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粮食企业改制后会计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战略性改制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效,讨论了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环境变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我国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有粮食企业改制会计工作机遇挑战
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处理,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方略的实施,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体制、会计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目前会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工作既面临很大的挑战也拥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和成效
(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企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粮食库存多,顺价销售困难,农民种粮收益低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困扰着粮食生产和企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生产面临更大的挑战。国有粮食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体制机制不活,历史包袱沉重,竞争能力低下,推进改制才是国有粮食企业的唯一出路。改革现存的粮食企业体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新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1、深化粮食企业体制改革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快,粮食生产和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前几年因为气候原因,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大幅减产,国内粮价上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粮食出口,故没有对我国农业造成明显冲击,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及早谋划应对措施,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转变政府管理粮食生产和企业的方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企业新体制。
2、深化粮食企业体制改革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对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价值规律、供求规律每时每刻都在无情地显示着威力,总量失衡,供过于求,必然是粮价下跌,谷贱伤农。因此,在保证必要商品粮的前提下,放开非主产县、乡、村、户的粮食收购,实行市场调节,才能促使农民真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出口创汇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增收;才能为主产区和种植大户腾出市场空间,促进市场粮食价格合理回升,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利益。
3、粮食企业体制改革是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由于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始终没能真正做到。敞开收购后不能顺价销售、自主经营不能自主定价,都必须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来加以解决。只有放活企业,深化产权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增强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只有改变财政补贴方式,把企业推向市场,才能破除企业坐吃补贴的制度根源,促使企业通过搞活经营求得生存发展。
(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实行了政企分开,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中央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基本上与原直属企业实行了脱钩,不直接管理企业。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政企分开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些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了粮食局与国有粮食购销公司分设等形式。特别是全国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制度,国有粮食企业走向市场,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2、基本卸掉了企业历史包袱,企业负担大大减轻。
一是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职工总数77.4万人,其中购销企业54.7万人。与粮改初期的1998年比,分别减少253.2万人、140.1万人。全国累计安置国有粮食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24.9万人,其中粮食部门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77.6万人。基本没有出现大的群体事件,保证了改革平稳推进。二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认定、剥离工作基本完成,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已从企业剥离上划到县级以上(含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管理。三是“老粮”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粮食商品周转库存中原保护价(含定购价)粮食绝大部分已经销售处理。
3、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高各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需要,走出了传统的收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主动向粮食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600多个。国有粮食企业一方面加快自身改革,另一方面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掌握粮源。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以来,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量占全社会粮食企业收购量50%以上,继续发挥了市场主渠道作用,同时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二、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的现状
(一)企业会计机构受企业体制的限制。
目前,会计机构是国有粮食改制企业的辖属单位.从人员配备、工资、福利、晋级、提拔等全部是国有粮食改制企业决定的,与国有粮食改制企业领导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厂长、经理是国有粮食改制企业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人员必须言听计从。由此可见国有粮食改制企业会计人员作用的发挥受体制上级的限制。
(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尚不到位,政企不分。
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活动中,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相互交错。有的违规经营活动就是直接由政府和官员做出的。对于这样的政府或者政府个别领导人的行为,企业会计人员是无力履行监督职能的。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有管理权的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不合理费用摊派,个别干部的吃拿卡要也迫使企业违规记账,从而助长了企业的会计造假风气。对此,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自主经营,杜绝任何政府部门和单位以各种名义向国有粮食企业摊派和借粮借钱,以净化会计环境。
(三)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同。
国有粮食改制企业领导人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作风正派.严以律己,遵纪守法,识大体,顾大局,廉洁奉公,不循私情,能够正确对待会计人员的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确有少数国有粮食改制企业的领导人逐步改变了原有的消费观念,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物质和精神享受,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之风遭到冷遇。有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少数国有粮食改制企业领导人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相勾结,违法乱纪,滥用职权挪用公款,不进不同意见.甚至打击报复坚持正义的会计人员,把国有粮食改制企业当作“家天下’,我行我素,严重制约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发挥。
(四)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的会计意识不强。
目前,国有粮食企业的组织形式,少数为不规范的公司制,多数依然实行主任(经理)负责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集中在个别“内部人”手里,民主监督形同虚设。会计监督对企业领导者毫无作用,会计人员只能任凭他们摆布。事实表明,企业领导人是假账的真正制造者。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库(站)务公开,使企业的商品采购、客户管理等业务活动在透明的环境中进行,置于全体职工的监督之下,防止个人专断,有效遏制企业领导人的腐败行为。企业管理粗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为会计造假打了掩护受历史观念残余的影响,国有粮食企业管理粗放的积习依然严重,不讲财务分析,不讲内部控制,会计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粮食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几乎无人问津,加之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造成了违规核算,给违法违规经营、利润操纵起了掩护作用。
(五)、会计人员受所处地位和环境的限制。
