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影响会计系统信息含量因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文章对于会计系统信息含量的含义和影响会计系统信息含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是会计信息所处背景和披露时点。
关键词:信息含量;契约背景;交易背景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会计理论界的主流观点。那么,会计这个信息系统应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信息被使用,或其对使用者发生作用时,它就具有信息含量(JohnA.Christensen等,《会计理论》2006)。信息系统要成为一个运作良好的系统,它所提供的信息要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有信息含量。从信息含量的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可以被描述为构建一个有信息含量的会计系统,会计数字的本身精确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判断事件的结构。比如,我们假定企业经营有好、中、差三种状态,由于会计计量遵循的会计准则等的不同,其可能对应的会计收益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和表2所描述的会计收益在数值上明显是不同的,但是它们识别企业状态的效果却是完全一致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企业的会计收益清楚地判断出企业经营所处的状态是好、中还是差。从信息含量的角度来看,二者是等价的。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会计系统的信息含量呢?笔者认为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会计信息所处背景和披露时点。
一、会计信息所处的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信息有两个功能:评价和交易估价。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去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还可以借助于会计信息来决定是否进行某项交易。这里所指的交易估价并非是对交易标的物价值的精确计量(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精确计量),而是用于帮助使用者去判断交易是否可行。在评价和交易估价过程中,同一会计信息可能具备不同的信息含量,可用于评价的信息未必会有助于对交易可行性的判断。相应的,会计信息所处的背景可大概划分为两个领域:契约背景和交易背景。
(一)契约背景下的信息含量分析
在契约背景下,企业管理者通过报告会计信息以解脱受托经营管理的责任,并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求相应的经济利益。企业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行动有两个:管理行动的选择和财务报告的披露。管理者可以决定自己采取高水平的管理行动或是低水平的,可以将高水平的管理行动界定为H,低水平的管理行动界定为L;管理者也可以决定是披露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以T表示)还是披露不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以F表示)。为了讨论的方便,在这里假定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即假定只有管理者提供高水平管理行动时,才能取得较高会计收益。管理者在作出行动选择时,有四个方案,即:(L,T)(表示管理者采取了低水平管理活动,并如实报告,以下依次类推)、(L,F)、(H,T)、(H,F)。在各个行动选择下,会计报告传递的收益信号如表3所示。
在表3所述情形下,会计收益传递的信号无助于判断管理者是否采取了高水平的管理活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保证管理人员如实报告会计信息,则表1可以精炼为表4:
在表4中,会计收益非常清楚地传递了管理者是否从事高水平管理行动的信息,即,如会计收益为600,则管理者采取了低水平管理行动,若会计收益为1800,则管理者采取了高水平管理行动。
从表3和表4的分析过程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契约背景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我们判断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也是将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目标时,可靠性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原因。
(二)交易背景下的信息含量分析
对交易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含量进行分析,实际上是判断会计信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们知道,个人的交易行为实际是一种过程,当潜在投资者决定是否购买公司的股票时,他要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评价交易的价值并进而完成或拒绝交易。债权人在决定是否借款给企业时,他同样要判断借款这一交易的价值是否会给其带来相应收益。会计信息要想在估价背景下具备良好信息含量,它必须能提供市场中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在对决策进行价值判断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的报告如果有利于交易中的一方判断出该项交易对其有利还是有弊,这样的会计信息就具有信息含量。
假定一个风险中立的潜在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对一个公司投资时,在没有任何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他可能会判断该企业经营状况为好(G)的概率为0.5,经营状况为坏(B)的概率为0.5,这时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看法被称为先验概率。如表5所示。
但是,投资者在接收到企业的会计信息y时,(yg代表好消息,yl代表坏消息)他对于企业的看法可能就会有所改变,这时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可以表示为P(G|y),P(B|y)。我们可以假定企业经营状况好(G),信号为yg的概率为0.375,依次类推,如表6所示。
假定投资者接收到企业的会计信息为好消息yg,他根据收到的信息去判断企业经营是好还是坏,修正自己最初对企业的看法。根据贝叶斯法则,他认为企业经营状况好的后验概率为:
