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多媒体教学经济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关于经济学专业课程的特征
(一)高校经济类专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仅是我国,当前世界各国均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了经济类专业,这也是应对本国经济发展所需经济类人才以及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所出现的。毕竟经济学与其他文科类专业不同,经济无处不在,经济学就是对于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的学科,而经济学中那些理论性知识的来源就是现实条件下的人类对于经济现象的提炼与总结。所以,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成为经济学重要的教学方式。经济学通常又会被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是教授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印证现实中的经济数据,从而能够掌握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而微观经济学则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类知识理解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从而能够加深对于经济概念或规律的理解。
(二)高校经济类专业兼具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众多专业中,经济类专业不仅具有抽象思维的特性,同时还有着鲜明的逻辑思维特点。其抽象性主要体现于经济学往往将现实中出现的经济类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继而高度抽象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定律或是数据模型等,并且正是通过这些经济定律或是数据模型又能够将数字结果高度概括为专业的经济语言。而经济学专业的逻辑性则主要体现于其研究方法上,众所周知,在经济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就是数理分析方法。而数理分析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采用的是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原理。正是如此,经济学专业在其教学过程中就往往徘徊于抽象性与逻辑性之间,从而使得经济学成为当前较难学习的课程。
(三)高校经济类专业研究方法为数理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所普遍运用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就是数理分析方法,作为当代经济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数理分析法采用多种对于经济发生变化的变量通过列方程的形式将变量与约束条件之间的关系予以展现,并且将这种由变量所影响的关系用几何或曲线的形式进行描绘。可以看出,数理分析方法的整个过程十分复杂,学生很容易产生畏学心理,教学过程也相对枯燥呆板,从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校多媒体技术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电子教材照搬传统教材,缺乏新意多媒体技术能够轻松实现电子教案或教材的制作,这对于教师的备课环节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笔者发现,由于经济学专业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其教材中往往涵盖了大量的数据、表格以及公式等,特别是那些专业性的图表在制作电子教案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节省备课时间,部分教师就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案教材直接照搬照抄,这种原封不动地“改头换面”行为无疑是换汤不换药,尽管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内容通过大屏幕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由于内容上同课本相差无几,所以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于密集的图表更是让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云,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正是由于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运用,使得多媒体的教学优势难以发挥,影响了教学效率。
(二)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喧宾夺主有的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上将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但是由于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氛围,而造成了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往往出现了过分追求多媒体的效果,包括声效与动画、文字特效等,这种形式对于学生而言,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却忽略了这种过于花哨的课件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尽管表面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十分热烈,但是实际上很少有学生将心思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他们大部分都是被这些精美的课件所吸引,被多媒体技术的特效所吸引,从而出现了学生的分心走神现象,教师这些精美的课件也将会成为“无用功”。另外,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还能够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下降,对于课堂的把控与管理能力也有所影响,最终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成为多媒体演示的悲剧,学生不仅学不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同时还会迷恋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不能自拔,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业。
三、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相关路径
(一)正确认知并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尽管具有传统教学媒介所没有的诸多优势,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样具有两面性。在教学上,多媒体技术既有其典型的优势,同时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就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开展多媒体教学而言,师生要在观念上对于多媒体技术有理性化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在声效方面就应当结合实际教学环境进行合理调控,既不能太吵,也不能太低,只有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的讲解与分析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大大缩短了板书的时间,并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高效率传递信息的显著优势,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在自己所设计的课件之中插入适当的典型案例。特别是那些同人们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案例融入课堂知识的讲授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于高深晦涩的经济学理论更容易理解。同时,案例分析环节的设置还能够锻炼学生将专业知识同现实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取长补短,融合传统教学媒介的优势相对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而言,传统形式的板书设计在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演绎上具有鲜明的优势。特别是在那些相对复杂化的图表以及相关知识的逻辑关系图,传统板书能够轻松将其列于黑板之上,学生看来也是一目了然,思路脉络十分清晰,并且直观简易的板书设计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知识之间存在的复杂逻辑关系,从而便于理解,加深记忆。但是多媒体技术却只是通过静态图形的形式将整个推导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推导过程中并没有同教师的详细讲解相结合,甚至部分教师将专业内容直接复制到多媒体课件上,这样学生在知识获取的思路上就不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不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也难以得到充分地锻炼。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当充分结合传统板书设计的优势,边向学生展示图片,边讲解知识理论,整个流程下来始终使学生的思路紧随教师的思路,从而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强化教师的备课环节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同备课环节的准备情况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对于高校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而言,其所备课的环节就同传统的备课略有差异,教师备课不仅仅是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同时还要备课件,即备多媒体课件。可以看出,采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做好准备才能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否则备课环节做不到位,将会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受制于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师备课环节的强化工作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做到对于整个课堂的驾驭与调控,与学生之间的合理互动,产生教学灵感与创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注重教学情感的把控多媒体教学不仅仅依赖于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知识,就应当注重个人情感在教学中的把握。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多样的表情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种信号的传递,教师积极的情感能够充分带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激发其学习欲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有助于知识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共鸣,对于学生的人生价值发展也是有益无害的。相反,教师消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消极的信号,对于学生而言将不利于学习欲望的激发,整个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消沉。因此,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把控。
作者:周艳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