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货币政策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经济金融;信贷
[论文摘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经济由过快转为过热和通货膨胀预期,对齐齐哈尔经济金融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明确从紧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表现,认识其对齐齐哈尔经济的影响,拟定应对措施,促进齐齐哈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以来,国家针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货币信贷投放偏多,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尚未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不断加强金融调控力度,央行连续10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后,在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经济由过快转为过热和通货膨胀预期。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我市经济金融必将产生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此,市政府金融办与市人民银行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我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发行、交行、邮政储蓄、农信社、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从紧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及表现
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其手段和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07年初开始,央行连续10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累计提高了5.5个百分点,加上之后面向各类金融机构推出的特种存款,仅2007年以来就冻结我市银行资金22.5亿元,使各家银行资金供应更为紧张。我市多数银行都是靠上级银行借款过日子,由于增加上缴存款准备金,可用资金减少,不得不增加向上级行的借款,资金成本高,利息负担加重。农行在2007年末向上级行借款增加了7.3亿元,借款总额达到25亿元,借款利息支出同比增加了2949万元。二是提高存贷款利率。央行一年内连续6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利率几乎翻了一番。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使利息支出随之增加,经营成本也不断提高。但由于贷款规模的减少,加之不良贷款比重上升,并没有带来贷款利息收入的增加,对银行自身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企业向银行进行融资的成本也在进一步提高,加重了企业成本费用负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我市近年来公司贷款总体规模呈现总体下滑的趋势。三是进一步严格控制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信贷资源,几乎所有的全国性银行机构都实行了“着眼于区域经济走势、施行区域差别化”的经营策略,信贷资金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倾斜。我市集经济欠发达和重化装备工业基地于一身,同时金融生态环境差,不良贷款比率一直就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金融机构全国信贷投放规模受限的条件下,我市首当其冲地成为本轮宏观调控中信贷投放规模压缩的重点区域。在贷款投放上,也由原来的存贷比例管理转为贷款增率管理,各家银行按月、季度随时向上级行报告贷款进度,贷款投放速度被适度控制。四是上收银行贷款的审批权限。据调查,目前我市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机构的上级行都在审批权限上实行了进一步收紧的信贷政策,贷款审查条件和程序进一步严格,受所在行业和区域的限制,我市上报的企业和项目贷款申请,很难得到上级行信贷审批部门的关注、认可和倾斜,工业信贷投放规模几乎压缩为零增长状态。五是限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产业政策。2007年5月,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出台后,人民银行等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等三个环保信贷政策,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的信贷控制。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钢铁、热电、化工、造纸等重化行业均属于“两高一资”产业,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影响较大。如,斯达造纸企业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全面停产,2.64亿元贷款全部形成不良;齐化公司2007年5月被国家环保总局作为松花江流域第一批环境违法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导致该企业不良贷款直线上升,4.29亿元贷款全部形成不良。北疆集团、克山金鼎亚麻等企业也被要求贷款逐年退出,对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正确认识从紧货币政策对我市经济金融的影响
在紧缩性宏观调控背景下,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全面趋紧,同时受资本市场活跃的影响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各项存款增速放缓,2007年较上年少增16亿元。与此同时,全市不良贷款出现了“双反弹”,截至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37.4亿元,比年初增加12.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0.99%,比年初上升1.9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14.62和34.29个百分点。大量的不良贷款被无效占用,短期内不能活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加剧了银行资金的紧张局面。目前,各家银行机构只能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放在优质企业和项目上,促使银行在信贷对象选择上更加“嫌贫爱富”和“挑肥拣瘦”,尽管有市场、有信用、有效益、环保型的企业和项目贷款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一些“两高一资”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将不可避免。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4.5亿元,仅比年初增加15.1亿元,增长48%,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比全省和全国信贷平均增幅分别低2.7个和11.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央行实施的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紧张局面,但并不会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产生严重的冲击。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全市经济增长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表现出强劲的快速增长势头。全市经济效益状况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表现出盈利持续增加的趋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9.2亿元,同比增长14.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3.2个和2.5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8.2亿元、利润总额2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7%、100%。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紧缩性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市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困难、规模扩张受阻、设备陈旧难以更新、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等情况,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据全市企业景气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市工业企业面临三大困境:一是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持续上涨。2007年全市工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持续在低位不景气区间运行,除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回升7.37点外,其余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下降19.05点、4.46点和17.27点。二是生产成本增加。受石油、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和钢材、有色金属价格明显回升影响,工业品原材料购进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出现反差,加上运输、劳动力和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碍于市场竞争,产品销售价格无法随之提高或提高幅度达不到成本上涨幅度,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利润被挤占,工业品价格呈“高进低出”的格局。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景气指数持续在低位不景气区间运行。三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企业融资难度有所加大,产品库存和欠款挤占资金现象比较突出。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融资景气指数持续运行在较为不景气区间,有51.1%的企业资金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和掉以轻心,要始终密切关注从紧货币政策滞后性对我市经济金融的影响,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不断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
三、应对从紧货币政策的措施建议
国家实施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但对像我市这样发展较慢的地区,应该说经济发展不是过热,在一定程度上说还是偏冷。因此,在当前物价上涨压力有所增大,投资和信贷扩张的动力较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全市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金融保持长期稳定仍面临多重挑战。全市各金融机构应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做好货币信贷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金融宏观调控的认同度
