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经济发展研究(7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加快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完成“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拱了物质保障。我们也应看到只追求经济的超高速发展带来的阻碍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用地紧张、能源紧缺、环境破坏、资源紧张、粮食危机等。
1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新特征
a.生产要素投入方面
常态化下的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粗放式生产,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不能再任由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继续发展。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土地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单纯无限制地增加劳动或化肥、种子等并不意味着农业收益的同比例增加,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提高收益的关键。
b.经营方式方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开放初期,在这一制度下,农村地区的人民都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作。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摆脱土地,到城市里务工,家里年迈的老人无法耕种土地,造成土地的流失,国家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并引发潜在的粮食危机问题。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家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用于耕种的土地集中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c.农民收入方面
传统的农业,农民守在自己的“二亩三分田”上,早出晚归,依靠着自己的粮食收入维持生活。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部分农民不再简单的依附于农田,还会在农闲时做一些补贴家用的工作,这种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人民思想观念的解放,对土地不再有浓厚的依恋之情,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兵进城务工,增加家庭的非农业收入。
2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新动力
a.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乎我国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国家给与高度重视。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的指示。”“要加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补齐“四化一短”是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的包括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放宽对农村小微乡镇企业和在农村创业的融资力度,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进行农产食品的精细加工,农家旅游资源的开发,农村产业文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b.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推动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科学技术,在科技的指导下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人们生活的多样化的需求
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便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取这种精神上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再简单的满足于“吃上饭”、“吃得饱”、“吃得好”,而是越来越追求“吃得精”,人们吃食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市场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不断变化,新的需要催生新的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a.农业生产多样化的趋势
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补贴,乡村企业融资力度的放宽会引回一部分在外务工的农家子弟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生产,如进行大型规模的专业养殖;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发掘当地文化资源,申请建立农家旅游基地,发扬当地传统文化;在当地开办有原料的精细食品加工厂,就近取材,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科技的进步,信息的流通,使得原本较为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的需求对农业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越来越需要新的主体出现,新的主体适应新的趋势孕育而生。
c.农业经济绿色循环发展的趋势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的发展速度由经济的高速增长转为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在这一大经济发展背景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追求大丰收、大产量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不再适用。集约化、规模式的绿色循环生产经营方式提上日程。
作者:张元梅 单位:宁波大学
第二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基础性地位,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但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本位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我国农业的现状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三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其基础经济地位从未动摇过,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和民生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农业经济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人类获得更多的生产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发展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日后应当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而更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1.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最早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模式的是1984年,G•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事务充足进行结合;1987年,J•布朗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为生态持续、社会持续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领域。我国高产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用现代工业来武装,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走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制定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强调了农业的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1.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中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和收益少的现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不断减少,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仅破坏环境,而且还阻碍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只有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农产品的价值不断提高,才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终保证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并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农业的现状
2.1农业污染非常严重,生态失衡
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受到的破坏以及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承载力以后就会造成生态平衡,没有了生态环作为保障,那么农业经济也很难得以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滥用化肥和农药,并使用是由燃料等,造成土壤养分丧失,土壤质量急剧下降,加上过量使用农业机械,使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印象了空气质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2传统线性农业经济已经深入人心
我国的农业自发展以来的几千年中,一直沿袭传统的粗放型现行增长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下,农业的产出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农业生态系统的功效却不断降低。伴随着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传统的农业增长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实行“资源-产品-再生”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使农业得以更好发展。
2.3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
在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由于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并且每年在减少,农民并没有很高的收入,因此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进而导致农民的整体素质都相对低下,很难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科技,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率比较低下,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很低,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着农业经济向着“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2.4农业资源缺乏,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我国尽管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草地资源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般,加上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重,台风和洪涝自然灾害的时有发生,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资源出现严重匮乏的局面。此外,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不断缩小,大多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机械化程度低,因此劳动生产率就相对很低。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为了更好适应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对教育的普及,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可以通过媒体技术来宣传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好处,让农民真正意识到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更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应当加强对耕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对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用地应当尽量减少用地,而且要注意防止耕地的破坏和土质的下降。此外,为了有效防治工业污染以及垃圾的肆意堆放,可以充分利用畜禽类便和农作物的秸秆再生,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3加强农业结构的升级
今后应当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要保证农林牧副渔业能够协调发展,力争形成各个行业互惠互利的产业链,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生产中还要善于使用高新技术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产量。
3.4政府加强对农业的综合管理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各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这样也使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有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此外,政府应当增加对农业发展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并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适当有效地指导和调节。
参考文献
[1]王亚辉.农业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析[J].现代农业,2011,10:62-63.
