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外经济发展落后的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背景简介
随着1492年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拉丁美洲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历史发展进程被打破,在后来的300多年里,拉美各民族长期处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殖民统治之下。1791年,海地人民在黑人领袖杜桑•卢维尔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序幕。经过30多年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1826年,西班牙最后一个殖民据点卡亚俄港的守军投降,拉丁美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南美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二、资源概况
拉丁美洲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有利于各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部分农作物都可以在这里生长,其中的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等作物的产量之高,更是名闻全球。此外,拉丁美洲还盛产橡胶、奎宁和棉花等。拉丁美洲的畜牧业也很发达。天然牧场面积大约4亿5千4百万公顷,占拉美总面积的20%。特别是在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所输出的肉类罐头,在世界各国出口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拉丁美洲的森林覆盖率为44%,共9百多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森林面积的30%左右;可利用的水利资源达4千9百亿千瓦,约占全世界可利用水力资源的10%。这里的河流、湖泊以及大西洋、太平洋沿岸还盛产鱼类,秘鲁、巴西沿海和加勒比海是闻名于世的三大渔场。拉丁美洲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现代工业最重要的矿物原料几乎全都具备,不少矿藏的储量还很丰富,如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巴西的铁矿石、牙买加和苏里南的铝土、古巴的镍、智利的铜、硝石、秘鲁的钒、玻利维亚的锡、锑、哥伦比亚的绿宝石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三、原因分析
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按条件和资源应该高度发展。可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的一百多年里,其经济的发展反而远远落后于同处一个区域的近邻美国。为什么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在经济上没有象美国那样来个大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上的“考迪罗主义”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权的表现形式就是“考迪罗主义”,即军事独裁统治制度。(“考迪罗”一词为西班牙语,原意是指首领或领袖,后来泛指拉美地区的军事独裁者。)“考迪罗”主义对拉美各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造成政治局势的经常性动乱拉丁美洲在独立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始终处于剧烈的动乱中。每一个地区都在一个“考迪罗”的统治之下,而每一个“考迪罗”又都是至高无上的。各地区的“考迪罗”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和争夺国家政权,不断进行无休止的血腥战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战争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考迪罗”都会利用一切机会,随时发动政变,以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这就造成了拉丁美洲国家权力的频繁更迭。例如:墨西哥独立后至19世纪末,更换了72个政府;委内瑞拉在19世纪共发生过50次“起义”;玻利维亚在74年中,爆发了60次“革命”;哥伦比亚在1830年至1900年间发生了27次内战;秘鲁1829年至1845年间更换了12个总统。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无法谈起。2.促进大地产制的膨胀性发展拉丁美洲的“考迪罗”们是依靠地主集团提供的强大经济支持夺取政权、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因此,在他们上台后,竭力维护和巩固大地主阶级集团的利益。例如:阿根廷独裁者罗斯在他统治期间,先后将50万公顷的土地,无偿地分别割送给支持他的大地主。1880年到1884的间,墨西哥政府通过一次丈量土地,把占全国1/4的土地全部赠予本国地主和外国资本家,因此,这一时期成百次的起义和政变,都不能算为革命,因为它们并未促成经济和政治上的基本改变,即没有消灭殖民地时代盛行的大地主土地所有制。革命之后,大地主仍然存在,甚至依靠这些“革命”繁荣起来,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拉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3.打开帝国主义入侵的方便之门拉丁美洲各国的“考迪罗”为了巩固政权和地位,都极力寻求国外势力对自己的支持,引狼入室。例如:阿根廷在独立战争胜利后,民族革命力量分裂为联邦派和中央集权派。为了争夺对中央政权的控制,都借助英国殖民主义的势力,从而使国家陷入长期的内战。结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829年预算赤字为1500万比索,英国乘此机会,采用种种手段,不断巩固和加强了在阿根廷的地位。