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空间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差别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关于空间含义的不同理解
弄清经济学上的空间含义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尽管人类的经济活动从未离开过任何空间维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古典和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空间一直是以一种含混不清的潜在角色而存在的。难怪4O多年前,艾萨德(Isardw.)就曾抨击经济学分析一直是“在一个没有空间维度的空中楼阁中”进行的。l_】JMarshallA.甚至认为跟时间要素比起来,空间要素在经济学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事实上,空间经济学中要讨论的空间概念,只不过是在一般的“时空”维度的“空间”中,增加了属于空间经济学的特定内涵而已。在空间经济学中,“空间”的含义至少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空间作为产品或要素交换活动的场所,或者说是个有形或者无形的市场的概念。它常常把交易主体的“自组织”现象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把不完全竞争市场、产品差别化,甚至把信息不对称的因素纳入到经济组织结构的分析框架中来。显然,这与新古典经济学默认市场是规范匀质,分析起点基于完全竞争结构形态的假设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其次,空间是个经济区位的概念。它考虑到了商品生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问题,把以冰山交易成本为代表的空间运输费用,抑或贸易自由度纳人到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中来,形成了特有的以市场为中心的产业区位分布的特征。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最早讨论经济区位的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ThunenVon。
在1826年出版的名著《孤立国》中,ThunenVon阐述了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由六层同心圆环架构的圈层布局理论。认为地租随着向外延伸的半径的增大而逐渐递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市同外围的资源配置或贸易关系受到运输费用的影响造成的。最后,空间是个规模报酬递增,块状经济聚集经济的概念。同新古典主流经济学默认经济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呈“平滑”形态的分析观点不同,空间经济学强调空间生产组织单位具有规模报酬递增进而表现出块状经济聚集经济的特点。在空间经济学中,规模报酬递增是一个跟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紧密联系的概念,表现为知识或技术的创新效应和溢出效应,创新和溢出是一个经济体产生集聚现象的原生动力所在。综上所述,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的空间经济学中的“空间”是指这样的一个“非匀质”“非平滑”和“非中性”的块状经济区域,在这个经济区域里,市场结构形态是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的)的,因而产品是差异化的,不同区位之间是非平滑的,区位之间的贸易活动存在着冰山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使用具有非规模报酬不变性的特点。克鲁格曼等人(Krugman,l998a,¨1998b;_4J(-‘Fujitaetal,1999。)指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之所以长期缺失空间维度,不得不一直沿用一种较为“松散”的分析框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处理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建模技术工具所致。这种状况直到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兹分析框架的出现才有根本性的扭转。与发端于农耕文明自然经济形态的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空间经济学诞生于工业文明发展的初期,为了简化理论分析,它在建模技术上,常常以两部门生产作为分析的基础,其中农业以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异,工业部门以垄断竞争产品差异化现象为研究的前提条件。于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或区位经济分析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一种类似化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不同结论
本文以局部溢出模型为例加以讨论。所谓“局部溢出”系指本地知识资本的溢出可以完全被本地资本创造所利用,外地知识资本对本地的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长期中,根据无套利均衡原则,单位资本的收益总是相同的,同时也满足资本价值与资本成本相等,也就是托宾q=1的条件)用算式表示就是:7r:7r=bE/,其中7r和7r分别表示两个呈块状的经济空间北部和南部的资本收益(参数前加号表示南部地区,不加号则表示北部地区,下同),b为某一系数,为经济系统,即南北区的总收入,为经济系统总资本存量。经济系统的总支出等于经济系统要素总收入减去创造新资本所支出的部分,而总收入包括劳动的收入(WL+L=L)和资本收益(邪+7r(1一s)Kw=bE),式中L、L分别为南部北部的劳动投人量,w.、w.分别为南部北部的工人的工资水平,sn表示北部人口份额。支出包括补偿资本折旧的支出(一6ICa,),保持资本存量以g增长的支出(一gKWa,),故而经济系统的总收入E”=L+6E”一(g+)(K,+at),式中aI表示单为资本的劳动投入量,8为资本折旧率。从此式中求出,则:LW一(+)(2.1)式中入([0,1],表示公共知识在空间溢出的难易度.越大,区际间的知识溢出越容易,新资本生产成本就越小。考虑新古典经济视角下产业为长期均衡分布时,s=1/2,把它代人式(2.1),则:一1-b一(+):11b(c一)(2.2)当对称均衡时,s=s:s:1/2、B=B:1,。因此:一旦一互一一丝:F(P+占+g)w£口,P++gP++g一!±)一12(P++g)把E代人上式,解出g,则:’g:”一(1—6)p一,:+l+A(2.3)上式表示产业为长期对称均衡分布时的资本增长率。式中资本折旧率()和折现率(P)以及b=g/or是常量。从式(2.3)可以看出,新古典索洛模型增长理论,即经济长期均衡产业为均衡分布时,资本增长率与知识资本溢出效应和人口禀赋成正比,知识资本的溢出效应和人口规模越大,则经济增长率也越大。当经济处于对称均衡时,北部和南部的资本增长率相等,且等于经济系统资本增长率。考虑产业聚集在某一区域且经济实现长期均衡,即入=l时,由(2.3)得,g=bL一(1一b)P一6,E=L+p不难得出,产业聚集时的资本增长率与产业呈对称分布时的资本增长率之差为b(1一A)/2,易知该值始终为正。
