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已被纳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作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职能,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体现,也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落脚点,以及实现国有资产监管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1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1.1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执行现代企业制度,即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为国家,而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代表履行出资人权责、代行股东权义,因而国有企业出资人更多的是按照部门规章和制度对所管辖的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和监督,并未遵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实施管理和监督、执行股东权利和义务,出现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的缺位或虚位,导致股东会作为国有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有名无实;董事会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机构,董事会的成员又多在企业中任职,形成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即治理层与管理层重叠,导致对管理层的制衡作用完全失效,同时,董事会制度中缺乏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使得董事会中要么缺乏独立董事,要么独立董事的数量或能力不能够满足对企业的监督,治理层缺乏对管理层的监督容易引起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风险,从而管理层更容易随意操纵会计记录、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国有企业监事会作为专设的监督机关,代表股东会行使监督职能,对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以及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但由于监事会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监事会和董事会之间信息不对称、监事会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制度以及监事会自身的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监事会不能有效的履行其监督职能。由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不完善,导致企业内部各机构相互制衡及监督机制无法发挥效能,治理层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形成不良的控制环境,滋生了腐败和舞弊,且不良的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会计监督职能履行的前提和依据,决定了会计监督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1.2会计监督职能未得到充分重视
在国有企业会计基本职能中,往往更注重会计的核算职能,而会计的监督职能更多表现为进行会计核算时对所核算的经济业务进行简单审核,其主要通过外部审计来实现会计监督的目标,但由于存在审计的固有限制,因此这种被动的会计监督方式是无法完全实现会计监督目标的。导致不重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收益不具有显性特征所致。一方面,有效的会计监督工作产生的结果主要是控制风险,降低成本费用和违规开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分析,督促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合规,而这些收益通常很难量化显形;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外部审计的成本是必要支出,如此很多国有企业就以完成外部审计来作为会计监督目标的实现,减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岗位的设置或不设置会计监督岗位,减少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层级,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被弱化,使得会计监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1.3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指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企业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监督的主体其自身存在一定矛盾。一方面,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部分,需要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于企业并服从企业的管理,其切身利益需要从监督对象中获取;另一方面,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法》明确的监督主体,应当依法对监督对象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实施监督。因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会计监督实施的效果。1.4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国家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使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的形式多样、复杂多变,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时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的会计人员过剩,但高级的会计人才短缺。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的激励,导致会计人员工作消极、推诿,造成高级的会计人才流失,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切实履行。
2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对策分析
2.1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
首先,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政企分离、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的实施,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将逐步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从而减少了资产产权主体虚置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将逐步形成规范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完善的市场运作体系。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对经营者的制衡,还应在治理结构中设置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增强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提升会计监督职能的独立性,调和会计监督职能在企业内部的矛盾,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其次,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战略目标设计和执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合规合理的运营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降低会计核算的困难,为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创造良好的监督环境,为实现会计监督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实行多层级、多维度的监督
国有企业应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监督制度,在会计机构内部增加会计监督层级,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将会计监督职能从会计核算职能中分离,一方面,依据相关会计管理制度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重点关注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提升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则依据公司内部的经济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等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全过程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会计工作的再监督功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应统属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独立于管理当局,这种模式使得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国有企业监事会、纪检监察等机构根据其职能对财务部门的会计监督进行再监督并对财务监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3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会计监督
事前会计机构专业人员应积极参与到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中,将会计监督工作进行前置,并且从战略目标分解到预算编制,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测算及风险预测,形成预算管理体系,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为会计监督提供依据。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机制,全面、动态的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分析资金流动运行规律,对企业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识别管理失误和波动信号,及时发出警报,采取应对措施。强化风险管控意识,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事后应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财务预警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和行业对比,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和管理目标,同时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优化财务预警机制,增加会计监督的效益性,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4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深刻理解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能,同时《会计法》也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经营者应充分认识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防止舞弊和腐败,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经营环境,为会计人员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肃清障碍,确保会计监督目标实现。2.5加强对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近年来,国家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完善了会计职称体系、加强了会计继续教育、制定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省市出台的吸引会计人才的措施等,都充分的说明了高级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国有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培养会计人才、重用会计人才和激励会计人才,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强化其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切实的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
3结语
我国国有企业除了内部监督外还要接受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的政府监督和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督,但由于外部监督机构的职能不同以及信息不对称,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职能,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内控体系,使会计监督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弱化会计监督与其他职能间的矛盾,实现会计监督的目标,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韩灵.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8(32).
[2]邓正伟.关于强化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一些思考[J].财会学习,2018(25).
作者:谭健 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