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研究

摘要:运用环境美学原理和思维方式构建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学体系,促使城市健身场所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态、健身者更好地融入城市健身场所,从而实现审美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和谐统一。研究发现,当前在城市体育场所建设过程中存在“以竞技体育和举办赛事为中心,全民健身场所不足”“以人类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生态环境观念缺失”“以建设者和形态设计为中心,环境美学思维缺失”等诸多问题。提出,在城市健身场所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从宏观空间群体环境、中观外部空间环境和微观内部空间环境三层空间形态结构出发,以建构“宜健”“安健”“利健”“和健”和“乐健”的健身生活环境为基本目标,遵循整体化、景观化、人性化、个性化等基本准则,充分发挥环境美学的内在精神,造福公众。

关键词:体育管理;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新学科。随着环境运动、生态美学和实用主义美学的深入发展,环境美学关注的主题由最初的“自然环境”转向“人类环境”,开始“从美学层面上欣赏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从荒野延伸到乡村景观、郊区以及城市景观、周边地带、交易场所、购物中心等”[1]与生活美学交融发展,走进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向人类整体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全方位拓展。环境美学在理论内涵上打破了初期的人类中心主义,冲破了人与环境的二元对立论,将环境由审美的客体、被审美的对象转换为与人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主客二分逐渐走向一元论;并结合深层生态学、伦理学的发展,由初期对“环境的关注”转变为对“环境的关怀”[2]。从总体上来看,环境美学呈现出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和生态主义相结合的趋势[3],逐步构建了一个大的、整体性和融合性的环境观。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家园之一,使得城市环境美学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省市“城市健身圈”的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健身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提上了日程。所以,在大规模建设中如何避免重复建设、闲置建设以及建设对城市生态的破坏等诸多问题,必将成为实践和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从研究层面上看,我国环境美学方面的研究多从理论视角进行整体评述和讨论,而城市环境美学的研究也更多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而针对城市某类场所建设的相关研究较少。此外,在体育场馆的相关研究中,大多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出发探讨建设经验与教训,而较少从美学、生态学、现象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视角进行探析。因此,在城市健身圈建设的大背景下,运用环境美学视角剖析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内涵及其审美模式和审美层次,并提出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的环境美学准则,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环境美学及体育学相关领域研究,对当前城市健身圈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景观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发展等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1.1城市体育场所建设的时代背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产业化角度对体育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提出各个城市要打造“15分钟健身圈”。2016年6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并强调: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和实现全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在落实全民健身的工作任务中重点强调“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因此,全民健身与城市健身圈建设成为了热点而城市体育场所的规划与布局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题。当前城市建设已逐步从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环境美学观念已融入城市建筑设计领域。关注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是美化环境的一种设计要求、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态度[4]。城市体育场馆不是孤立的场所或建筑,它与所处的城市时刻都发生着信息沟通与交流,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馆只有与城市环境相融合,才能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才能更加灵活地保持着对未来变化的适应性[5]。在城市健身圈建设热潮的背景下,加大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更需要环境美学思维,需要对建设中涉及生态及美学相关问题进行理论认识和实践反思,并进行开放性地思维建构;需要站在整个城市空间的视角,将其作为一个具有自身调节能力的生态圈,使城市体育场馆融入城市生态并彰显城市生态之美;需要将健身者作为参与主体和审美主体,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体育场馆,从而实现审美客体和主体的和谐统一。

