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际化会计实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几年的引进和吸收,中国会计界对有关会计国际化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会计实务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已取得积极进展,开始了一定层面的对话,但会计实务国际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推进和加强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实务国际化
所谓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中国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两方面中,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会计实务国际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推进和加强国际化进程。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一)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世界各主要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奔驰公司到美国上市时,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公司是盈利的,但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亏损公司。因此,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在认真考虑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问题。国际会计准则不停地进步,目前已经比较完备,现已制定了41项,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已制定了100多项,我国目前也有13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此外,差距还主要表现在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税及坏账准备等方面。客观地讲,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1992年以来,已经陆续颁布了13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于2001年颁布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例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企业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它为我国实现会计实务的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关注程度和角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尚存差距。大多数上市公司仍然属于国有控股企业,“一股独大”,国家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可能会出现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是大股东所有者缺位,一类问题是政府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干预企业经营。这两类问题都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前者会导致大股东无法产生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后者则有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掺入较多的人为因素,按照一般市场机制要求设计的会计准则恐怕难以达到其预期目标。
(三)从市场体系和发育程度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中国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因此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中国会计实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不完善。虽然制定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为实现会计实务国际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否一定能实现该目的还要看会计实务的状况。一个制定得再好的会计标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成了一纸空文,会计国际化更是形同虚设。
(二)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会计人员水平的局限,对财务会计信息作用的轻视,以及利益的驱动,我国会计工作中会计政策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性,甚至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其他原因,导致我国会计信息长期严重失实,失实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就谈不上国际可比性。也就是说,我国会计实务远没有达到会计准则要求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三)会计实务质量低水平发展。低水平会计实务质量抵消了我们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所做的努力,影响了我国会计以及企业的国际信誉,也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失实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预警机制,使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风险性加大。
三、加速中国会计实务国际化进程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中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当前要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突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定、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依恃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赋予证监会更多的监管权力,如有权确定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有权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予以处罚等等,以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
(三)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水平。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进—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国内事务所。
(四)普及现代会计知识和会计理念。如正确认识企业领导人对财务报表负有怎样的法律责任,会计报表与投资决策、信贷决策存在怎样的关系,会计信息在怎样的意义上影响投资信贷决策,各种会计报表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对提高企业的筹资成本、改善市场形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能根据商品是否已经发出进行收入确认,而要看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等。只有使这些会计知识和会计理念得到普及或树立,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深入人心,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另外,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既要通过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外语、网络技术等新的教学内容和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制度来造就复合型的国际会计人才,又要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使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观念,全面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提高业务素质。
(五)在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有所不同,导致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中国的国情比西方国家更为独特,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会计发展不能一味地强调国际化而忽视本国的特色,过分强调本国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国际化,而强调国际化又会在很大程度削弱本国的特色,我们必须要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会计实务国际化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