所以产业聚集时的资本增长率大于新古典产业呈均衡分布时的资本增长率,这说明,产业集聚提高了资本增长率。再考虑新古典框架与空间经济学DS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率和国民收入的地区分配问题。在局部溢出模型中,整个经济系统的名义收入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体相当于居民购买力水平,它包含劳动收入、资本收人,扣除补偿资本折旧和维持资本按一定增长率积累所需要的投人部分,另外也包括投资(用,来表示),且投资在数额上等于(g+)(Kn,+Kn)。,因此,产业呈对称均衡状态时:=一,GDP=E,-LbE”产业呈核心一边缘均衡状态时:E=L+P,GDP=(1+b)L”+显然,由于上述二式均与资本份额无关,说明资本份额的增加并不影响经济系统的名义收入和名义GDP。根据空间经济学建模思想,单位资本只对应一种工业品生产,于是产品种类随着资本份额的增加,会以资本增长率相同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产品种类的增加会降低每个区域的生活成本指数,于是产业集聚提高了产业集聚地的居民实际收人水平和实际GDP产出水平。当资本或者说产业的空间分布呈对称状态时,两个区域的名义收入水平相等,故而实际收入水平也相等。考虑到经济系统会受到某种偶然因素的冲击,一旦资本的对称分布状态被打破时,那么名义收入和实际收人水平便会发生改变。当所有资本或者说所有产业聚集在某一个区域时,经济系统的名义收入为E”=L”+p,名义收入在地区间的分配会完全不同,资本聚集区的居民不但享有劳动报酬,同时也享有资本报酬,而无资本聚集区的居民由于资本份额为0,所以只能享有劳动报酬。
考虑在初始状态,两个区域的劳动力禀赋相同,所以,资本聚集区的名义收入应该是P+L/2,无资本聚集区的名义收人应该是/2。于是,资本聚集区的名义收人水平显然要高于无资本聚集区的名义收入水平。且一个区域资本份额(或产业份额)越多,则名义收入水平会越高。再来分析两个区域工业品价格指数。根据cP模型中的价格指数计算公式,可以求得资本聚集区域的价格指数P=1,而无资本聚集区的价格指数为P=¨一>1(其中为北南两区的贸易自由度,它与广义运输成本,亦即冰山交易成本下有关,=r卜),易见P>P。由此可以看出,资本聚集区的实际收人水平为P+/2,而无资本聚集区的实际收入水平为L”/2-us(卜,资本聚集区的实际收入水平比无资本聚集区的实际收入水平高。上述分析说明,资本或产业聚集区不但名义收人高于无资本聚集区,同时价格指数也低于无资本聚集区,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资本或产业聚集区的实际收人水平会大大高于无资本聚集区的实际收入水平。因此,产业集聚对产业集聚地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积极效应,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和收人分配的影响不再是中性的,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这与新古典经济学把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人口增长,把长期均衡时的收入分配归结为要素价格(收人)均等化的命题是完全不同的。
三、学科发展的不同历史沿革
与新古典经济学把市场结构并列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形式不同,空间经济学不失一般性地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把空间以运输成本为纽带联系在了一起。这决定了二者的历史渊源的差异性。具体来说,新古典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它所强调的是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典的微观数量分析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上的需求供给分析,而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分析,因不具备确定性的供给曲线而没有过多涉及。空间经济学当然也认可了价格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但在更为关键的空间因素和更为一般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从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来看,空间经济学建模技术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ThunenVon的农业经济几何模型。ThunenVon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找出了城市和商业对地租和农场谷物价格影响及形成的机制,这个影响机制的正确揭示为后来空间建模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来源。把空间经济学的诞生从可能变成现实的标志性工作是由Krugman,[]‘Fuji.ta8j(扎“’等人完成的,他们在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兹分析框架下建立了核心边缘模型(CP模型),CP模型的成功构建为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展开提供了一个精致而巧妙的突破口。CP模型构造了一个基于空间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框架,它在现代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起到了一个基本参照系的作用。
