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俄罗斯经济问题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俄罗斯经济问题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俄罗斯经济问题研究

国家是否具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决策、法制、政策、资源、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处在经济增长期,尤其是中俄两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与快速的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支撑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因素

21世纪的前5年俄罗斯GDP平均每年以约6.2%的速度增长,充分证明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实力。2006年至2010年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政权向梅德韦杰夫政权过渡的5年,这5年中俄罗斯仍旧延续平均3.5%的增长率,除2009年由于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外,其他年份均稳中有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449390亿卢布。俄联邦财政从2000年至2011年都为盈余。同时经济增长也实实在在地带动了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支撑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普京时代——稳定的政局与经济发展政策

1999年8月9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鲍里斯•叶利钦解散内阁,解除总理谢尔盖•斯捷帕申的职务,随后把联邦安全局局长兼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的普京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兼代总理。普京同年8月16日正式出任总理,由此走上叶利钦接班人之路。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的政治局势出现了转轨后罕见的稳定。这得益于普京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措施:出台《俄罗斯联邦政党法》,使俄罗斯的政党政治有序运作;2000年设立了7个联邦区,区长官由总统直接任命并对总统负责,全面协调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同时,俄罗斯在经济上也实现了稳步的增长,普京提出了新的经济思想,他认为“需要国家调控的地方,就要有国家调控;需要自由的地方,就要有自由”,也就是要走一条与俄罗斯的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市场经济道路。从普京执政8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来看,俄罗斯的经济确实走出了低谷,正在逐渐复苏。2008年普京离任后,梅德韦杰夫就任,其就任之后与普京在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导向上出奇的一致,即便更换了领导人,可是并没有影响俄罗斯的长期发展战略,俄经济依旧保持增长势头。2012年俄罗斯大选,普京再一次竞选成功,俄罗斯新修宪法规定俄总统一届可任职6年,可连选一任,这样算来,此次普京2012年当选俄罗斯总统很有可能6年后连选,即将执政到2024年,这无疑将有利于俄罗斯国家政权稳定,并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作重大变动,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

俄罗斯的国土和自然资源高居世界首位。尽管中国也以资源丰富、地大物博著称,但是中国的人口众多,从人均资源的角度来看,是远远落后于俄罗斯的。俄罗斯所有自然资源的总价值约为300万亿美元;其中,俄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价值约为30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1.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估计,俄罗斯石油的探明储量高达202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天然气的探明储量47.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2%。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测算,石油保障程度为35年,天然气保障程度为81年。近些年,国际能源价格高涨,意味着能源短期内供不应求,俄罗斯可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出口重新振兴俄罗斯的经济,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2.俄罗斯有丰富的水资源。俄罗斯淡水资源丰富,仅贝加尔湖就容纳了占全球地表淡水总量1/5的淡水。同时,拥有500多条通航河流,总长度可达30万公里,实际通航里程可达8万公里。如果全部水资源被利用,俄罗斯每年可发电2万亿千瓦时。因此,俄罗斯电力资源充足,不仅可以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向独联体国家出口。俄罗斯的工业用电和用水的成本远低于国际平均成本,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强有力的条件。

3.俄罗斯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俄罗斯拥有耕地1.25亿公顷,人均耕地为0.85公顷;而全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2公顷。俄罗斯的黑色土地土质非常肥沃。可是,俄罗斯多年来农产品却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这与其粗放的作物种植方式有直接关系,如果可以借鉴中国在农作物种植上的成功方法,或将耕地出租给外来劳务(主要是中国输入的劳务),将可以大大提高俄罗斯农产品的自给能力,减少进口,节省外汇。

4.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俄罗斯拥有世界1/5的木材储量,已经成为世界木材第三大出口国。普京总统执政期间就曾提出:俄将一手抓石油,一手抓森林资源开发,将可利用的森林资源变成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近些年,国际市场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俄罗斯林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牵动力。与木材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木材供给量日益减少,木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因而世界市场对俄罗斯木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由于俄介于欧亚两大消费区之间,所以已经开放并日益成熟的木材市场将会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增长。