1.2城市健身场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以竞技体育和举办赛事为中心,全民健身场所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举办,促使我国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据国家体育总局2012年统计显示,我国各类体育场馆已达110多万个。从建设背景和任务上看主要呈现出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以赛事活动为主要驱动力,导致这些大型体育馆大多建在城市新区,远离城市居民住宅区,很难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的健身需求,因此大赛过后这些大型场馆利用率低、闲置率高、运营成本高。与之相比,以满足全民建身需要的中小型健身中心、场馆严重不足,健身体育场馆数量相对较少且布局不合理,还存在被占用现象[6]。2)以人类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生态环境观念缺失。我国城市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过程中,盲目地大规模投资和扩建,以人类自身发展为中心,大规模地扩张城市空间,对周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更多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导致长期的社会生态效益缺失。如烟台市体育公园占地面积约132.8万m2,济南奥体中心总占地约81万m2。又如巢湖市体育中心建设征地6年、建成3年,但场馆一直闲置,1万多m2的田径场上杂草丛生;斥资8亿建成的曾被冠以“豪华、地标、最大”等标签的沈阳绿岛体育中心,建成不到10年因闲置(多年沦为一座仓库)和运营成本等问题已被爆破拆除[7]。这都反映出体育场馆与城市环境建设的统一未得到重视[8],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城市空间整体性生态思维严重缺失,导致体育场馆不可持续发展,甚至对城市生态造成严重破坏。3)以建设者和形态设计为中心,环境美学思维严重缺失。我国大部分传统体育场馆从规模标准、功能定位、总平面布局、设备配套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和限制性,以至于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9];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中,存在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单一和居民利用率低等主要问题[10]。究其原因,大部分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更多从规划者、建设者的视角出发,注重场馆外在的视觉艺术设计,将城市居民视为观赏者,片面追求形式美,而忽略了深入其中的健身者的需要以及各种知觉体验,环境美学思维严重缺失。

2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空间结构

根据城市空间理论,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宏观的群体空间结构、中观的外部空间结构和微观的内部空间结构[11]。城市健身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一个城市的总体布局、一个社区的布局和一个场所的布局,从大空间到小空间无不体现环境之美。2.1宏观的群体空间环境美城市健身场所的群体空间分布与集聚所产生的环境美,主要表现在它与所在城市美的融合,与整个城市的环境规划相统一。群体空间环境美的营造需要站在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角度上,站在城市居民心理需求和审美意趣的角度上,主要考虑在城市哪里建设,如何分布、建设什么样的健身场所以及如何进行建设和后期维护等。城市健身场所宏观群体空间环境美的营造,是城市健身圈建设总体布局的重点,不仅涉及到城市全体居民的利益与权利,也将成为一个城市规划整体美的形象,使身在其中和走进城市的人能随处感知其群体空间之美。2.2中观的外部空间环境美城市中观环境按功能可分为住所环境、休闲环境、交通环境、商业环境等,包括住宅、街道、商店、市场、学校、会所、广场等[12]。城市健身场所中观外部环境美,重在强调其规划和建设风格与城市社区协调统一以及与自身建设的外部空间相协调。中观外部空间环境的魅力在于外观与功能设计的合理性:一是健身场所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建筑风格和社区文化、居民健身需求,如广场舞扰民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也反映了城市社区建设中健身场所规划的不足。二是要注重健身场所整体外观空间的设计风格,要将其视为环境中的主角,并主动将城市环境、社会环境中的自然或人文元素映射到场所或建筑的外部设计上,映射到场所或建筑给城市和居民的第一视觉印象上,做到既能体现与社区环境的融合,又能彰显体育健身的独特性。2.3微观的内部空间环境美城市健身场所的微观内部空间涉及到参与者的审美知觉和认知,是具体搭建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参与者对健身场所内部的健身设施及环境的审美体验是多重知觉的综合反映。因此,规划和设计应站在参与者的角度,具体做好内部空间各个细节的设计和规划,既要符合重量、比例、大小、色彩、形状、尺度等形式美法则,从而满足参与者多样化、细致化、丰富化的知觉体验需求;又要做到整体上和谐统一、繁而不乱,并契合当地居民的内在心理需求。其中的细节处理与细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健身房内部空间的布局,功能区分布合理、空间舒畅明亮、色彩温馨淡雅、装饰和设施干净而整洁以及灯光音响的设计独特、效果极佳等,无不彰显着时尚、健康与舒适,这样才能让参与者融入其中。宏观的群体空间环境、中观的外部空间环境、微观的内部空间环境是相对于城市、社区、健身者三重审美主体,而表现出来的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三层空间形态结构。三者既有不同侧重,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整体和谐是创造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根本所在。

