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业银行稽核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稽核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商业银行稽核管理

摘要风险防范和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基本保证。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稽核的现状,着重研究基于风险导向的商业银行稽核模式,提出了以风险为导向稽核模式的运作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稽核风险导向模式

1导引

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生命线,衡量风险、接受风险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基本的任务。面对着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和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稽核的现状,研究了基于风险导向的稽核运作模式。

2我国商业银行的稽核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的稽核模式从组织结构看主要有分散型稽核模式和集中型集中模式,其中以分散型稽核模式为主,缺乏专业性、独立性及权威性;从稽核方式看主要有现场稽核方式和非现场稽核方式,其中非现场稽核的重要性得不到体现,缺乏科技含量和专业水平。整体上呈以下三个特性:

(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帐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问题、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

(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

(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商业银行的稽核未成形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如:贷款、信用卡、外汇买卖等业务,是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3风险导向稽核模式的运作体系

风险导向的稽核模式是以流程为核心、风险等级做评价、综合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内控模式,以风险为导向的稽核模式运作体系包括以流程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督体系、以风险等级为中心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和以综合风险控制为内容的分析体系。

3.1构建以流程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督体系

以流程为核心的监督体系是将稽核范围扩大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稽核的全过程当中。事前防范:在现场稽核中引入遵从性测试方法,着眼于商业银行内控措施的有效性及可执行性等动态运作情况的评估和测验,根据结果提出改进方法和意见,改善商业银行的内控措施,做到事前防范风险的作用。事中控制:以会计账务集中系统为依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稽核工作中的作用,开发出工作效率高、风险防范能力强的信息支持系统,对会计前台及会计后台处理的重要会计事项进行实时监控,重点加强大额资金的异常流动、长期不动户的管理、会计操作员密码的管理、特殊业务的授权管理等高风险点的实时监控。事后稽核:改变传统的单一稽核方式,采取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全面稽核和重点稽核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审查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强化对风险点的有效控制,在稽核抽样检查中引入统计抽样方法,用数理统计方法评估被检查的对象,使检查结果更为客观、可信,有效地提高稽核工作的效率。

3.2建立以风险等级为内容的全方位评价系统

以风险等级为内容的全方位评价系统通过设立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对所辖分支机构的内部风险进行全面监测,结合对所辖机构的稽核和再稽核所出现的情况,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按照风险状况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等级,进行差别化的管理。对风险级别低,内部控制状况较好、管理水平高的,只进行一般性的常规稽核;对风险级别高、内部控制状况较差、管理水平低的,加大稽核的频率,并在非现场稽核的基础上,对其经营管理、财务、会计、信贷等进行专项现场稽核,在突出风险稽核的同时,辅之以流动性、安全性、内部管理、离任等稽核内容,以确保稽核工作的质量。

3.3实行以综合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分析系统

宏观稽核及综合风险分析,是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发展的趋势和稽核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稽核主要着眼于各个具体业务和内控措施的稽核,着眼于个别风险的稽核与分析,这种局限于微观范畴的稽核当然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全面防范风险的要求。因此,开展宏观稽核及综合风险分析,既要着眼于局部,亦要着眼于全局,从宏观角度将稽核的注意力逐渐转向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经营效益及事关全局的决策导向上,进行综合风险分析和评估,进而鉴别潜在的风险及危害性,更好地发挥稽核的参谋作用。

4风险导向稽核模式的风险控制

以风险为导向的稽核模式关注的焦点是综合的风险控制和分析,以综合风险控制分析为内容,全方位全过程的分析评价环境风险、控制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通过识别、量化不同风险源来防范和控制风险。

4.1分析、评价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由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一层次的风险影响到商业银行所有业务,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抵御这些风险。稽核部门对环境风险必须给予关注,定期分析、评价环境因素对金融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配合管理当局抵御环境风险。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从定性分析、评价转为数量化、工程化和智能化分析、评价,从而做好风险防范准备。运用VaR方法(ValueatRisk)将市场风险标准化、数量化,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控制;运用免疫方法(Immune)分析各种金融资产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进行投资组合,从而消除利率的不确定性影响。稽核人员应掌握定量分析风险的技术,以便有效开展风险监控。

