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金融体系稳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体系稳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金融体系稳固

新千年相近之际,宛如各人都是应该准备乐一乐的时间,生存在台湾的一些人可能乐不起来。台湾近来有两大"不安":第一大"不安"是台湾政局动荡,尤其是在"立法委员"有关是否存在台湾版"莱温斯基事故"提出质询之后,情况更是云云;第二大"不安"是台甫鼎鼎的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在大庭广众之下揭了台湾金融业的短,宣称台湾很可能在明年春节前发作本土金融危急。

在美国,"莱温斯基事故"原来也算不了什么,当时的始作俑者克林顿总统虽然被搞得说明散乱,但美国经济仍然热火朝天。但是,换成台湾,为什么暂时被放肆渲染的"总统绯闻"即是一大不幸呢?由于台湾"总统"是要管经济的,如果绯闻缠身,他就没偶然间管了。搪塞向导人物,许多人通常更多地关注其绯闻,但并不体贴其绯闻自己的真相水平。台湾"立法委员"的行为活动之乖僻失度,原来也算着名举世,其对"陈总统"的责怪,在我们看到"行乐图"之前,恐怕得大打折扣。至于我国媒体对台湾的众多事故通常有放大大概化小作用,我们偶然对自己的所闻所见也难免无法自尊起来。

如果凭据波普尔对民主制度的透视,那么能够实现清静确政府更迭的即是"民主政体",不能实现的就不是"民主政体"(波普尔,1987年)。可以说,台湾和美国一样,都实现了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台湾的"民主"比美国脆弱得多。孙中山老师早就在当条件出了"军政、训政(即党政)、宪政"三部曲,真正实现"宪政"已是在蒋经国的暮年,到现在"立法委员"们拳打脚踢的局面时有所见。在美国事政企(银)脱离的,台湾则是政企(银)不分的,纵然有所分,也是分得不清的。政府过问原来即是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模式特性。

政治颠簸在美国虽能导致股市颠簸,但是颠簸之后,股市仍然可以照旧上扬。但是,政治颠簸在台湾的效应可能就纷歧样,在经济景气的时间,题目可能不大,但在经济不景气、金融业不良贷款多的时间,政治颠簸对经济与金融运行的扰动就大。

台湾比之于大陆,无异于"一矢之地",但是,就在这一岛屿上,却是银行林立。据台湾的统计年鉴,与1991年岁字相比,停止2000年1月尾,除了"中心银行"之外,台湾有本"国"一样平常银行54(168)家,外国银行在台分行39(35)家,名誉相助社48(74)个单元,农会名誉部287(285)个单元,渔会名誉部27(25)个单元,信托投资公司3(8)家,还有邮政储金汇业局,本"国"人寿保险公司17(14)家,本"国"产品保险公司17(19)家,本"国"票券金融公司16(18)家,本"国"证券金融公司4(1)家,外银代表人服务处24(28)家(括号内为1991年岁字--参照周大中,1994年,第205-206页)。台湾商业银行的设立接纳批准制。在已往,台湾银行大多为公营银行,非公营银行属于破例。从九十年月初开始,有大批非公营银行申请开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带有眷属色彩,这些新银行的资金规模有限(周大中,同上,第204和212页),其设立是为了替背后的财团提供一个较不受束缚的集资渠道,而且这些财团基本上照旧盼望银行能够赢利。总之,如今台湾银行的派别不减反增。

台湾无疑存在太甚竞争题目。但太甚竞争自己却不是题目,只要台湾银行之间存在休业倒闭和自由吞并的运作机制,太甚竞争题目会由于银行之间的自由吞并举措得到改进,金融资源趋向于流向最适宜其管理的机构管理,由此金融结构可以趋于完满。在90年月初,真正的题目是台湾一样平常银行中公营银行占统治职位地方,其特点与大陆的国有银行很相近,业务上不求上进,认真人但求无过,不求有功,难以开展今世化的银行业务(比力周大中,同上,第212页)。到如今,随着台湾银行数目大增,银行之间的竞争空前猛烈。台湾那些新银行的要人也部分来自那些公营银行,宛如也应具备公营银行老总们已往那种散漫习气。但是,时过境迁,由于机构林立,竞争太甚,许多公营银行的老总们那种散漫习气也都已基本消散,更不消说那些新银行的老总。总之,银行老总们的业务压力很大。

据我的台湾藉朋友何子毅老师先容,台湾的公营银行,其绩效和结构都相差未几。也即是说,并没有亏损特别紧张的、也没有业务特别突出的公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之间(尤其是公营银行之间)的吞并纵然孕育发生,其动力源自低落资本、前进屈从。但由于尚无金融机构合并法,几家银行(如台银、中信局及土银)酝酿合并,但并不行功,反却是信合社改制为商业银行者不少。

