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制度衍变对农业经济的作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诱致性制度变迁出现的原因
一是指令经济统得过多,要求诱致性变迁。在行政指令条件下,全南农业生产完全听从政府指挥,农民无生产经营自主权,不能因地制宜地种植收益最大化的作物。二是农民收入低下,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指令经济下,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无生产积极性。1957年全南人均收入119元,人均口粮244公斤,到1962年人均纯收入下降到91元,人均口粮下降至190.5公斤,[8](P648-649)1965年“社员人均集体分配52.3元,1976年为62.8元增长20%,平均每年只增加0.95元,而现金分配下降17.2%”。[9](P299)三是农民的消费状况导致诱致性变迁。1966———1976年,全南农村居民人均购买消费支出,平均每年只增加1.30元,购物都要凭票证如粮票、布票,“使得农民在吃、穿、住、用等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改善”。[10](P30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停滞使得国民经济面临巨大的困难。一种经济体制如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经济体制必遭抛弃。人民需要能够给其带来物质利益、带来生活满足和幸福感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这种局面而逐渐被淘汰。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
改革开放标志着诱致性变迁在中国逐步出现,即由计划经济体制而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场改革始于农村,改革重点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肯定了”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得到大力推广。此外,农村经济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开始产生了系列的新生事物,如乡镇企业的创办。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其经济效益显著。1981年,全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都是自己的”做法深受群众欢迎。1982年,农业总产值上升到3827.71万元,粮食总产量54581吨,比1978年分别增长55.47%和13.32%。198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89元,比1978年的127元增长2.85倍。在消费支出上,1985年人均支出307.7员,1988年人均支出470.9元,消费支出额同比1985年增长43%。[11](P650)由上述不难看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是人民自发选择的结果,符合客观经济规律,适应国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制度变迁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制度变迁对当今新农村建设具有如下启示:一是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必须要遵从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推行的出发点。二是要把改革作为贯穿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前行的动力。要坚持改革,并要充分调动人民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主体性作用,在改革中要善于不断听取群众呼声,努力为民谋福祉。当下,我国正在逐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它在一定程度上关联到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寻农业经发展与制度变迁的最佳平衡点,仍然是值得深思的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