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会计理论实践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会计理论实践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会计理论实践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会计理论是否有用的迷惑一直困扰着我国会计界。很多人以为,会计完全是实务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会计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无须多加论述、调整和论证以形成“理论”的行为。尽管如此,对会计理论的探索自20世纪初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在中国,现代意义的、较为系统的会计理论研究起步则较晚,但发展极为迅猛,已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然而,会计是否需要理论支撑还是争沦的焦点之一。诚然,不依靠理论而成功的会计实践不属罕见,其中经验的作用功不可没。但经验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以局部的题目为解决对象,缺乏对实践广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过多的经验之谈必然导致经验主义,屡屡借助实际经验,把会计研究完全寄托于直接经验,其结果势必限制会计学的视野和范围,制约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会计理论与实践

何谓理论?雷蒙德·威廉姆斯所著影响深远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词汇》收录了“理论”这一词条,它与“实践”的区别划分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已经做了的事,而“理论”则是对实践的观察和系统的解释。他还刻意指出这样的区分是有“必要的”,但不是要二者“成为对立的关系”。但近年来会计理论的走向,似乎没有与实践发展到如此密切的关系。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以为,会计理论同一切其他理论一样,来自实践,又应再回到实践。

现在尽不罕见的是,会计理论的建构与重构就在理论的范畴内进行,多靠若干概念演绎推理,而少用材料说明题目。有些会计理论的出发点隐含或预设了明确的概念,概念既可以源于经验,也可以源于理论,就在理论那一点上打转,即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不加进与经验和实践的互动。在不可能获取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这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分析程序是先行假设,随之推衍,然后得出结论。假设的依据极可能是经验。理论有时会有先觉判定,然后通过说理往论证。但现在也有不少会计理论,其特征是寄生性,它依附于某一个理论,可以解释、批评、发展那个理论,甚至可以愈走愈远,产生出更多的理论,如此自行繁衍生长。

三、会计经验的局限

会计经验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往往显得比理论更实用。表面上看,理论把想当然的事情复杂化了,但实际上是,将原本隐躲的题目凸显出来了。有些题目人们并非意识不到,只是对麻烦的题目避而不谈,甚至压制它们。固然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些题目反映不出来,理论的作用就是直面这些麻烦题目。假如在会计实践和研究工作中一味地满足于一般经验的总结,人们对会计的熟悉水平就不会进步。

在会计实践工作中人们碰到的形形色色的题目和现象,很多不是凭经验就说得清楚的,而且可能产生分歧:经验总是从相对狭隘的经历和视角来谈个体的事例,而缺乏宏观的、带规律性的把握。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究竟不是一回事。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定会拓展和丰富现有的会计知识,会计理论不仅试图解决会计题目,更要提出题目,作为进一步的探索对象,使对会计的熟悉不断地深进下往。而题目的来龙往脉与彼此之间的关联,答案不是凭经验可以找到的。

四、会计理论的缺陷

应该承认,会计理论自身存在的题目需要反省,它的很多缺陷也需要重视。就会计理论而言,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会计究竟不是自然科学,人们观察的现象随时间、环境而变化,时过境迁,难以验证。假如说有人对会计理论疑虑颇深的话,那是由于理论的确有把简单题目说复杂化的倾向,就会计理论本身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相互矛盾的态势。譬如,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就是可靠性和相关性,而可靠性和相关性本身就是相对的两个概念。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宏观经济中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一样,往往需要人们在其间作出一番痛苦的抉择。令人沮丧的是,现行会计理论中的很多方面都呈现出这种矛盾关系,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无效率争论”埋下了伏笔。

会计理论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理论不再用于指导实践,而是用来印证人们先进为主的观念,或者为人们即将采取的行动提供“行为正当”的借口和依据。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利益差异甚大,不同的利益团体希看有不同的理论,因此,会计理论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一个多重理论的集合。正如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76年的一份题为《会计理论与理论认可》的报告中将会计理论分为4个学派后指出“某种单个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会计理论此时还并不存在”。同时也需明确,任何理论都有局限,但一般来说,就其性质而言,比经验的局限性要小。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理论大于经验的总和。

五、会计理论的意义

理论的各种缺陷及所处的危机并不预示、更不即是理论的消亡。人类文明的进程是曲折的,理论出现的种种偏差和舛误,尽管有时让人厌倦,但不能据此断言理论无用。

须熟悉到理论在认知层面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要充分承认认知对象的复杂性,不能单凭一些零散的经验就指看解决所有面临的题目。固然没有任何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由于理论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适用范围相应扩大了很多,在更高的层面上具有指导意义。现在会计理论的跨学科特征直接说明了这一点:伦理学、哲学、法学、经济学、信息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都给会计研究提供了众多的理论视角。

理论的作用是让人们对会计这项人类古老的活动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更深进的理解,或是对某些相关题目做出更公道的解释,或提供更好的答案,即使是暂无定论,探索的过程本身也可能带出很多启迪,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会计学科发展的作用。理论和学术的过程是一个克服主观偏见的过程,尽可能地考虑到我们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叶障目,以偏盖全。

总之,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处在一个理论化的时代,表现为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的纷至沓来。当各种会计理论跃进我们的视野之后,我们不可迷失方向,要走出认知的误区,也要摆脱理论的困惑,努力克服理论自身的缺陷,同时看到理论的意义与作用,究竟无论经验有多丰富,其暂时性、局限性决定了理论是不可替换的,题目在于我们应该怎样熟悉理论的意义和发挥理论的上风。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摈弃理论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会计理论的意义不容抹煞。理论的体系可使由经验而产生的零星想法,得到依托,使之有机会回纳出有规律的东西,从而演绎、衍生为系统,并在普遍的意义上指导实践。同时必须夸大的是,只有被经验或实践证实的假设才能构成有生命力的理论。鉴于缺乏理论不免导致非理性的个体反应,重申理论的意义不可小觑。从事会计理论研究与探索,需留意克服简单化或复杂化的倾向,不可忽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互动关系,正确把握理论发展的脉络,使之更趋于理性化,促使会计这门学科从相对边沿向中心推进,获得自身的学术主体性,并不断大胆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使会计理论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赵西卜等.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会计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