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资本市场结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资本市场结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资本市场结构

【摘要】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性,使得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对资本市场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将会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关键词】资本市场结构失衡结构优化

一、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证券品种结构比例失调

资本市场的三大基本证券品种是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在美国,这三种证券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是公司债券50%~60%,政府债券20%多,股票20%左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交易品种主要包括股票、国债和基金三种,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的交易规模小。我国虽建立了期货市场,但交易品种仅限于大豆、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货,至今尚未推出利率、汇率、股指期货以及期权、货币互换、股权互换等在发达国家已广泛交易的衍生工具。交易品种的单一使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应有的风险对冲机制。

2、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失衡

目前,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尚未形成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制衡和保障机制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由于自身的弱点而无法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主导市场的证券交易机构多为国有部门派生机构或由其改制而来的不规范的股份制机构,由于这些单位利益与约束的非对称性,从而无法形成真正的风险约束机制。市场缺乏需要规避风险的理性投资主体,造成市场主体与主导性群体的错位。市场投资主体结构的失衡使市场隐藏着潜伏的异常投机冲动的制度基础,导致了证券市场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3、市场组织结构失衡

(1)资本市场形态结构的畸形。注重有形市场的建立而忽视无形市场的发展,使得所有资本交易都集中在有形市场。有形市场的单一发展造成了资本市场形态结构的畸形,从而不能满足社会对资本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任何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无形市场及场外市场都是资本市场的主体。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肩负着特殊的制度转型功能,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来推动传统产权制度的创新,变革公有制的传统实现形式。因此,如果囿于有形市场,就会阻碍资本市场的制度功能,影响经济转型的进程。

(2)资本市场级次结构混乱、层次不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混乱、错位,两个交易所都没有形成级次优势。到目前为止,资本交易被限定在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严格禁止,从而柜台市场得不到发展。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大量改制的股份制企业,因股票无法交易既影响股票的流动性,也使企业的资本无法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由于所有企业都要通过两个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不可能的,在以额度分配与行政审批为基础的发行与上市连续进行的体制下,往往会出现应该上市的企业因额度、指标限制而不能上市,一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却成了上市公司,导致上市企业良莠不齐,影响市场的发展。事实上,在我国没有交易所之前场外市场就已经存在,在证券交易所建立之后,场外市场仍是屡禁不止,不规范地存在,这说明场外市场的制度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开展场外交易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起交易所与场外柜台市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布局,才能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会使那些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而具备了上市条件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的绝不能上市,只能在场外交易,当达到条件以后才能上市。

(3)市场分布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内地两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上海、深圳)均在东部地区,中西部缺乏市场布局,区域性市场又得不到发展,不适应中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建设,增加市场布局。同时,仅两个交易所不能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根据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适当增加交易所数量,使各交易所之间形成不同的层次和级次结构,平衡市场分布结构。

二、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措施

1、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产品工具结构

中国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丰富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创新投融资产品。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期货、期权、远期等金融衍生工具,理顺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的关系,构筑起金融市场多个子市场之间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积极满足稳健型投资者的需求,发行长期国债、蓝筹股,满足风险喜好型投资者的需求,发行高风险的创业型公司股票、股票指数期货等。

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在不断完善投资主体结构继续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运作条件,并应积极扩展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补充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入市渠道,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参与组建设立证券投资基金,并规范发展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力量,使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从而保持市场的稳健运行。同时,应尽快解决以证券公司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的融资问题,积极引导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规范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机构投资者的股权多样化,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结构,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交易体系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既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成长的实际需要,也有利于扩展资本市场本身的广度和深度。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建立一元化的主板市场(全国性集中交易市场)。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我国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是满足成熟大中型企业的融资需要,对上市公司规模、赢利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但上交所与深交所之间在功能定位、上市规则和交易程序上几乎完全一样,从而产生了在我国两个功能与规模几乎相同的主板市场并存的现象。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看,可以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基础,将深圳主板并入上海,形成真正的全国性集中交易市场,以适应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2)逐步推进建设创业板市场(高成长企业市场)。类似于美国的那斯达克市场和英国的全国性二板市场AIM,定位是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服务,特别是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便利,以促进科技产业的扩张与发展。从我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和决策层面的情况看,中小企业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借鉴和汲取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深交所可朝着这一模式分步发展:首先,将发审委已通过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小盘股在深交所集中上市(已经实施);其次,研究降低上市的门槛,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可不要求现实业绩,主要看是否具有高成长性、是否有活跃的业务活动记录;最后,待时机成熟,把中小板块分立出来,成立二板市场,也就是创业板市场。

(3)积极构建区域性交易市场(三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具有分散交易又相对集中管理的区域性特征,主要面向地方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其提供融资的便利,满足不能在全国性交易所上市企业的流通要求,同时三板市场可以发挥退市板的功能,为主板和二板市场提供退市通道。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是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服务。在推出三板市场、完善场外交易市场后,应对三大板块给予合理的定位并建立相互衔接的协作机制,即使三板市场的入市条件最宽松。如果企业经过入市培育,条件满足二板市场的上市要求,可转入二板市场,再进一步转入主板市场;反过来,如果企业经营不佳,就会逐级退市,由此形成三板市场、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有效结合的递进式、梯度型、无缝隙的市场体系,以顺利实现退市和转市机制,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功能互补、结构均衡、协调发展的资本市场交易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赵振全、蒋瑛琨等:我国证券市场结构分析及优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2]焦方义:论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与效率[J].经济学动态,2003(1).

[3]王国刚: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3).

[4]刘鸿儒:积极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N].证券时报,2003-10-13.

[5]何德旭:论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优化方向[J].金融与经济,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