[2]杨明朵.浅议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制约因素[J].中国集体经济,2013,27:6-7.
[3]刘景阳.破解瓶颈深化改革助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4,04:15.
[4]卢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及出路探析[J].理论探讨,2014,06:85-88.
作者:董克军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督查考核中心
第三篇: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然而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特点,如何使得农业经济得到根本的改善,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成为越来越需要研究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希望能为农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发展
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多,是我国人口的一个基本特点。而为解决这么多人口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在农业上加大投入,寻找出在满足我国人口数量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整体发展寻找更好的办法。
一、农业科技的相关概念
1.农业科技的含义。就农业科技投入的概念而言,结合已经对其有过相关研究的各个观点,可以基本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从狭义的方面来说,狭义的农业科技的含义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们在进行基本的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利用其他更好更先进的方法,将科技投入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及其质量。在以往的各项研究当中,基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对农业科技进行探讨与研究。然而,广义的农业科技投入不仅包括狭义的农业科技投入,同时还包括对农业进行机械化操作、使用农药化肥、对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行一个整体的提高的各项办法以及如何有效改进对农业的整体投入等等内容。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最主要的还是从广义的角度对农业科技投入进行一定的阐述。从而能够更好的理清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终寻找到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的途径,并尽量让农业科技投入成为这一其中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农业科技投入的目的而言,其最为主要的就是希望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从而使得农业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与有效利用,使其各尽其责,最终提高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与质量。而一般对农业科技投入进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进行农业科技投入的理论研究。这一研究就是从宏观上对进行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以及最终如何进行农业科技投入等问题相应的探讨,从而希望在进行具体的农业科技投入的实际操作中,对阻碍农业科技投入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投入最终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做点儿贡献。
2.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直一定存在着正相关或者说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些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方法,有时候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对于那些地势平坦,面积较为宽广的地带,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还能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有些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正确使用,不仅对农业经济发展无益,甚者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过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农药化肥的使用,虽说能够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同时为其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使其更快更好的完成其从播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
然而,如果过量的使用农药化肥,会使得农作物无法及时吸收营养,因为这些会严重违反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同时农作物在收割之时还可能残留大量的农药,最终生产出有毒有害的农作物,同时那些农药化肥容易通过雨水等外力的作用而流入到大自然中,而由于过量的流入到大自然当中,而大自然自身的降解能力有限,且无法马上降解掉大量的农业化肥残留物,从而对大自然造成一定的污染与破坏。虽说农业科技投入最初与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如果农业科技投入不当,不但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会阻碍其发展,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最终不利于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最终还是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繁荣的,就算说有些农业科技投入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这种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显现的。
二、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的措施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分析,我国在农业科技上进行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基本都是国家公共财政、企业,而其他来源的资金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作为对农业科技投入资金的最主要支柱,基本被所有的国家所沿用,尤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基本策略被得到了长期大量的使用,这对稳定、发展农业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状况却不是很乐观。虽然我国一直以来就比较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大,然而受到我国具体的国家财力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到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力度还是非常有限的,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水平相比,我国都是不如的。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整体的财政预算时将农业资金投入落到实处,真正的重视是付出行动的投入资金,用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我国的农业科技事业,而非仅仅在口号中和宣讲中说说而已,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对农业科技进行研究与实验,购买先进的设备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2.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给予农业科技投入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后,农业经济发展就有最基本的动力。如何充分有效利用比较有限的财政资金,比较重要的举措还是得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首先,就是要将农业科技投入的具体项目进行分类与管理,对基础但具有前沿性的项目、具有公众利益的项目以及与国家整体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项目进行具体的分类,并专门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这一操作。还要有突出、有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对于那些基础性的前沿项目,需要在原有基础之上,特别注意创新性发展,并将其作为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对于那些公益性的项目,因为其对象的广泛性与众多性,所以在进行分类管理时,需要特别强调尽可能多的了解大众的集体需求,并根据大众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对于重大项目则主要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与需求。其次,就是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体系进行创新与发展。对于这一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进行的不同项目,需要进行分类评价,并且还需要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
3.强化三农扶持。目前国家在三农方面的扶持力度正在不断的加大,所以我们应乘着三农扶持的东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各项三农扶持资金到位,尤其是应加强对其监督,做到专款专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三农资金作用的发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农业经济想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对农业科技投入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利用。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尤其是财政资金对其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积极改善我国投资不足的现状,并将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2]张红辉,李伟.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149-151+159.
