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生态环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依据廊坊市金融经济原始数据,对廊坊市金融生态环境分别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评价,并提出了优化廊坊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生态;因子分析;廊坊
金融生态,又可称之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任何一种金融生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我们把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的这些环境条件称之为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大体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等。构建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金融主体运行提供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基础,同时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和政府公共服务支撑,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内部平衡,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优化廊坊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其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指标体系与原始数据
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定义不难发现,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在指标框架的构建方面,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还应当包含一定的非货币性因素,以便涵盖社会进步方面的信息。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秉承以上观念采用了综合性指标体系。但是同时考虑到统计指标的获取便利性以及数据加工处理的复杂度与难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二十个具体指标构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GDZCTZ)、财政收入(CZSR)、人口数量(RKSL)、地区生产总值(DQSCZZ)、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JDQSZ)、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CXJMCX)、第一产业值(DYCYZ)、、第二产业值(DECYZ)、第三产业值(DSCYZ)、社会消费品总额(SHXFPZ)、在职职工工资(ZZZGGZ)、工业增加值(GYZJZ)、贷款余额(DKYE)、存款余额(CKYE)、居民消费价格指数(JMXFJG)、外资利用(WZLY)、学校数(XXS)、教师数(JSS)、卫生机构数(WSJGS)、能源消耗(NYXH)。上述选取的指标代表性比较强,并且这些数据均可以便捷、准确地从廊坊市的统计年鉴、经济年鉴或者统计公报中获得。
二、廊坊市各区县经济金融环境的评价
作为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多元统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分析方法,本课题采用了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主要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降低多项指标之间相关造成的复杂性。
首先,针对廊坊市2007年11个区县金融经济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的三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6.632、3.575、2.037,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87.460%。在因子分析中,如果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以上就能较好的解释各个变量,所以在对廊坊市各区县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三个因子较好的反映廊坊市各区县的经济金融情况。
根据表4可以看出三个因子分别包含不同的指标,其中因子一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六个指标;因子二包括人口数量、第三产业值、社会消费品总额、教师数、学校数五个指标;因子三包括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在职职工工资、卫生机构数三个指标。
其次,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由表5中的因子得分系数和表3中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可得到各区县综合评分公式为F=32.945%fac1+30.470%fac2+24.045%fac3。根据综合评分公式及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名见表6。
由上表可以看出,廊坊市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河市、霸州市的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区县,特别是三河市。三河市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京,受北京金融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霸州市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实施了银企对接工程,有效地化解了金融产品供需矛盾,因此增大了与各个区县之间的差距。
三、廊坊市2004~2008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动态评价
通过对廊坊市2004~2008年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廊坊市经济金融整体水平得到了一个较快发展。在五年之内固定资产投资由265.5亿元增加到926.0亿元,增幅达到248.7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17.1亿元增加到807.1亿元,增幅达到93.50%;贷款余额由362.5亿元增加到735.6亿元,增幅达到102.92%;外资利用由2.2亿元增加到4.2亿元,增幅达到90.91%。总体上说明廊坊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廊坊市加大了对经济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业改革,加强了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
四、优化廊坊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建议各级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金融知识、信贷政策的宣传,积极向企业、政府、社会各界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争取社会各界对金融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围、法制氛围,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有效传导货币信贷政策,增强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
(二)加强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缓,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大量有效需求。而且,中介机构经营不规范,执业水准参差不齐。部分会计、审计事务所单纯迎合客户要求出具虚假的资信证明,甚至高估企业资产来骗贷或抵贷,低估银行准备处置的抵贷资产。为了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和资产处置成本,首先,要加快培育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征信公司、资信公司等,依法实行信用服务的第三方管理,提高信用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其次,要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堪忧。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能有效地提高现有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强其融资能力。
(三)健全信用信息披露机制、信用惩戒、激励机制
目前信用数据的开放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工商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封闭,造成拥有信用数据的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分割和相互壁垒。又因为一直缺乏对失信者严惩的规章制度,才给失信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要杜绝这种失信行为的发生,必须由政府组织有关各方搭建一个畅通、对称、高效的共享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定期公开披露。对不守信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采取社会、行政、组织、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对不守信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采取组织和经济并举的手段,严肃处理有关的领导和人员。对守信的企业颁发信用卡,纳入重点扶持企业范畴,在信贷、工商注册、税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并由政府和各行业协会进行表彰奖励。
(四)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动法制建设
由于地方保护时有存在,银行债权案件久拖不决、判决不公或者判决后难执行、执行周期过长,致使金融债权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维护。法律是信用机制的有效补充和保障,没有法律的支持,信用机制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司法机关的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保证司法公正。特别是应当防止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其次,要大力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保护,提高企业及其他信用主体的违约成本,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开始就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
(五)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有效合作
政府、企业、银行作为金融博弈的三方,是金融发展的“铁三角”。银行、企业是买卖的双方,政府居其中,应一手拉企业,一手拉银行,为微观经济的两个主体提供环境支持、搭建平台,从而形成企业融资、银行征信及政府规划三方共赢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庞项平.因子分析在青海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7,(9).
[2]王知强等.我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分析[J].金融与理论,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