3城市健身场所环境美的生活审美模式与审美层次

审美模式已经成为环境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在研究环境感知与景观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环境审美模式以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为主要代表,提出了对象模式、自然环境模式、景观模式、参与模式、唤醒模式、神秘模式等,但这些模式仍以自然美学的思维来看待环境美[13],仍将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环境美区别于自然美、艺术美,其最大的特征是它不属于精神上自由创造的“纯粹美”,而是建立在与现实有利害关系的依存美。我国学者陈望衡[14-15],结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深入阐释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环境是我们的家园,既是人类的“生命之本”,又是人类的“居住之所”。环境的本质是居民的家园,环境美学的主题是“生活”。基于此,他提出环境审美的特殊模式是生活模式,“生活决定审美”是它的突出特点,并强调生活是以“居”为基础[14],分为“宜居”“安居”“利居”“和居”和“乐居”等审美层次[15]。城市建设的根本目在于使城市居民“诗意地栖居”,而影响居民诗意栖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16]。城市健身场所的主题是城市居民的“健身生活”,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要始终是城市健身场所建设规划的主题和审美模式。在这样一个特殊生活审美模式下,城市健身场所也呈现出同样的审美层次,具体可分为“宜健”“安健”“利健”“和健”和“乐健”。“宜健”重在强调生态,突出城市健身场所的生态环境是否宜于城市居民从事健身活动,主要就健身的可能性和自然场所环境而言。城市健身圈的建设正是“宜健”的体现,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为城市居民搭建一个能够健身、宜于健身的自然场所,从而实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的。

“安健”重在强调安全,突出城市健身场所环境对城市居民的生命肯定与保护,这是对健身场所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要求。任何健身场所,大至体育馆、健身公园,小至健身房、路边健身器械,无论设计多么精美,只要存在可能,导致健身者伤亡等安全隐患,那所有的美顿时将化为丑。“利健”重在强调事业的发展,突出健身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维。一是强调居民健身的便利性,“15分钟”城市健身圈的规划建设正是“利健”的体现。城市居民以居住地为出发点,以步行15分钟距离为半径,就能找到从事健身活动的场所。二是强调通过健身场所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创业和发展的便利,站在社会发展和体育产业经济的角度,通过健身圈、健身场所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平台,如民营投资建设的跆拳道馆、瑜伽馆、太极馆等,以及大型体育活动中心及其配套产业的投资建设。“和健”重在强调“和”的关系生态,突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城市公共空间会影响城市居民的和谐度和城市的民主度[15]。城市健身场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同时具有促进人际和谐的功效。在健身场所建设与规划上,首先应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在不破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基础上,体现其与自然的和谐。其次,应突出健身场所的人际交往功能,为城市居民搭建一个通过健身交往的互动平台。“乐健”重在强调精神生态,突出城市健身场所给参与者“具身”的情感体验,是城市居民对城市健身场所的最高认同。但不是强调将健身场所建设为娱乐场所,也不仅仅指能给健身参与者带来的快乐体验,而是通过提升环境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品位,打造一个人人乐于融入的城市健身场所,所以“幸福感”“归属感”“家园感”是场所重要的情感体验。因此,健身场所的设计和规划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优美、人文底蕴的深厚、品牌特色的突出等方面,才能营造出健身场所的“乐健”环境之美。“宜健”“安健”“利健”更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更多的将健身场所环境资源化、工具化和功能化;“和健”和“乐健”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共融性,强调人与健身环境之间的生态与生命的互动、转化。“和健”体现了人与健身场所的互动性,并转化为和谐关系。“乐健”则是人与健身环境融合之美的最高体现。环境将给人提供一个可健可游的家园,还原人生而自由的生命状态,从而使人走向生态环境审美的至高境界。