4.2检查、评价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控制机制包括控制程序、信息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其中监督检查职责主要由稽核部门承担。健全有效的控制机制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保证,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会导致控制风险。稽核部门要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预防性分析和趋势分析,通过对控制程序、信息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检查及评价,促进完善内部控制,降低控制风险。控制程序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和经营目标,确保控制措施得以执行的各项政策、程序和规定,包括职责的恰当分离、合理的奖惩制度、适当的审批和授权手续、业务的独立检查等。按控制的目的可将控制程序分为营业性控制、合规性控制和员工素质控制。稽核部门的职责是对控制程序进行检查、评价,及时找出缺陷,如权限划分不合理、贷款发放不符合规定程序、员工作弊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完善控制程序。

完整、可靠的信息体系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收到最高管理层的决策、通知及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内部、外部有关信息;最高管理层应及时掌握经营状况;经营目标实现程度,并通过稽核部门及时了解其内部控制、决策、计划等执行情况。稽核部门通过对信息体系检查、评价,促进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揭露资产负责和盈亏不实、掩盖帐外经营和不良资产等问题,提高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和预测、决策资料的相关性、可靠性,防范信息失真、信息不完整带来的风险。

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要求商业银行监督部门重视风险管理,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鉴定和分析,计算风险度,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产生的不良后果,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化解风险。稽核部门调查、了解各级管理人员对内部、外部风险的重视程度,评价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风险管理机制健全性、有效性检查、评价,查明存在的问题,提出风险管理建议,提请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措施,加强风险管理。

4.3检查、评价信用风险

稽核部门还要检查信用风险状况,分析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查明经营责任。主要对金融资产风险、债务风险和贷款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控制信用风险的建议。

金融资产风险中最为典型的是银行呆账风险。检点是信贷资产的风险性、贷款结构的合理性。稽核人员应由定性分析转为定量分析,运用以下指标分析、评价金融资产风险水平:贷款风险度、逾期贷款率、呆账率、次级和可疑贷款占用率、到期贷款收回率、贷款利息收回率等;分析、评价贷款期限结构比例和呆账准备率的合理性;调查呆账原因,属于经营者责任的,要追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债务风险是指到期不能偿付债务的可能性,包括单位和居民储蓄存款负债风险、借款风险、金融债券风险等。稽核人员可运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分析资产负债率、资本金比例、贷款占全部资产的比例、债务期限结构比例、现金和存款备付率等指标,评价债务风险水平。

贷款项目风险是因贷款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导致贷款本金、利息无法收回的可能性。稽核部门应对重大贷款项目的论证进行事前评价,分析贷款的可行性、风险性,从稽核角度提出建议,提高贷款决策的质量,降低贷款项目风险。

4.4检查、评价经营效益风险

经营效益是指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指实际经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较,一般是通过科学、周密的计划或预算控制不经济行为;效率性指投入产出比较,即实际耗费与实际收益的比较;效果性指实际业绩与目标业绩或计划业绩比较。如果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费用控制不力、经营成本上升、经营效益不佳,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逐渐丧失竞争能力,生存风险增大。因此,必须重视经营效益的管理。稽核人员可将实际成本、费用与计划比较,也可运用费用率、综合成本率、付息率等成本费用率指标,评价经营活动的经济性;运用收息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评价经营活动效率性;将实际经营业绩,如收入额、利润额实际数与计划、目标比较,评价经营活动的效果性。通过检查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加强内部管理,促进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竞争能力,防范经营效益风险。

5结论

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稽核模式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风险导向稽核模式的运作框架,提出了以流程为核心、风险等级为手段、综合风险控制为内容的稽核运作体系和风险控制模式,以求探索能适应复杂化经营环境和多样化业务发展的稽核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小宪.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金融,2004(3)

2李扬.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