(三)俄罗斯科技潜力雄厚苏联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无论军事、核能,还是航天技术,其在众多科学领域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如今的俄罗斯依旧具有超强的科技实力,并且俄政府也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科技建设。提倡将科技应用到现实生产中,使其创造价值,增强俄罗斯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2011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确定了今后几年俄罗斯科技优先发展的8大领域:安全与反恐;纳米产业;信息通信系统;生命科学;未来尖端武器、军事和特种技术装备;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交通与航天系统;能效、节能、核技术。[2]由以上科技发展计划可以看出,俄罗斯除了保证军事与航天技术的科技投入外,将高新科技、节能技术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列入了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这将有利于协调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资源过度开发之间的矛盾。

(四)俄罗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俄罗斯现有的基础设施多为苏联时期建造,尽管较为陈旧,但公路交通、铁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设施均具有一定基础,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并且,俄政府也正大力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年度政府报告中指出,从2011年开始,俄罗斯将进入为期1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其中,燃料能源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因为燃料能源设施建设是俄罗斯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的保障,所以,近三年内,俄罗斯能源、石油、天然气加工企业将投资近8.5万亿卢布,其3.2万亿用于购置现代设备。

(五)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俄罗斯经济体制的完善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被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正式批准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俄总统曾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列为俄罗斯融入世界经济的长远目标之一,为了能够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已经努力了18个年头,是迄今为止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时间最长的国家。从俄罗斯短期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是否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支撑GDP保持增长的石油和天然气两个行业影响并不显著,而现在打开国门却会对机电工程、轻工业、食品、农牧业等领域产生冲击。但从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来看,加入世贸组织为俄罗斯构建了新的对外贸易平台,促进俄罗斯经济体制的完善。世界银行估计,入世后俄罗斯进口关税将从平均14%降至8%,这将对扩大外贸规模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俄罗斯摆脱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外资引进,增加就业机会。

二、阻碍俄罗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影响俄罗斯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并且也非常复杂,下面对制约俄罗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俄罗斯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出口根据俄罗斯经贸部公布数据(见表1),不难看出2009年和2010年对外出口产品中燃料与能源产品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69.7%和70.6%,金属及其制品分别占11.2%和10.9%。俄罗斯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俄罗斯连续几年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6%,特别是近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更加速了俄罗斯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过大,逐渐呈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迹象。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石油、天然气的出口,特别在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使得能源出口收入急速增加,造成俄罗斯国内形成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物价指数每年平均增长10%。第二,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大量资金和技术流向能源开采和销售领域,其他产业资金短缺,影响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第三,由于俄罗斯的能源开采企业开采设备陈旧,开采效率低,国家对其投入不足等原因,石油开采增长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尽管国际油价上涨,可是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却没有明显的提高。这些迹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70年生在荷兰的“荷兰病”,即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

(二)俄罗斯存在较长期进出口逆差俄罗斯虽然能源大量出口,可是近几年始终是进出口逆差。主要是因为轻工业、纺织业、农业等行业出口相对十分薄弱,导致俄罗斯贸易收支的恶化,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俄罗斯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俄罗斯对外债务1995年为126.7亿美元,到2009年上涨为479.4亿美元,成为了俄罗斯财政的负担(见表2)。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通过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出口行业多元化。

(三)俄罗斯投资环境较差俄罗斯能源丰富,工业企业能源成本很低,这本应能够帮助俄罗斯吸引大量的国外投资,然而,内需不足、劳动力成本高、既得利益阶层腐败现象以及经济政策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俄罗斯吸引国外投资的计划。

1.俄罗斯扩大国内需求难度大。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俄外需下降,因此,扩大内需成为了政府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扩大一个国家的内需最首要的方法就是扩大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的多少取决于国家人口数和消费率等因素。首先,俄罗斯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10月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人口总数为1.429亿。人口少,居民购买力就十分有限。其次,苏联解体后,卢布严重贬值,大幅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再加上俄罗斯的轻工业、农副产品依赖进口,更加大了扩大内需的难度。