我国大陆的国有银行占据着使用职位地方,宛如也在酝酿合并重组。大陆银行之间的竞争款式与台湾大不类似。一方面,加入世贸和金融举世化要求我国大陆的银行越发壮大强健,即要求我国扩大银行规模,以接待外国银行的寻衅。另一方面,即便外国银行放肆进入,其触角在很永劫间内可能仍然有限,由于在我国中心都市之外的许多地方,可能仍然得靠我国大陆现有银行的密密麻麻的分支机构提供金融服务。虽然,我国大陆银行可以与外国银行合资、相助,或创建战略联盟,反之亦然。现在我国大陆国有银行酝酿的合并重组,由于银行坏帐率高,宛如像是两位浮肿病号之间的"立室"。政府的银行不行能不受到政府过问,纷歧定可按市场竞争的择优规律沿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偏向实现合并。行政部分指挥下的规模巨大的"拉郎配",其效果可能越发拖累原来业绩就差、体态臃肿的"新郎"和"新娘"。

已往几年,台湾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急的影响,但逃过了金融危急的磨难。缘故原由许多:(1)台湾外债少,欠债仅为数万万美元;(2)国际收支经常帐恒久出现大幅顺差;(3)外汇存底多,现在达1100多亿美元;(4)中小企业占主体,可机动调解谋划偏向,从而有助于确保台湾的经济增长。据清静洋经济相助理事会11月12日消息,预估台湾2000年经济生长率为6.4%,2001年则为6%;民生消耗指数(CPI)为1.3%,明年为2.1%。另外,台湾的经济高科技含量可观,在国际分工中,对泰西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大,对东亚和大南亚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低。台湾的企业结构虽然对机动调解谋划偏向有利,但是企业的融资结构却不乐观。台湾的大企业过高依赖银行的贷款,中小型企业的资金许多是透过民间借贷。台湾黎民党拥有许多企业,与德国承袭了东德原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SED)产业的德黎民主社会主义党(PDS)一样,两者可以说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政党。亚洲金融危急时期,黎民党曾要求银行救济30余家这类企业。这说明台湾有紧张的党、政、企不分题目。

但台湾的经济泡沫仍在幻灭之中,这也是真相。据伦敦《经济学家》文章,台湾股市自从三月间陈水扁赢得推选以来已经跌了百分之三十五,许多地域的房地产自一九九五年以来已跌到凌驾百分之五十,几多大财团也都面临偿债困难的题目。台湾的贷款通常是由股票与房地产做为保证。许多人责怪台湾银行肯作抵押放款而不愿多做名誉放款,这就有些像寺库(周大中,1994年,第212页)。凭据台湾媒体报道,亚洲金融危急以来,台湾的经济泡沫开始幻灭。随着债务人无法偿债,这些抵押品的价钱也大幅缩水。台湾的银行坏帐现在已创下最高纪录,凭据政府统计坏帐比率达5%,然而阐发达们的看法却是此一水准的二到三倍,守旧一些的预计为10%。但是,凭据一些相近国家的经验,如果呆帐率高于15%,就容易孕育发生体系性危害。与此相比,大陆官方机构早就表露过,1996年我国大陆四大国有银行的呆帐率达25%(预计为守旧数字)。1997年末我国大陆四大银行资产净值占2.16%(转引拉迪,2000年,第157页)。

金融制度呆帐、坏帐比例高虽是题目,但如果没有《经济学家》杂志的一把火,众人对台湾金融市场的信心就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金融体系就可能在修修补补中照旧运转不误。金融体系由金融服务需求者、金融服务提供者和金融市场组成。从资金活动角度看,金融体系由市场、中介机构、盈余部分和赤字部分组成,资金从有盈余的实体议决金融体系流入有资金赤字的实体(博迪,2000年中文版,第22页)。盈余部分提供资金的行为基于一种收回初始资金投入并获取回报的预期,而且预期回报的数目是与投入资金所负担的危害正相干。可见,金融体系的资金流是一种完备的链条,任何一个要害的开脱都市是致命的。支持金融体系运转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信心。

搪塞一个坏帐聚集成山的金融体系,只要市场信心存在,而且只要有一家机构出面作出救济姿态和调解,金融市场就能苟延残喘,无论该机构是政府、银行、企业,无论它是国内照旧外洋甚或国际机构。我们的社会、经济体系(包括金融)可以说黑白线性体系,非线性体系常被谑称为"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克日在北京翩翩飞行,大概就会转变纽约下个月的天气(莫斯可,200年中文版,第7页)。《经济学家》杂志可以放飞蝴蝶。宝岛上"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也可以放飞蝴蝶(求稳)。

