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会计信息披露非财务信息探讨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目前的会计信息披露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上都还存在较大缺陷,重要原因是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本身存在着缺陷。本文从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新的发展方向、分部报告和非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设计予以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非财务信息;报表附注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当局、政府管理部门等各种会计信息使用主体赖以作出各自经济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资源能否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不管外部的利益驱动力多么大,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本身设计得足够严密与合理的话,会计信息就能保证其应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一、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的必要性
目前,会计信息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相关性、可比性、审慎性都让信息使用者感到难以把握,无所适从。一个严谨、科学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科学设计。
(一)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随着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企业筹资渠道多样化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必须对外公布,以满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就是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宏观管理部门、企业管理层、供应商、客户和社会公众等。依据相关性,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主体来讲,其作用是不同的,但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对他们的决策都至关重要。
(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是企业财务决策的语言,也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于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它具有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但事实上目前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由于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本身的不规范,导致了以下状况的发生:
1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内容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在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财政部曾经多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根据正式公告显示结果,中国80%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许多公司故意混淆会计估计、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区别,滥用重大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准则操纵利润。
2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不足,内容偏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一些新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缺乏统一、明确的规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足。同时,不同会计主体对同类经济业务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企业之间披露会计信息的偏差,也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3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国际惯例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在国际上缺乏可比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需要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越来越复杂的经济业务。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使得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更高质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会计信息的需求愈加强烈。这必然会对建立和完善一套国际化的会计准则提出迫切需求。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有许多地方与国际惯例都不符合,成为信息国际化的障碍之一。
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本身存在的不足引起了上述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它作为一种内在的制度因素,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和信息披露规范,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的伴随信息。在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格式过于“僵化”
会计信息采用了比较固定的格式披露,且以会计报表为主体,要求纳入的项目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结果就导致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无法显示出来,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无法反映出来。例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项目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而且必须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只能是货币化的数量信息。如人力资源、商誉等无法在报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由于会计报表的固定格式、固定项目以及较为固定的填列方法,无法反映一些新型的特殊经济业务,无法反映披露要求变化前后各期的比较信息。
(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虽然有诸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但财务会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通常不在会计期末进行即期披露。年度报告是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60天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在信息现代社会,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信息若获取不及时,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披露的会计信息大多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
企业的资产在报表上反跌的是历史成本,有可能与其现时价值相脱节或相背离,从而使信息失真。同样,利润表反映的也只是企业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信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不确定信息比以前多,却无法得到显示。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衍生工具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导致其相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四)内容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缺乏预测、分析类信息
目前,除了上市公司被要求在年报中披露盈利预测的信息外,其他企业均未要求揭示对未来发展情况的前瞻性或预测性信息。但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预测性的信息可能对他们进行投资、信贷和经营决策更为有用,而且披露中的财务分析指标相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讲较简单,可用性不大。
(五)部分内容是被人为操纵的
由于公允价值的引入和会计估计的存在,导致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中产生的会计信息具有“人为”控制的特点。坏账的估计、收入的确认、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的估计、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估计、在建工程完工进度的估计等都是由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能力估计出来的,本身就是一种不精确信息。如果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制度给予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将会导致信息质量严重下降。
三、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陷的原因
(一)制度的缺失
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完整、科学是跟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了披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
信息披露内容的缺陷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本身的缺陷。
2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也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度同是证
券市场会计规范的内容,区别在于前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后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实质。可以看到,只有先生成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才谈得上信息如何披露。
(二)披露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而法律法规的前瞻性不够,不能适应会计实务的发展作出适当的补充或修订,使得一些已出现的会计实务缺乏规范,而企业经济创新行为的会计处理更是无法可依。典型的例证就是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它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交易尚未发生,而且到最后平仓、交割,期间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价格不断变化,如果以签约时的价格入账,根本无法反映金融风险。
(三)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
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导致一些信息内容不真实。比如说,对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准备和跌价准备具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对费用归属期的选择和间接费用的分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这些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计提标准、不同的计量比例为企业进行报表粉饰提供了可能,从而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四)信息披露理论与制度的“滞后”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财务工作的复杂性使得理论本就不能完全符合实际,从而影响到在这个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指导下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披露制度和披露理论的研究滞后,往往没有及时调整信息披露内容。
四、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措施
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规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应参考各种法律规范和制度准则,同时又要看到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度还没有解决的,而在经济实践中产生的各种新的需要,加以规范。
(一)加大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作用
1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补充和创新
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从过去比较偏重于工商企业,扩展到了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新型业务处理规定的空白。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投资性房产、生物性资产、保险合同等都有了明确的会计核算规范,这些新型的业务都有章可循了。
2披露方法增加了新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就或有事项等不确定事项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甄别,将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如准则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金融风险的披露更为直接和透明,这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的一些高风险金融投资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及时反映,使管理者直接获取相关信息,更好地履行职责。同时,投资者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由于新会计准则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将提高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使用价值。
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指导披露行为
为规范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制订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准则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要求编制和披露年度报告。准则的规定是对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要求只要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至少要按照准则进行最低要求的披露。凡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不论本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公司均应披露。
(二)强化分部报告信息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及跨国公司的跨国界经营,使分部信息显得十分重要。企业提供的分部信息是确认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在分析赢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时,分部信息比整体信息更为有效。未来的社会仍会是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和跨国兼并浪潮迭起的社会。对一个庞大的企业而言,分部信息是总括信息的量的分解和质的深化,用户希望得到按分部提供的会计信息,缺少这些信息,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分部信息具有与现行三张基本报表信息平等的地位。
(三)加强非财务信息和自愿信息披露
新的会计准则在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包括结构上的不足都作出很大改进的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一些非财务信息应被广泛披露而此要求未在新准则中体现。会计信息系统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因而会计信息是以财务信息为主,其他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但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时代,每一项经济决策的做出不仅需要财务信息,也要依据非财务信息。具体应该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包括应变能力、质量、售后服务、交货效率等;一些自愿性信息,自愿披露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可宣传公司;预测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税收、环境保护、现有职工人数、公益捐赠等信息。
(四)规范中期报告内容和报表附注内容的披露
我国已有多年披露中期报告的实践,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实务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不计提坏账准备,有的将广告费任意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任意选择,中期报告会计信息质量较差,中期报告的编制急需规范。新准则首次对中期报告进行了解释,在1998年证监会对中期报告内容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期报告的内容。1它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现金流量表。2规定了中期报表附注至少应披露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季节性、周期性收入的说明,能帮助报表使用者理解中期报告业绩的波动。3中期报告准则要求企业提供中期比较财务报表,并对中期比较财务报表的时点或期间进行了规定,有助于提高中期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总而言之,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设计要以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为根本出发点。而会计信息内容的设计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只要经济还在向前发展,现行的内容设计就需要不断重新修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