2.俄罗斯劳动力成本高。俄罗斯本国劳动力短缺,导致用工成本高,俄政府又对外籍劳工输入及雇佣存在诸多限制,使得进入俄境内投资的外国投资者面临着雇佣俄籍劳工还是外籍劳工的两难选择。造成劳动力短缺的原因基本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人口下降和人口组成结构缺陷导致劳动力短缺。联合国预计2050年以后,俄罗斯的劳动人口数将下降34%,劳动人口对非劳动人口的依赖度将从现在的0.44增长到0.66。第二,高水平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俄罗斯所拥有的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数比例要高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但这部分初出校门的人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职业错配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俄罗斯缺乏有经验的经理人和商业人士,以及各领域的技术创新者。第三,历史遗留原因造成劳动效率低。苏联时期的过度公有制养成了俄罗斯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工作散漫的习惯,特别是政府部门及服务行业表现比较明显。由此可见,弥补短缺的劳动力并不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关键,还应着眼于国家劳动法制的完善、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国家就业安置系统的建立。

3.既得利益阶层的形成严重阻碍俄罗斯经济发展。所谓既得利益阶层,是已经得到利益或好处的群体、团体。俄罗斯经历了两个阶段的私有化改革,这两次改革为俄罗斯带来了两种副产品:官僚资本和两极分化,与之相对应出现了官僚阶层和“暴发户阶层”,这两个阶层构成了俄罗斯的既得利益阶层。[3]首先,对于俄罗斯这种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财富的获得会过分依赖资源价格,从而抑制长期技术进步。由于资源财富的“易得性”和分配的独占性,使得既得利益阶层更加腐败,尽管普京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仍旧收效甚微。其次,俄罗斯经历了4年多的私有化改革并没有实现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得到的“成绩”是制造富翁的速度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超级富翁中竟然有2/3是来自原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和政府官员。这种官僚资本一旦形成规模,便能反过来参与政治。透明国际(TI)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清廉指数列出的178个国家和地区中,俄罗斯排在并列第154位,与柬埔寨、肯尼亚和老挝并驾齐驱。在20国集团(G20)中,俄罗斯被认为是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当时金砖四国(BRICs)的另外三国——印度、中国和巴西——分别排在清廉指数榜的第87、78和69位。第三,一些人依靠权力、投机、机遇成为了暴发户,这一部分人并未成为俄罗斯期望培育的中产阶级,而是形成了暴发户阶层,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是俄罗斯社会稳定的隐患,是社会矛盾的根源。俄罗斯政府能否正视这一问题,决定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道路能走多远。

三、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与俄罗斯相比较,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具备基本有利条件的。第一,国内需求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再有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加强,使得农村的消费市场也展现了新的活力。第二,外贸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轻工产品、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的出口规模迅速增大,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但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领域。

(一)资源与环境问题中国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俄罗斯相差悬殊,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耕地面积排世界第四,人均耕地面积排在第126位以后。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为130亿至150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但国内石油需求与日俱增,2010年石油需求超过3亿吨,估计2020年达到4亿吨。矿产资源种类不全,有的储量不少,但品位低,开采难度大。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基本采取的是一种消耗型和环境破坏型的发展模式,我国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何科学利用,研发替代资源,以及如何把节约资源变成全民的责任和习惯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加大与各国经济合作,建立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又与东盟10国签署了自由贸易框架协议,此外与俄罗斯、古巴、印度、巴西组成了“金砖五国”。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0年积极地在国际上建立起了自己的贸易伙伴关系。但是由于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引起欧洲国家的高度不满,如:西班牙制鞋产业对中国出口至该国的鞋类产品实施反倾销。以及对美国贸易顺差急剧增长,引发美国国会的不满,并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中国应该妥善处理与各国贸易伙伴的关系,保障长期贸易关系的建立,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制,改善投资环境,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缺乏国际核心竞争力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中国制造沦为“中国打工”,成为世界低端产品的加工厂。当美国西雅图的航空产业工人像玩堆积木一样在组装波音飞机时,数以万计的中国打工妹正拼命地劳作在缝纫机前。因为缺少高端技术成分,缺少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有时候甚至成了低劣商品的代名词。因此没有技术创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动力。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货膨胀也日益严重,劳动力的廉价优势已经逐渐失去,我们需要寻找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除了已有的“加工业”与“房地产业”外,要有能够屹立于世界的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需要国家在政策体制上做出调整的,主要关节点还是在于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如何将科研投入与科技管理体制有效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少杰崔鹏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俄罗斯文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俄罗斯文化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