在墨西哥,自由派和保守派争夺权利的斗争,导致了1961年至1967年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联合干涉。后来,美国又在支持波菲里奥•迪亚斯夺取政权后进入墨西哥,控制了全国主要的经济部门。拉美各国军事独裁统治所带来的政治上的动摇,经济上的倒退,民族独立的丧失,使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殖民时期的“大地产制”延缓了经济的发展1791~1826年资产阶级性质的拉美独立战争,并没有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特别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克列奥(即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在独立战争中掌握了领导权,取得胜利后又把持了国家政权,因此,殖民时期的大地产制没有被废除,反而更为发展。克列奥地主们凭借手中的权力,采取垄断水源、丈量土地、廉价收购、强迫迁移、非法没收等卑劣手段,最大限度地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占为已有,使土地高度集中。他们在19世纪一个世纪中併入的土地,等于以前三个世纪併入大地产的土地总和。例如: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1830年,每个地主平均占有土地1万6千公顷,到1840年则增加了84%,达2万9千公顷,到19世纪末,最大的地主拥有土地120万英亩。又如在墨西哥,独立战争前大庄园的数目有4944个,到1854年则达6093个,到20世纪初,拥有2万5千英亩以上土地的庄园有300个,拥有6万3千5百英亩以上的有116个,拥有7万5千英亩以上的有51个;拥有25万英亩以上的有11个,最小的庄园也不少于2千5百英亩。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不能解决土地问题,是它最根本的失败。结果,大地产制像一个重负似的套在拉美各族人民的脖子上,成为国家政治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大地产制”对拉美各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造成农业生产的极端落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整个拉丁美洲的自耕农数量在农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0%,占绝大多数的是无地或少地农民。他们中的债农为了偿还债务,不得不每年在地主的庄园中劳动180~265天,不仅农民本人,就连其儿孙也得继续偿还债务,沦落为半农奴性质的债务奴隶。这样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带来的必然是十分低下的生产效率。更由于大土地所有者关心的只是保持大地产和满足于在庄园内对农民无限制的封建剥削,根本不注意改善经营管理,结果使近90%以上的可耕地完全荒芜。生产工具简陋、耕作方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1920年巴西有6个州,每个州所有的犁竟然不到100部,平均每214个农庄才有一部犁。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得不到提高,反而逐年下降。据统计,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多世纪里,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至少下降50%以上,迟滞了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阻碍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拉美各国的大地产者满足于庄园内自给自足的经济,缺少发展本民族工业的热望。巴西的大地主曾声称:“我们家里所需要买进来的只是盐、铁、铅和火药,其它一切东西都是在地产内自己制造的。”这样,既限制了工农业生产,也限制了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贸易交往。这种闭关自守的农业,是适应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的。为了摆脱困境,大地产者不是从发展本国农业、工业的奋斗中求生存,而是在对帝国主义的屈从中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种植一种或者几种可供出口的作物,如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洪都拉斯的香蕉,古巴、多米尼加的甘蔗和蔗糖,厄瓜多尔的可可等。这种适应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牟取暴利而发展起来的单一性的农业,根本不能为本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更为严重的是,地主们宁愿在欧洲的赌场上倾家荡产,也不肯购买农业机械和现代化设备。例如:阿根廷的牛羊饲养业大王们,对于修筑急需的铁路一事实行怠工,反对建立肉类包装工业,反对培养纯种马、短角牛、螺角羊以替代劣等牲畜,反对开垦极肥沃的大草原来种植谷物,尽管这些技术的改良,几乎可以使他们一夜间变成巨富。大地主的愚昧无知,延缓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使拉美各国的经济严重依赖于帝国主义。