由此可以认为,由于会计信息的传递,改变了投资者最初对企业的认识。在会计信息为好消息的情况下,投资者较没有任何消息来源前更有把握判断企业是一个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并可能进行投资;反之,当投资者收到的消息为坏消息时,他更有把握判断企业是一个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他可能选择不投资。在表6所述情形下,会计信息明显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它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念(换言之,就是说会计信息是和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使后验概率区别于先验概率。这也就是将决策有用作为会计目标时,相关性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原因。同时,当将概率的知识引入会计信息含量分析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会计信息的传递只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不能保证交易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三)契约背景和交易背景下会计信息的属性
会计信息实际上具有两个属性:特定企业性和社会性。会计信息带有鲜明的特定企业性,这是因为会计信息是通过一个复杂的系统来传递的,所以一个企业和另外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一般不可能雷同。会计信息的社会性是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可能会将某一企业的会计信息纳入由若干企业组成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契约背景下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特定企业性,交易背景下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社会性。笔者分析如下:
假定企业在时点T披露会计信息y,信息使用者通过观察T点披露的信息,去判断管理者在T-△T所采取的管理行动是H还是L,这就是管理契约背景下信息的运用;信息使用者同样根据在T点观察到的信息,来决定在时间(T+△T)是否进行交易行为,这就是交易背景下信息的运用。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契约背景下信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价,而交易背景下信息运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未来是否进行交易做出判断。因为在契约背景下是对既定事项的判断,可以只局限于某一特定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研究,会计信息的特定企业性更重要,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交易背景下则不然,因为交易尚未发生,参与人有很多选择,会计信息需要纳入市场中去研究,会计信息的社会性更重要。此时,只要是与决策者相关的信息我们认为都是有信息含量的,也就是说在交易背景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更加重要。
那么,当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相关性出现矛盾时,是强调更相关还是更可靠的信息呢?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应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这是因为导致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谋取个人或局部利益对会计报表的人为操纵;二是信息取得的困难性。由于会计报告一般需要进行审计,可以说只要审计质量合格,理论上,一般的人为操纵都很难通过审计的鉴证;至于由于信息取得的困难性导致的可靠性差,笔者认为在资本市场中,作为会计报告的使用人一般可以识别由于信息取得困难而导致的计量误差。众多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金融工具按照现行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公允价值来源或管理操纵导致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误差,投资者可能因为看穿了这些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因而不在意调整了多少,而在意是否采用了公允价值(邓传洲,《会计研究》,2005)。二、会计信息的披露时点
同一信息,由于披露时点的不同,其所携带的信息含量也会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息的提前套现,导致了信息含量的缺失
作为市场中的交易主体,他们在进行决策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会计信息天然具有一种延时性。如果市场在会计报告公布前套现了会计报告所携带的信息含量,那么会计报告的公布并不能带给使用者任何新的东西,这样的会计报告是毫无信息含量可言的。比如,假定A企业是一家花生油的生产企业,2006年3月花生价格上涨,作为市场理性经济人就会预期到该企业单桶花生油的销售成本上升,那么,2006年6月该企业中期报告披露花生油单位销售成本上涨就不再具有任何信息含量,因为已经被市场提前套现了。
(二)未被提前套现的信息,公布时点不同,也具有不同信息含量
即使会计信息未被其他渠道的信息提前套现,但是时点不同,其信息含量也会有所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会计报告分期报出。一方面,如果当期报告的信息不属于当期时间范围,就有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比如,将当期实现收入推延到下期或提前确认,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另外一方面,不同时点的信息也确实携带不同的信息含量。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与收付实现制原则为例,它们确认收入和成本的时点是不同的,如表7所示,在t=2时期,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收益已经携带了商品售出这一信息,但同一时期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收益却没有携带这一信息含量。
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收入的确认应遵循可实现原则,而不是已实现原则,也是为了增加其信息含量。在新准则中,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是为了提高其会计信息含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传递其价值增减变化这一信息。
小结
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它的存在及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证明了其传递的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当然,会计系统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而且,市场是动态的,信息是动态的,影响会计系统信息含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文中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杜兴强,章永奎.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05年10月.
[3]JohnA.Christensen,JoelS.Demski著.程小可等译.会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