CP模型在建模时,将复杂的区域、部门和要素构成进行抽象和简化,分析了仅有两个区域(南部和北部)、两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两种要素(农业劳动力和工业劳动力),工业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工业产品在区际之间交易时存在运输成本的情况,解释了垄断竞争,存在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递增和要素流动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回答了如何引起空间经济集聚的形成与变化,以及如何导致区域经济的内生增长问题。CP模型分析了两种作用力——集聚力和分散力、三种效应——本地市场放大效应(HomeMarketEfect)、价格指数效应(PriceIndexEfect)和市场拥挤效应(MarketCrowdEfect)的强弱对比,在由人口流动决定市场容量的长期均衡条件下,出于节省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的考虑,企业将趋向于选择较大的市场区作为生产区位,进而引起企业向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转移,形成了经济的空间集聚现象。cP模型强调了内生的非对称、突发性集聚、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区位的黏性即“路径依赖”、“驼峰状”的集聚租金、历史和预期在集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CP模型所得出的许多结论与新古典框架下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随后而来的空间经济学对CP模型的发展,源于其决定产业和工人区位的内生变量无法表示为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显函数形式,导致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不足。于是Martin和Rogers(1995)]‘在CP模型的基础上,把工业品生产的可流动要素由劳动力更换为资本,提出了对称和非对称情况下的自由资本模型(Fc)。结合cP和FC模型,Forslid(1999)L10]和Ottaviano(2001)]卜’’引人了人力资本,也就是企业家才能的生产要素,建立了自由企业家模型(FE)。
事实上,Fc和FE模型分析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其思路与CP模型并无二致,只是在可流动要素和其他相关的假设前提略有不同而已,二者对集聚力、分散力和运输成本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因循了同样的研究脉络,因而极大的丰富了空间经济学理论。跟非线性的FC和FE模型不同,Ottaviano等人进一步提出了OTl"线性分析框架,利用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和线性成本函数替代了CP模型中的CD和CES双重效用函数和“冰山”交易成本,采取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线性结构的FC和FE模型。[]。OTT线性分析框架仍具有CP模型的大多数特征,同时对于交易成本、要素流动和聚集现象具有完全的解释能力。鉴于运输成本理论是空间经济学重要的理论前提,从运输成本不同类型的角度来拓展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也是一条重要途径。Behrens和Moil等人甚至指出,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源于运输技术本身的改变,使消费者和厂商更加倾向于空间的集中而不是分散。Fujita等人严格区分了产品运输成本和信息交流成本,指出了两者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形式的影响差异。Takahashi在CP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加入内生物流厂商的模型,分析了运输技术的提高和运输中心的存在对产业区位和经济集聚产生的影响。‘一’空间经济学对于空间集聚现象发生机制的重新思考体现在Krugman,Venables和Fujita等人提出的上下游部门间成本联系的概念上,基于不同区域产业间的直接投入产出联系,他们建立了一个具有核心一边缘形态的垂直联系模型(CPVL),又称中间产品模型。与CP模型认为集聚源于要素的区际流动条件不同的是,CPVL模型认为,集聚主要源于企业间的投人产出联系,即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企业倾向于选择在规模较大的市场从事生产而向规模较小的市场销售其产品,由此形成本地市场放大效应(HME),同时,在交易成本的作用下,在本地生产并在本地出售的产品相对便宜,由此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价格指数效应(PIE)。当本地企业数量较多时,企业平均市场份额较小,这形成了CPVL模型中的市场拥挤效应(MCE)。
其中,交易成本的大小或贸易自由度的高低是衡量三种效应所共同体现的集聚力和分散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贸易自由度的加大,如果集聚力降低的速度慢于分散力降低的速度,那么产业将向某一个区域集中,此时,初始完全对称的两个区域,将逐步演化为具有“核心一边缘”特点的空间结构。另一个具有自由资本结构的垂直联系模型(FCVL)是由Robet—Nicoud提出的。在FC模型的基础上,他们加入了不同国家企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进而把资本要素的流动性和垂直联系结合起来,建立了具有自由资本结构的垂直联系模型(FCVL)。随后,Ottaviano提出了具有自由企业家结构的垂直联系模型(FEVL)。跟FCVL类似,该模型与FE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同,只是在模型中加入了垂直联系的因素,从而使FEVL比FE或其他VL模型具有更强的解析能力,使因经济关联而引发的集聚现象的解释更富现实意义。综上所述,空间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遵循了一个从突破到完善,从特殊到一般的演变过程,这过程始终在DS框架下沿着同一的脉络进行的,并明显地呈现出放射状的演化结构,相对而言,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于其综合和包容了各种不同流派和不同层面的经济理论,有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相关理论内容,在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上,显然没有空间经济学来得系统和缜密,更为显著的是,二者对现实产业集聚现象的解释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可以想见,随着建模技术和计算机数据模拟能力的不断提高,空间经济学对经济集聚现象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和探讨无疑将更加全面和深人。当前,空间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学术界广泛的认可与追捧,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印证中,人们惊喜地迎来了空间经济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