(三)军事上的频繁战争破坏了经济的发展拉丁美洲各国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为了扩充地盘,往往利用殖民时代各种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制造借口,挑起事端,发动对另一个国家的入侵。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战争连年不断,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25~1828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战争,称第一次乌拉圭战争;1836~1838年,智利、秘鲁、玻利维亚战争;1834~1851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战争,称第二次乌拉圭战争;1864~1870年,巴拉圭与阿根廷,巴西与乌拉圭战争,即巴拉圭战争;1879~1883年,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战争,称太平洋战争。战争带来了两败俱伤、家破人亡的恶果。如1864~1870的巴拉圭战争,进行了5年之久,战争结束后,巴拉圭作为一个国家惨遭破坏、彻底崩溃:土地荒芜,男人绝迹,城市变成废墟,整个国家无论在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都垮了。战争开始时,全国人口总计133万7千多人,到战争结束和平实现时,全国只有22万人,其中男子为数不过28746人。经过这次空前浩劫之后,巴拉圭始终没有恢复,直到今天,人口比1864年战争爆发之前还是少些。交战国巴西损失5万余人,耗费6千3百万英磅,外债却高达1230万英磅。1879-1883年,智利和玻利维亚、秘鲁的太平洋战争,持续了4年多,结果,玻利维亚、秘鲁两国损失惨重,前者丧失了15万8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后者则丧失了塔拉帕卡省,失去了对阿里卡和塔克纳两省的控制。沿海的肥沃谷地,完全变成荒野,作为秘鲁国家收入主要来源的硝石大部分被夺走,财政收入锐减到600万美元,仅及15年前的1/3,而外债却高达1亿5千万美元,社会经济倒退了若干年。
(四)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击了经济的发展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是拉丁美洲各族人民凶恶的敌人。拉美各国独立后,欧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英、美、法、德等国的竞相角逐、巧取豪夺,使这个地区成为半殖民地似的附庸,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最早侵入拉丁美洲的是英国。它通过贸易、贷款和投资等手段,进行超限度的剥削。被称做“不列颠帝国的第五自治领”的阿根廷,其经济所有部门差不多都被以英国为主体的外国资本所控制,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南美、特别是阿根廷,在财政上这样依赖于伦敦,几乎可以说是成了英国的商业殖民地。”除阿根廷外,英国资本还控制了智利的硝石,巴塔哥尼亚的咖啡和羊毛,巴西的棉花,亚马逊的橡胶,委内瑞拉的石油,墨西哥的银矿。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垄断资本在拉丁美洲已拥有118条铁路,45家港口服务公司,112家公用事业公司,25家硝石公司和23家石油公司,并且控制了几乎全部的电话、电力和水力事业。拥有200万英磅资本的圣保罗铁路公司,1888年的利润率为10%,1890年为14%。英智硝石公司从1902年成立起,年利润率从不曾低于16%,1913年更高达30%。莱维普硝石公司1885年的利润率高达50.7%,1913年竟达150%。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统计材料,1923年,英国资本从拉丁美洲获得的利润高达4700万英磅之巨。据统计,英国对拉丁美洲输出的商品价值,1807~1814年间,平均每年为400万英磅,1825~1827年则激增到每年平均为6600万英磅。到1913年,贸易额占拉美输入总额的24%,占输出总额的21.2%。投资额1827年为2500万英磅,1870为年8700万英磅,到1913年达到10亿英磅。美国资本主要集中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912年,美国资本在墨西哥控制了采矿业的78%,冶金业的72%,橡胶生产的68%,石油开采的58%。1846~1848年,美国发动了对墨西哥的战争,强迫其承认得克萨斯为美国所有,并且将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内华达、亚利桑那、犹他、科罗拉多各州以及怀俄明州的一部分转让给美国。从此,墨西哥丧失了整个领土的一半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这次战争使墨西哥一直到现在仍然还能感受到它在经济上的破坏影响。从1856年起到1903年止,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了50多次武装干涉和军事占领,经济势力也随之得到迅速扩张。据统计,美国在拉美的投资,1899年为3亿美元,1913年增加到15亿美元。尽管这个数目大大落后于英国,然而美国对拉美贸易方面却超过了英国,占拉美输入比重的25%,占输出比重的30.8%。此外,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挑起战争、索取赔款,掠夺拉美人民的大量财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剥削拉美人民,使拉美各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大量外流,极大地影响了拉美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拉美地区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拉丁美洲各国从独立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虽然也有过一定程度的进展,工业、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增强,但是,这种发展的速度是缓慢的,比同一时期、相邻地域的美国和加拿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些缓慢的发展还是片面的、不平衡的,只发展了少数农作物、矿业原料和加工工业,根本谈不上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重工业。经过独立战争,拉丁美洲各国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经济却并没有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桎梏,实际上成了半殖民地性质的附属国。正是由于上述各方面原因的合力,造成了拉丁美洲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严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