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宏观经济学反思及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对宏观经济学的一般认识
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角度考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宏观经济自身特点的角度考察,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和总量作为研究对象,跳出单个经济主休的微观局限性,把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等攸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纳入研究框架,进而展示出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这对读者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在学习了微观经济学之后继而学习宏观经济学,宛如涓涓细水流入大海那样地顺理成章。可能因为西方学生和读者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的直接体验者(或是受益者,或是受损者,或是益损相当者),也可能过于挑剔,他们在指责古典经济学(指微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和信息对称假定,以及数学克隆和帕累托最优等的描述远离现实社会,流露出厌恶情绪的同时,不少人也给新古典经济学(指宏观经济学)打出了低分。这可从发端于2000年6月法国学生以“四个反对”为特征的“后我向思维经济学改革运动”得到实证。法国学生使用精神病学上的一个术语(autism)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认为它存在自我封闭,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社会交互作用,专注于数学幻想,由于有限的和专门化的词汇所导致的语言损伤,过度迷恋假定和模型等智力缺陷。这种智力缺陷已使它没有能力解决真实世界中许多重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我向思维”(指新古典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去框定研究对象)已经形成自我封闭的体系。英国英格兰大学教授爱德华•富布鲁克毫不掩饰地指出,大学讲授的经济学既没有解释当代经济学现实,也没有对民主社会中经济问题的批判性争论提供框架。多数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的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远离现实,阻碍了对许多实际问题如收入不均、贫困、发展中国家、移民、新经济和生态的研究,甚至发生美国经济学者奥利维尔•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PrenticeHal.l1999)通过提供给学生似乎是来自精确观察的材料而误导了学生的事情。显眼的逻辑缺陷却被华而不实的假设掩盖了。
第二,新古典经济学以主流经济学和主流意识唯我独尊。认为在“新古典———凯恩斯共识”之外不存在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符合所谓主流方法的经济学知识成果才是好的研究成果。对不属于主流派的其他研究成果予以排斥,采取不承认主义,贬称为“异端经济学”,阻碍了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多样化。
第三,过度地使用数学工具,把数学工具当成经济学课程的目的。经济学不应以数学工具为核心,如追求约束条件最大化,寻求局部和一般均衡的极值,而应以现实生活的问题为焦点。早在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就严厉地指出,必须认识到过度使用数学可能是糟糕的方法,这种方法使那些不断展现其重要性但却无法转化为数学方程式的问题的研究陷入困窘。第四,目前的新古典经济学主流派仍满足于对自己研究纲领进行修修补补,教条主义盛行。新古典经济学存在许多严重缺陷和科学性不足,许多观点已经演化为僵硬的教条,已经对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阻碍了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中国经济学家以其职业的敏感性和立场的特质性,早已察觉出新古典经济学的瑕疵种种:(1)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庸俗性;(2)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根据是唯心主义,具有虚伪性;(3)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出现数学过度和数学克隆,引导人们追求只在数学模型中才存在而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的东西;(4)新古典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出现形式化、教条化以及高估美国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的倾向。可见,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学处在巨大的变革压力之下,它的方法论革命已经到来。
二、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
(一)新古典经济学存在合理性和科学性。新古典经济学经历了长达300年的发展过程,从与微观经济学融合生长到创新发展到独立发展再到综合发展,终于登上西方经济学主流派的宝座,这一历史长河足以证明新古典经济学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同时,必须看到新古典经济学有三个进步:第一,它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的必然性,这与古典经济学的不承认主义相比是一个进步;第二,它承认国家干预的必要性,这与古典经济学的不承认主义相比是一个进步;第三,它把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作为研究对象,并制造出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予以治理,这与古典经济学的不研究和不治理主义相比是一个进步。因此,我们有理由也应该接纳和认同新古典经济学中合理的和科学的成份,将其吸收,为己所用。(二)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诸多问题,如增加国民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稳定物价、防止经济周期性波动和滞胀等,正是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节约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主要经济标志。这表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时,还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支持。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高执行和贯彻的自觉性。
2.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方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飞跃的可能性,必须学会抓住时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承认“自然是不能飞跃的”,即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在长时间内和整体上,其更多的发展形式是渐进式的。所以,中国在跨越式发展之后,必须实现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均衡,即回到稳定和协调的均衡状态。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理解均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实现商品与商品市场均衡、货币与货币市场均衡以及两个市场均衡的具体途径,实现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国民经济全局和总体及时察觉和发现结构性问题和潜在风险,提高预测和防范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以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正常事故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3.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了解和学习西方在解决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方面的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国家干预的意识和质量。中国拥有丰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的经验,缺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的经验。在中国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干预过度与国家干预不足同时并存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中国有的国民受新自由主义和汉森“混合经济”模式的影响,发生弱化甚至抵制国家干预的行为。中国是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过渡型国家,国家干预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存在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既存在国家干预不足,也存在国家干预过度。国家干预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因此,应着力解决:(1)国家干预的范围和力度;(2)国家干预的依据;(3)国家干预的方法;(4)国家干预的成本;(5)国家干预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些方面,西方的经验相对成熟和完善,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及其他宏观政策等防止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的理论和知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4•我们相信,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问题,可以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改善和克服;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去加强和改进,关键在于做到在反思和创新中学习宏观经济学。