谁也无法预言未来。如今所说的混沌理论或庞大体系理论,其焦点看法即是:最驱逐果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因而总是难以预测的(莫斯可,200年中文版,第7页)。无论是搪塞台湾照旧大陆金融业来说,所能做的可能即是改进初始条件。那么什么是初始条件?前暂时段的竣事状态即是现暂时段的初始状态。我们所要做的即是要从如今做起,改进现时的条件。

经济学家的文章无疑给台湾提了一个醒,其作用无异于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亡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这也让人想起了美国世界视察研究所莱斯特·布朗著文的提问:"谁能养活中国?"马克思的预言和布朗的提问都导致了所涉由者的大量顺应性应声,从而使得发作危急的时间表延伸(以致无穷期延伸)。与《经济学家》杂志的文章的预言相反,台湾政府和业界的许多顺应性应声很可能使得台湾在春节曩昔不会孕育发生本土型金融危急。

退一步讲,大陆和台湾不是兔子和狐狸的关连。万一台湾金融业撑不住,不存在兔死狐悲的题目,反倒会有唇亡齿寒的意思。大陆,台湾,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的文化特性和经济模式的共性许多,最大的共性即是政府过问紧张,如果说那些国家以"裙带资本主义"著称,我国也不乏"裙带"特性。但是,一旦危急临头,稳固局面的大事肯定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不管这个政府是凯恩斯主义型政府照旧守夜人型政府。

但是政府的插手的措施差异,效果也差异。救济(bailout)的后遗症很大,救济者的信条是:"该救的照旧要救"。如果中心银行出面救济,充任一次"着末的贷款人",业绩差的银行就得到一次优点,就不思改进,出现了品行危害,这种品行危害议决其他银行的学习效应熏染给其他银行,效果央行可能得不停充任"着末的贷款人",整个银行体系的业绩就会每况日下,终极导致孕育发生体系性瓦解。

如果纯粹凭据市场规律服务,那即是"该倒的就让它倒"。不救济的效果是企业或银行的休业倒闭,甚或孕育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考量不救济之前,可能得测算多米诺骨牌效应孕育发生的可能性和波及面有多大。只要波及面不大,休业倒闭是好事,这一方面强化了企业和银行的预算束缚,另一方面休业倒闭引起的企业和企业重组可以优化市场结构。大浪淘沙,"物竞天择,优越劣汰"。

救济和不救济这种两分法是不全面的,宛如只有这两种要领。现实上除了救济何不救济之外,还有化解和警备等措施。

台湾五年前就创建了金融监理委员会。东亚金融危急发作以来,尤其是在今年,台湾政府和金融业界推出了许多的化解和警备措施,其中有些是与市场同等的(marketconform),有些是与市场纷歧致的、因而也是易受打击的。这些措施包括:

(1)以国安基金作为支持股市的着末手段。台湾不是国际钱币基金构造成员,全部自己设有国安基金。今年该基金与其他四大基金已经多次入市购入股票作多护盘;

(2)台湾政府已思量到企业在春节时期的资金需求,"行政院"财经小组扩大集会中,已要求银行对营运与缴息正常的企业在明年四月十四日前到期的贷款本息,予以展延六个月;

(3)去年已将金融业务税有5%降至2%,近来筹划继续降至零税率;

(4)新政府上台后,曾前进乙户准备金利率,提供3200亿台元优惠房贷,资助传统产业4500亿台元融资,筹设资产管理公司,纾困企业;

(5)调降存款准备金;

(6)准备推出金融机构合并法,以促进银行合并;

(7)筹建资产管理公司。

台湾现在能做的可能是要继续推出措施,稳固民心,规复市场人气。如果民心涣散了,有关金融危急的说法无疑就成了"自证预言"。台湾的信息透明度和果然性已经较强,这一方面导致题目容易暴袒露来,容易发作金融恐慌;另一方面这也便于实时解决题目,而不是用纸去包火,大概用纸去救火。大陆的风俗做法是凭据需要确定是否表露消息,在短期内议决化解措施连结金融稳固。

但化解措施都是事后措施,以后是要多设置事前预防机制,这才是面向久远的思量要点。在恒久,无论是台湾和大陆,都要从基础上实验政企(银)脱离,让市场气力凭据市场运作规律发挥其作用,即规复市场本位。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论民主理论",载德国《明镜周刊》1987年第32期。

2.尼古拉斯·拉迪:"中国金融体制存在的困难及革新的路径",载《外洋专家谈中国经济题目》,经济日报出书社,北京,2000年。

3.兹为·博迪和罗伯特·C·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