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体制改革体系尚不健全.必然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国有粮食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管理失控,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一些单位领导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甚至贪污受贿、侵吞公款。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当前会计人员地位最生动的写照。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国有粮食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会计监督质量的好坏。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不断推进,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会计队伍不断壮大。但不可否认,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还未达到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要求。国有粮食企业中,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职业道德滑坡、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软弱无力,致使会计工作混乱,会计监督弱化,扰乱国家粮食市场秩序,最终导致的就是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二、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
当前,中国经济已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国有粮食企业改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国内会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有利于会计人员学习国内外会计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企业可以灵活开设会计核算部门,精细分工,独立核算,也可向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所会计师事务所在财务会计的管理、客户开发、人事控制等方面有良好的经验。特别是在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员工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更有独到之处。为国有粮食企业会计机构的改革提供了参照物。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接轨,国有粮食企业卓有成效的改革,还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国外会计中介机构成熟的管理经验,加快会计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有利于粮食市场的发展及其会计研究的深入。
随着我国国有粮食市场向粮食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市场的建立及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涉及会计问题。因此对于粮食市场会计方面的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包括粮食市场中经济预测、决策模型的建立与完善,粮食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粮食市场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等。而以上市公司为中心的会计研究将会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会计研究人员可以更多的从粮食市场上获得经济数据来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集团进行研究。另外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也是粮食市场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可以说给会计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和生机。
(三)、有利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进程中,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同时也是企业进,经济业务在行管理与决策的依据。随着粮食市场的开放,国际间交往的加强,规模和数量上必然会增加,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到企业间的预测及决策,为利益相互集团所重视。应该说,加强会计信息方面的规范是建立国内正常粮食市场秩序的基础。加强会计立法,成为必然通过有关立法来保证粮食市场协定和条约的顺利实施,保护各方的经济利益。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为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和国际化提供了依据。
(四)、有利于会计开展新的业务工作。
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相关领域开拓新业务所获得的优惠待遇有利于会计机构利用内国外资源和市场发展会计业务。提高本身实力,而粮食市场的准入原则减少了会计服务业的垄断,降低了银行业的进入成本,有利于银行间的竞争。
(五)、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会计软件已不仅仅满足于会计核算,而要向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而促进国有粮食企业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
三、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带来了复杂的经济活动和新的会计业务,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加大了会计处理的难度。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原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挑战。
国有粮食企业从旧的管理体制向新体制转变外,粮食企业以开放的姿态进入国内市场,国有企业与市场化的会计惯例以及其他行业会计标准之间的冲突将会凸现出来,虽然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的会计工作已经开始步入市场化轨道,但在许多具体条款上还与市场惯例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有粮食企业又能较好的与国内市场甚至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是当务之急。
(二)、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挑战。
会计目前仅能提供经济活动中能用货币计量的相关信息,主要是提供与数量有关的信息,而那些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就不能反映出来。尤其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比重在不断加大,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衍生性金融资产的大量涌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对这些项目的确认和计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这些项目对会计确认、计量等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增加会计工作的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竞争加剧,国有粮食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风险加大。新的制度和新的粮食市场要面临新的风险,高科技及其它产业的掘起,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导致不确定性因素增长。由于信息不完备与非对称分布,又促进风险加大。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还未达到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要求的会计工作者将面临淘汰的危险。与此同时改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会计业务要比改制前单纯的粮食收购业务风险大得多,这更加剧了国有粮食企业会计机构的审计风险。
(四)、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逐步从垄断走向开放,企业产权结构逐步从国有独资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活动和会计业务复杂化,会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都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批不但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且精通外语、计算机、法律、商务惯例和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就我国会计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的现状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创新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
在充满风险的经济竞争环境中,国有粮食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更多的取决于企业帐簿上没有计量和报告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金融工具。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创造的价值,首先,必须在核算内容上对传统会计的进行创新,增加对无形资产和金融工具的核算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价值进行必要的计量、核算和反映。其次,在具体核算方法上适当地采用历史成本以外的其它计量属性,以提供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更新。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加需要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越充分,会计信息使用者就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因此,国有粮食企业会计披露的信息类型应该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货币信息、历史信息、财务信息,而是朝着既揭示货币信息也揭示非货币信息、既揭示历史信息也揭示前瞻性信息,既揭示财务信息也揭示非财务信息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现实,会计人员必须从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现代会计理念、法律规范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不断更新会计理念和政策法规,补充、拓宽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遵守法纪、清正廉洁的合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昆儒.WTO将给中国会计带来什么[J].财会月刊,2001(2).
2、赵英林.会计理论专题研究[M].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
3、阎肃:入世后我国会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财政金融,2006(7).
4、欧响忠.试述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当代经济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