三、在反思和创新中学习宏观经济学
反思属于哲学范畴。它以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基础,其文化基础在中国是“儒家文化”,“吾日三省吾身”;在西方是“基督文化”,“反观自然”。它要求行为主体运用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跟踪和监控自身运行的方向、方法和技巧,判断其正确程度,并据此予以纠正和修正。纠正和修正可以是原则性的或方向性的或全局性的,也可以是技术性的或时点性的或局部性的,目的在于使自身行为产生出最大效益。为了开展好宏观经济学教学,需要重点反思四个问题:是否存在错位现象即喧宾夺主;是否存在教条现象即照搬照抄;是否存在数学克隆现象即数学过度;是否存在反向替代即以“泊来”替代创新。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中国经济主导思想与西方主流意识的关系。正如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占统治地位时,出现了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一样,中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制度和国家及民族利益的差异性,而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学习西方经济学不是为了把它移植到中国以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不是为了这种替代去创造或者改变中国的经济条件,而是为了探讨在中国条件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哪些观点是可用的以及用到什么程度和如何运用。
第二,学习观点与崇拜观点的关系。任何理论都由众多观点群集聚而成,抽掉具体观点又要学习理论是很难设想的,可见,学习观点是掌握理论的前提。这里的争论不在于学不学观点,而是要不要把某种观点当成绝对真理和不可改进的僵化教条。在中国版本的宏观经济学书籍中,每一章之前必引一段凯恩斯或萨缪尔森的话作为信条去膜拜的现象并不鲜见。增加就业的赤字财政政策和防治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是凯恩斯的两项最基本的对内政策。这两项政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然而,正如有的西方经济学家在评价这两项政策时所指出地那样:在货币主义和财政政策的菜单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两项政策的效果无一例外地都以牺牲劳动者的更多利益为代价。如,紧缩的货币政策其在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却是以增加失业或压低工人实际工资为代价的。再如,赤字财政政策虽然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取得了增加就业的效果,同时却加强了资本输出和国际经济剥削,将负面效应转嫁到发展中国家身上。萨缪尔森根据心理原则(即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提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原因的观点,故然有独到的一面,却又有庸俗和虚伪的另一面,它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阶级矛盾激烈化的事实。众所周知:(1)任何理论观点都是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这三要素的产物,而三要素会随着历史进程地推移发生变化,可见,一成不变的理论及其观点并不存在。(2)以心理的标准去作为价值目标取向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违背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观点。(3)建立在心理判断基础上的政策不可能成为约束、规范和统一社会所有人行为的准则和标的,也不可能给社会所有人都带来利益。因为个人偏好是不同的,个人偏好次序它只能指导消费者的个人消费行为,不能成为决定社会政策选择次序的根据。否则,社会将被迫接受“独裁”规则,即以独裁者的个人偏好去统一社会偏好去选择或制定社会政策,这是现代社会所不能接受的。(4)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生产关系既是一种利益格局,又是一种制度安排,离开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很难对经济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原因做出正确判断,并制订正确的政策。因此,学习和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及其政策安排,其目的不是为了用“华盛顿共识”统一我们的认识,而是使自己多了一种思维路径,多了一种选择可能性,以便从更多更广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三,运用数学模型与迷信数学模型的关系。数学及其模型的科学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数学被宏观经济学克隆而产生动摇。事实上,工具质量(如数学工具)和理论直觉(指理论原创,自十九世纪末以来,经济理论观点主要靠数学工具论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同步发展在科学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能因为繁琐而抵制数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运用。但是,据此把数学模型当成装饰品和“障眼法”,也是不可取的。可见,数学工具本身的科学性与在经济学中使用数学工具的程度,是两个既相关又不相同的概念。能够用数学模型证实的东西不一定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数学是一个好仆人,却是一个不称职的主人”,若把掌握数学工具当成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或核心而过度地使用数学,会发生主仆颠倒,反而扰乱了序数关系,导致对宏观经济学的置疑。
第四,引进和创新的关系。追溯经济学说史会发现,在引进和创新之间存在着相互需求关系,即引进需求创新,创新需求引进。一般地说,经济发达高峰与经济学繁荣高峰是同步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它的经济理论创新亦多。相反,经济发展滞后国家对经济理论引进则多于创新。当后发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当理论引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理论引进国会产生出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冲动。此时,理论引进国会向理论创新国转变,理论创新国就会反过来从理论引进国引进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学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引进阶段,已经到了可以也应该理论创新的新阶段。爱德华•富布鲁克认为,“北京共识”的精髓是多样性和创新,而非“华盛顿共识”的最优和机械思维。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学不能成为西方经济学主流意识的俘虏,不能把经济学研究框定在“我向思维”设计的假定条件和范围之内,而忽视甚至忘却了对中国和世界那些更重要更迫切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为此,(1)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发展观的主导地位。(2)以多样化为动力源。中国国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及其重点各不相同,中国需要多样化和创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源和新知识源,来自动力结构多样化和知识结构多样化。可见,多样化既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出发点,也是经济学创新动力之所在。(3)从民生需求中捕捉宏观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理论发展的主要困难不是答案而是找准问题。邓小平同志讲,什么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就是从问题堆里找出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民生。而中国经济学家的传统优势正是实践能力强,这也为经济学中国原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学习宏观经济学是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和经济进步,而不是用其束缚自己的思维和创造性,更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去追求只在数学模型或数学公式中才存在的那种“天堂般”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