科学判断经济金融形势,准确理解和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正确处理经济金融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对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和各项金融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金融部门要抓住社会高度关注并对经济金融健康运行有重要影响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不同对象,适时、适度、有效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面对目前我市信贷工作的实际状况,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在建的重大项目和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要不断给予信贷支持,同时,积极向上级反映,全力做好政策争取工作,能享受的政策要全力争取,下大气力,思想再解放一点,视野再拓宽一点,工作再主动一点,争取上级行及时给予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地化解从紧货币政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竞争力和信用等级,健全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逐步满足银行贷款所需的各项条件,而不要一味地对银行进行指责和抱怨,力争使自己发展成为银行贷款营销的优质客户,从而有效解决所需资金问题。
(二)以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资金、防范风险、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市是全国最早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城市之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与自身纵向比,金融生态环境日益好转。去年,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受黑龙江省政府委托对13个地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综合得分排名前五名依次是,哈尔滨(068)、大庆(053)、牡丹江(042)、齐齐哈尔(022)、伊春(014),省内其他地市均为零点零几或负值,齐齐哈尔金融生态环境与省内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不相称,表明我市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到信用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评机制。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金融生态环境考核细则,争取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区域金融生态评估与通报机制,丰富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和载体。二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步伐。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特别是在信用环境建设上仅靠行政手段推动也不是长久之计,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用建设手段还在于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市场选择和约束手段,从根本上实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久前,市人民银行开展的征信系统建设就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录入微机,建立失信者记录,定期搞好每个企业的金融资信评估,使征信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各行联手,信息共享,让失信者无立足之地。抬高市场准入门槛,把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企业排除在外。有关部门要支持人民银行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央行两大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功能,切实为金融机构多放贷款、放好贷款提供有效的信用信息平台。三是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当前,我市的金融案件是胜诉率高,而执行率低。很多不良贷款无法清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大量资金无法盘活。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为金融业的发展排忧解难,撑腰打气。要把信用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全社会形成诚信意识,正确处理好银企、银政关系,既要执行国家政策,解决当前问题,又要让银行轻装上阵。各级政府要坚决支持银行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金融债权中存在的问题,各级都不要护短,不要设置障碍。
(三)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为争取贷款注入创造有利条件
在国家实施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是当前政府、银行、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是政府要发挥银政企关系中的核心作用。要成为连接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一个平台,这就需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金融办作为市政府专门负责金融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切实找准自身定位,负起责任,发挥作用。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银企沟通牵线搭桥,促进银企双赢互信,推动全市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金融机构也要转变观念,积极应对。金融机构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前提,加强贷款营销,严格落实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加大对环保型机械、冶金、化工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自身的风险防范和化解。要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同时,也可以研究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问题,在资金拆借、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强沟通和交流,发挥各自特长,形成优势互补。第三,要广开融资渠道,筹建融资平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借鉴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融资经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建立符合我市实际,利于我市发展的融资平台。市金融办要积极协调发改委、国资委、经委、工商联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的问题。现在的银企合作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合作,而是要建立从双赢出发的全方位合作,各级政府应给予良好的政策服务和环境支持。
(四)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长期以来,我市各类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发展所需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于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贷款。随着银行防范风险意识的提高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国家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以后,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进一步突出。从2006年开始,金融办把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组织企业考察学习,建立了拟上市企业动态数据库,邀请证券公司深入企业、登门服务,初步确定了基本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有四家,形成了《齐齐哈尔市股份制改造及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初步建议书》,企业上市工作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刘刚市长在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要支持东府塑料、华工机床、东兴农机、运建集团等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标志着我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作为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已经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必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要按照“重点培育一批,集中储备一批,运作上市一批”的原则,力争使企业上市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典型引路,重点扶持。当前,我们要把全部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推进基本符合上市条件的4户企业上,紧紧抓住国家推出创业板的机遇,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推进企业成功上市,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积极培育,梯次推进。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相当一部分企业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是目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但随着国内企业创业板上市政策的出台,通过企业自身不断发展,这些企业完全可以达到上市条件。因此,我们要和县(区)政府一起,密切关注企业成长,指导企业按照上市的标准规范经营,做大做强,条件一旦具备,就可以进行上市的具体操作。三是加强辅导,广泛宣传。继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拟上市企业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让企业了解上市对企业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成效,增强企业上市的决心和信心。多方联系,积极邀请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来我市实地考察,对企业进行辅导和积极有效的宣传动员,促进企业和证券公司之间相互了解,提高企业上市的可能性。四是强化领导,政策扶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企业成功上市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四户拟上市企业所在地县(区)政府,要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为企业上市创造便利条件,多方面给予扶持。同时,建议市政府学习和借鉴外地成功的做法,出台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在企业改制,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