增长。在产业政策选择时,只要不破坏资源环境,可以保留农业、旅游业等经济效率较低的产业。相反,采掘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等对资源环境有影响的产业,即使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较高(见),但超过资源环境“红线”,还是应当淘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原则之下,金属加工业已经被淘汰。
四、新的发展思维与战略
目前,先进发达国家已经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和结构性增长主导的发展轨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未来发展应当考虑在资源环境一定的条件下,迅速转向服务经济,通过结构性增长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1·加速发展思维转变
目前,北京经济已经具备结构性增长的相当基础。北京的发展目标应从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等单一经济发展目标向增加就业、消除贫困、保护资源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多维目标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是多维度的,只有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北京未来发展的重心要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向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不但要以人为本,还要以环境为本。在所有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中,首先是资源环境约束,不影响资源环境的产业应积极支持,鼓励发展,影响资源环境的产业应坚决改造,不能改造的坚决淘汰,资源环境是北京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将更多资源用于优势产业、强势产业、绿色产业、蓝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加速经济结构转变
通过北京十六个产业效率指数排序,北京未来产业政策已经相当清晰(见)。但发展思维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本取决于经济结构和增长结构的转变。北京经济必须从原有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从传统粗放的要素投入型增长向集约的结构性增长转变,争取在人口、资源、环境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取得发展。北京从资源、资本投入型的工业经济增长转向人力资本为主要增长来源的服务经济是一个必然和必须的选择。由此扩展经济增长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社会就业,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相比之下,服务经济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增长来源的经济形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满足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保护资源环境的多重要求。在技术进步难以确定的条件下,应当走结构性增长的道路,城市发展逐渐向高附加值的服务经济升级转变。这不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正是北京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北京拥有国内发展服务经济最好的资源条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环境良好,国内政治经济稳定,物质生产供应过剩,价格相对稳定,社会希望新的增长思路、新的途径、新的变化,希望增加就业、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是经济结构调整最好的时机。
3·加速扩大经济开放
开放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提,也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任何一个国家、劣势产业地区和劣势产业城市的资源都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市场空间也是有限的。北京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必然涉及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相互转换。经济开放不但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也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通过贸易满足自己不生产的东西,也才能将低效率产业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高效率产业,获得结构效率。同样,只有开放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获得结构效率,从而将北京引向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轨道。
4·加速培养人力资本
转向服务经济,增加就业,人力资本是前提。北京具有中国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教育,加速培养人力资本是北京未来实现结构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