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经济金融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经济金融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经济金融论文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为职业教育学校要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放在教学工作的突出地位,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职业学校办学的规律,是职业学校应有的最大特色。我国高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正在逐步形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人才需求旺盛,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然而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难以真正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因此也就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型人才。究其原因在于:第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即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或不能较好地把行业企业的技术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造成人才培养脱节,教育与需求的矛盾。第二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即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第三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方面存在不足。作为金融方面人才培养如何能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无缝对接呢?这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光荣责任与义务,如何培养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能毕业就能在用人单位发挥作用的而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希望通过本项课题的研究,使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在结语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态势,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实现教育创新为地方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的生力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特设立此课题进行应用研究。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金融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问题,使毕业的专业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无缝对接,助推牡丹江市地方经济发展。

2选题的具体问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1研究的具体问题

①地方经济中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即用人标准;②高职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2.2意义和价值

2.2.1意义

有利于实现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证券专业人员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进行组织管理、了解金融行业运作全过程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证券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因此,高职金融、证券专业的教育必须实现教育观和人才观的转变,在教育观上,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人才观上,必须实现由继承型人才培养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变,突出个性发展和应变创新能力,确立创新教育观念。合理构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优化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及内容、确定素质教育、目标教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在该专业教改中的理论指导地位。

2.2.2价值本课题的研究

重点是金融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问题,使毕业的专业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无缝对接,助推牡丹江市地方经济发展。

3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

国内各开设金融专业的高校都十分注重开展金融专业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涉及国家金融领域运行的多个环节,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目前我国的金融、证券专业专业职业教育主要还是以应试学习为主,虽然大纲里规定有实操技能考试的内容,但是因为受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技能考试只是停留在卷面。因而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人才。为此,我们就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明确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

4课题研究目标、内容、观点和创新

4.1研究目标

首先金融专业设置方向与牡丹江经济产业结构相结合。其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和牡丹江经济发展要协调。对于如何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也要及时给予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以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为核心,最大限度的突出应用型的特色。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适应性。

4.1.1指导思想

以全面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行业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4.1.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金融领域第一线需要的,掌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顶岗工作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4.1.3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主创业;具有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文化素质注重学生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基本素质的训练,注重应用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设置一定数量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选修课,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3)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心理健康,能够经受艰苦环境的考验和逆境的磨练;有文明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4.2研究内容

现在部分院校存在金融人才专业培养方面,服务地方经济意识不足,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差。人才培养方向不明,忽略了地方经济的特征和发展需要。本课题就是立足这一出发点,来定位金融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毕业后的学生要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具有独立从事工作的能力。教学内容应与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相协调,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企业的岗位群设置、工作流程,以此为用人标准,通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修订教学计划,把握知识技能、学生素质有机结合,整合专业知识模块。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4.3创新与突破

我市院校在此类课题研究方面的几乎没有,此课题的研究能为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推动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

5课题研究思路、方法、措施、步骤

5.1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1)技术路线:了解地方经济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编写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取教学班级实施教学;修正完善课程体系设置。(2)实验方案:选取高职金融专业班级作为本项目研究实验班级,首先根据所制定的课程体系授课,学生实习结束,检验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反馈情况。(3)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有实验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

5.2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的讲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多接触实际现场情况。(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中不断结语,以适应各种社会需求。(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能力。(4)用实例来解释一些较难掌握的理论和技能。(5)完善教师队伍、完善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力度等。

5.3进度安排把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确定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即2013年5月至9月(准备阶段):学习,收集资料,进行调研;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即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实施阶段):制订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实验;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即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整理阶段):对调查、研究的结果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的第四阶段即2014年8月至12月(结语阶段):提供课题的研究成果。

6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条件

(1)人员组织结构:其中2名为副教授1名为讲师,3名教师均担任实践指导与授课工作。另外两人为企业人员,能够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企业需求资料。(2)“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地物质条件保证。

7课题研究成效

①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逐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②对学院教学工作的促进

8自我评价本课题有助于理清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思路。

8.1明确金融人才培养理念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要注重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不断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应认识到,金融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优良道德品质,才可能发展成为是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还要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2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师资队伍素质高低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实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和重点。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金融资格证书的考试,接触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还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其他高校中交流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还可以选取派符合金融企业条件的教师,定期进入企业学习以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水平。

8.3逐步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调整教学计划,体现学有所用。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应区别高等院校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照基础应用技能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两条主线进行。

8.4促使教师采用先进和专业的多种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式有多种方式,教师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授课形式,例如视频资料分析、案例分组讨论、网站信息建设等等,都可以把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此外,教师要加大引导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并把最新金融信息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与学生分享,与学生一起运用所学金融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8.5存在的不足在课题研究的过程

中课题组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及缺乏研究经验等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探索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检验只进行了一轮,尚需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由于时间的限制,还需在以后入学的金融专业学生教学中逐步完善。(2)由于生源所限,只在本院一个班级进行,应用的范围不够广泛。随着课题实施过程的逐渐深入,学院将动态的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这些问题能够逐渐得到解决。

9.总结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我国金融企业的发展给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机遇,我们高职院校应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不断创新,不仅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功能,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社会功效,为高职院校赢得良好口碑,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谢振勇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