4环境美学视域下城市健身场所建设的准则

4.1整体化首先要将城市环境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城市健身场所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体育场所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各部分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影响着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将城市环境的变化纳入健身场所设计中,反对将人类的意志强加于环境之上,反对人与环境互相对立的环境观念,而是追求与环境协调的“自然”环境。其次,城市健身场所的规划建设要考虑到宏观空间群体环境、中观外部空间环境、微观内部空间环境。在整个城市环境规划框架下布局健身场所,契合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宏观空间群体环境规划下,打造社区健身场所及完善健身场所的整体空间布局,要注意与周围空间形态之间的融合、协调关系,延续原有空间的美学特征并彰显健身的特色。在整体空间环境规划下营造微观内部空间环境美,使各微观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兼容并蓄,体现秩序之美的美学特质和生态整体性。

4.2景观化随着环境美学的发展,景观美学应运而生。城市环境建设发展趋势是将自然“请进”城市,将工程做成景观[13]。城市健身场所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具备景观美学思维,要将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提升到美学高度,充分追求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将健身场所建设成集健身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如长春净月潭大型国家森林公园健身步道便是“功能即审美”的佳作,由专业设计部门进行规划,把“人”作为主角,以周边环境为布景,突出景观美学原则,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并进行充分利用,将原有的小径辅以砾石道、木栈道、桥梁等。既突出交通连接、健身休闲的实用功能,又突出景观观赏功能;采用景观美动静有序原则,运用空间滞留方式,对有景可赏的路段进行降速设计,使步道尽量设计得曲折,达到放慢行进速度赏景。步道两旁开辟滞留空间,设置亭、廊、轩,整体上实现动静结合、有序布置,使人们既能收到休闲健身的效果,又能体验到游览欣赏的效果,最后集康体养生、户外运动、休闲游览、生态教育于一体,突出了景观美设计理念。

4.3人性化城市健身场所的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终极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建设成“宜健”“安健”“利健”“和健”和“乐健”的健身场所。2016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刘鹏考察南京溧水区体育公园后对该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公园将“全体健身人群”定位为服务对象,结合不同健身人群的身心特点如运动机能、身体素质、心理认知及动作安全保护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设计规划;同时充分运用高科技为健身人群提供智能化服务,内设有运动评估站、体测墙、音乐智能化健身步道,并在测试和锻炼后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公园内所有健身器材设置二维码,参与者可通过手机扫描获得器材简介、使用方式及快速报修等。该公园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健身者营造了一个“乐健”的审美至高境界。

4.4个性化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地貌的成果,是人文环境的核心。城市景观包括原生景观(自然)与再造景观(人文),也正基于此形成了不同城市独特的个性。因此,处理好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今让自然回归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新的时代主题[1]。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应充分考虑城市的个性:第1,要考虑到城市的自然属性,应注意自然的回归不是植树率和大草坪,不是一味地建设体育公园;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现今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在场馆选址、功能设计、设施能源等方面注重场馆、能源与环境的协调统一[17]。如重庆巴南区积极推进樵坪山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信阳市建设大别长淮新县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第2,要考虑到城市的社会属性,应注重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健身品牌打造的重点所在,城市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要和当地体育文化项目相结合,如河南焦作是太极拳之乡,近年来重点建设了太极体育中心,将其打造为“世界太极文化交流中心”,其中包括首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文化展示馆等。

参考文献:

[1]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陈国雄.环境美学发展的四大转折[J].哲学动态,2015(2):99-104.

[3]廖建荣.环境美学视域中的环境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5):106-109.

[4]傅志前.环境美学视野下的工业建筑设计趋势[J].工业建筑,2016,46(7):198-201.

[5]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00,22(12):81-85.

[6]黄义军,任保国.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9):539-547.

[7]慈鑫.沈阳绿岛“引爆”官民理念差异[N].中国青年报,2012-06-05(4).

[8]窦海真.我国与发达国家城市体育场馆建设的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45-48.

[9]张云,马斌齐.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55-58.

[10]黄义军,任保国.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9):539-547.

[11]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1-28.

[12]唐孝祥.传统环境美学观与现代城市住区环境美的创造[J].新建筑,2000(6):26-29.

[13]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1):101-103.

[14]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37.

[15]陈望衡.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J].学术月刊,2015,47(11):118-125.

[16]梁晓萍.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美学思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5):60-63.

[17]孙成林,陈元欣,张波.21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9(1):1-9.

作者:郭玉江 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