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全球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国际金融危机简介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如美元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等。
2.外债危机。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如墨西哥债务危机。
3.机构危机。它指的是由于监管失误、交易失败等引起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如巴林银行倒闭等。
4.市场危机则。是指由于价格暴跌引发大规模抛售金融资产,从而导致金融市场震荡乃至崩溃的危机,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香港的股市动荡等。
必须要指出的是,由于在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货币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空前加深,不同类型的市场联动日渐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较少表现为某一单纯的类型,而往往是一种类型的危机引发其他类型的危机,使不同类型的危机交织并发,是真正的“祸不单行”。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引起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和资源效益不佳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
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己经濒临破产。而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二、金融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glboallzation)的概念昀早在1985年提出。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尔指出:“全球化不是某种条件或某种观念,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存在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是贸易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的产物,是二者在其发展中对金融服务的必然要求。
何谓金融全球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它是一个相当复杂而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现象,给一个动态经济现象下定义显得非常困难。对于金融全球化的解释,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认为,金融全球化是一种由贸易扩张和技术创新引发的历史进程。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它包括:其一,金融全球化不仅是一个金融活动越过民族藩篱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趋同的过程;其二,从主体上说,是强烈反映若干发达国家和政治组织意图的进程;其三,金融全球化在范围上是逐渐扩展的,在程度上是不断加深的。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始终是一种扩张性的制度,是一种走向全球化的制度;马克思也揭示了金融全球化的本质,它源于金融资本扩张的内在冲动。综上所述,金融全球化在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融和协调、相互竞争和制约已达到相当水平,进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全球金融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从1979年日本进出口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我国一直在积极的参与金融全球化,至今金融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我国已深深融人了金融全球化之中。金融全球化给我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我国的金融运行受到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冲击,为我国金融领域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
以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受到全球关注,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昀大的出口市场,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以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为例,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的数据,2008年1-6月中国出口金额666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7%,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5.68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美出口金额1167.90亿美元,同比增长8.88%,比上年同期回落近9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更大。
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所谓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从目前情势看,次贷危机仍在进一步发展、蔓延,它对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还将持续。
四、我国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在境内从事信托、股票、非自用不动产投资等业务,于是中资银行可以通过海外的分行来经营全能制的业务。金融监管可以在现有的监管框架内进行:完善银监会,给人民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职能创造条件。
金融监管方面,可设立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适当时候把信托监管从银监会分离出来,专门成立信托监管机构负责对信托业务进行监管。
加强信息披露,让市场参与者能准确、及时、全面掌握金融机构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决策来影响金融机构,从而对金融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要求商业银行以公开的方式每年至少披露一次财务会计报表、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并且明确信息披露的相关责任,加强市场约束的法律严肃性。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致的银行的道德风险和存款户的“羊群行为”。同时要采取措施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估机构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杜绝为经济利益弄虚作假的现象。
从世界各国资本项目自由化的经验来看,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是有条件的。我国应借鉴各国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在国际资本的期限方面:先开放长期资本后开放短期资本。因为长期资本的逆转性较弱、对经济的冲击较小、有较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丰富的监管经验,因此可先加大长期投资的开放程度;而短期资本多为投机性质、逆转性强、对经济冲击较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监管的实践经验,所以要等条件具备时方可放松或取消对短期资本的管制。
2.在金融机构方面:先开放非银行金融业(如保险业)后开放银行业。对于银行业,先开放外币,再开放本币;先开放贷款,再开放存款;昀后放开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限制。
3.在自然人方面:先放开对非居民的管制,再放开对居民的管制。因为居民的外汇收支对本国的国际收支影响较大。
4.在证券市场方面:先开放债券市场后开放股票市场,因为债券与股票相比,价格波动幅度较小、资金收回更容易、安全性更高。先开放发行市场后开放交易市场,因为发行市场上的资金多为长期性的投资资金,而交易市场上的资金多为短期性的投机资金;先放宽对境外筹资的管制,再放开对非居民到境内筹资的管制。
五、结论
金融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效应会引起金融危机,并引发金融危机全球化,会给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我们启示:要想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关键是要保持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内外政策的协调。如果能采取正确的防范战略积极迎接挑战,就能抓住机遇实现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正效应影响的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