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业次贷危机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次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全面型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这次危机为我国金融业带来了诸多启示。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并从次贷危机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让我国金融稳定健康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1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次贷也称次级按揭贷款,是向曾经有违约记录的人士或“三无”即无工作、无固定收入和无资产人员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发展于本世纪初,在安然事件之后,为了激经济复苏,恢复公众对市场的信心,美联储采取了连续的减息政策,低利率政策使即便定价较高的次级按揭贷款成本也相当低,大批信用级别不高的购房者利用次级按揭贷款购买住房。贷款机构发放的按揭贷款,包括这些次级按揭贷款,不必持有到期就可以出售给一些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打包成不同等级的按揭抵押证券出售给特殊投资人。银行采用证券化模式不仅可以分散信用风险,而且员工能够通过手续费等收入的增加兑现高额报酬。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实质性脱离了原有按揭产品的风险,而仅取决于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
而权威评级机构对次贷证券的评级并没有体现其真正的内在风险。房贷衍生证券在经过贷款分解和重新打包后,复杂程度大大的提高,评级机构对其正确评级的难度较大。而评级机构的客户希望获得尽量高的评级,作为商业机构的评级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保险公司进行担保的环境下,通常愿意给出此类证券较高的评级。投资者由于对于此类衍生证券的本来面目无从知晓,并且信赖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从而使得次贷证券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这也就注定了市场环境变化情况下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也是次贷危机长生的重要原因,随着2006年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迅速恶化,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随着利率水平出现逆转,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只能选择违约,不良贷款迅速积累,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次贷危机爆发了。
2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2.1金融创新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
从次贷危机中,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通过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和信贷违约问题,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的同时,将风险在更广大的群体中进行分散,降低了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但是金融创新背后所隐藏的各种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创新产品的复杂性很可能掩盖产品自身的风险,导致风险的不断积累,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将各类金融机构以流动性为基础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将基础资产市场的信用风险扩散到衍生产品市场,从而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等相关机构。
对于我国的金融创新,应当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充分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特征和投资者的收入水平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以务实的态度进行金融创新。
2.2政府应当加强金融监管
(1)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
次贷危机是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发展带来的风险,充分的暴露出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因此,只有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使之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才能保证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监管部门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仅要在审批时认真审查,而且要一直密切关注其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监管和指导,银行业金融监管机构应合理评估创新产品风险,加强创新业务合规审查,坚决杜绝“拍脑门”、“赶时髦”或“完全模仿”式的金融创新,并且要实行事前沟通、事中审核到事后监督的业务创新全流程持续跟踪监管。
(2)加强对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和评级机构的监管。
此次次债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设计了按揭贷款,然后把它包装成按揭证券,之后又再次包装或多次包装成各种金融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对所投资的资产池中的原始资产信用情况毫不知情,而仅是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这种信息不对称使许多投资者失去了及时处置或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的时机。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管。对于一项新的金融产品,金融监管机构有责任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必须要将其具体情况向客户介绍清楚,不能欺瞒客户,更不能在客户不了解产品条款的情况下劝说其签定金融产品协议,而且对于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参数要适当的增加。使其通过大量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同时,评级机构还应当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得出相对真实的评级结果。
(3)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分别设立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五个金融监督管理机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建立对于提高金融专业化监管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因此面对金融业综合经营加快推进的新形势目前分业监管体制在运作中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的问题,亟待解决。
而且,随着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对跨行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和跨市场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职责界定不清晰,协调监管难度大,存在监管重复和监管真空,既提高了监管成本,又容易出现逃避监管现象。
因此,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确定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全面考虑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银行监管、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之间的关系,理顺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分工协作关系。成立一个综合的监管部门,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整合,构建一个协调配合的新型金融监管框架。
2.3加大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意识到,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也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而我国正在处在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面对如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的可持续发展,具预见性的风险防范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加大,银行经营面临的不仅仅是信用风险,还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这些风险不加以防范就极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特别是,本次美国政府为了救市采取可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如美联储持续降息等,使中美利差倒挂的进一步扩大,会吸引更多投机资本的流入,因此次贷危机可能导致流入中国的资金不减反增,更加大了金融领域的风险。我国的证券市场也未能幸免,次贷危机导致全球股市动荡,我国的股市也大幅下挫,从2007年10月的6000多点跌至现在的2000多点,跌幅超过50%,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急剧缩水,给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损失。
因此,各家金融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的潜在威胁,要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一是要加强对汇率、利率变动的预测,加快引入先进的汇率、利率风险计量模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二是要重视引进和培养精通外汇业务和外汇、利率风险管理领域的人才,能够将利率、汇率变动风险进行转嫁,三是应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增强证券市场弹性,提高证券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