[3]申红芳,肖洪安,郑循刚,廖西元,陈金发.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06:113-117
作者:唐娜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第四篇: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摘要:农业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的第一产业。自1989年开始我国就推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改革,开始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秉持着环境优化和农业技术创新的理念,改造农业经济生产领域的技术。本文就从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农业
经济发展推进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增长模式转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世界人口急速增长和土地短缺的大形势下,农业技术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一直以来并不尽人意,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非常微弱,本文将探讨我国目前的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是在原有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坚持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理念,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地位,利用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推广、转换和应用的手段,合理分配农业创新资源,创造更多的技术创新价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2.1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在进行的前期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甚微,在后期则影响显著,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经济效益呈加速度增长,从这里可以看出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会在后期直接转换为农业生产力,并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持续推动的作用,但就农业技术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成果对农业技术只有很微弱而缓慢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最终对农业经济增长会持平缓促进的态势,所以说,技术创新活动对农业经济起到的作用是长期而缓慢的。
2.2环境优化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技术推广水平对于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是呈现出“前期小,后期大”的趋势,鉴于农业技术创新是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技术推广初期阶段,对于农业经济影响较小,或是几乎没有影响,但在后期阶段,影响逐渐显著,并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内在动力。并且,在技术推广初期阶段,农业经济增长对于技术推广的影响较大,在后期逐渐减小,且渐趋平稳,所以说,经济增长可以增强农业自身开发推广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2.3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与技术推广水平的联系
农业技术创新会提高农业创新技术推广水平,在初期阶段,这种提高作用会呈递增趋势,并且逐渐加快,然后逐渐趋于平稳,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环境基础上进行的农业技术创新可以对农业技术推广水平起到长期促进的作用,并且成为技术推广的必要条件,反之,技术推广水平也会对农业技术创新起到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有着“前期大、后期小、渐趋平稳”的特征,所以可以看出,技术推广水平对创新活动并没有很显著的促进作用。
3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改进措施
首先,增强资金扶持力度。农业经济增长可以为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但目前国家投入在农业科研活动中的资金越来越少,受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农业企业发展、提升农业合作组织和保护生态环境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和原有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相比,环境优化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巨大,且需要合理的投入计划和手段,因此国家或政府应该改进现有资金投入方式,拓宽资金投入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资结构,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发展;其次,增强成果实用性。环境优化技术创新可以长期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前提是将创新技术成果切实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将其转变为农业生产力。具体做法有处理好技术提供方与使用方之间的信息与能力,改善政府与环境保护组织与技术研发单位的关系,构建完善的合作机制,营造积极的氛围,由此加强成果实用性;最后,建立可行性高的技术扩散体系。重视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建立可行性高的技术扩散体系,完善基层推广服务体系。
4结语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短缺、人口急速增长并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令人担忧,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改善农业发展现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不止是为了我国的农业,也是为了世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
[2]李全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北京农业,2015,(15).
[3]纪传如.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2,(7).
作者:梁进安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五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农业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近年来,乡镇农业经济受到了国家与各级农业部门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几条优化策略。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化策略
乡镇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也可以被看作是后者的一个“微细胞”,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水平。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乡镇农业经济的不断进步。
一、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首先,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硬件设施方面,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如播种机、收割机等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开展农田水渠建设、机井建设,使得水利设施逐步完善。第二,在软件配套方面,高素质人才“下乡”指导农业生产,不断进行宣传前沿农业信息以及农业技术培训,从而大大推动了乡镇农业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其次,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农业经济开始探索更具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例如在选择种植品种方面,主要以地域资源、土地资源的优势为根据,致力于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此外,在土地利用方式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乡镇农业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普遍提高。最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乡镇农业经济结构日益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乡镇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素质偏低。目前,推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整体上呈现出低素质、低学历的特点。农业劳动力技能水平、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严重限制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新一代高学历水平、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大部分选择离开乡镇、从事非农业工作或者进城务工,而老一代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第二,基础设施不足。现阶段,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发展起来,但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一些乡镇农村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因此,其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而乡镇财力有限,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支持,这就严重限制了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为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科学、合理经济管理体制的支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乡镇的经济管理十分松散,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从而限制了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二、优化策略
1.提高乡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特别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到了“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并没有切实享受到国家大力投入教育的成果,从而导致农村教育滞后,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乡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致力于提高乡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第一,应当把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列为政府的考核指标,从而促进政府加强对教育的重视,此外,因为城乡发展不均衡,因此,国家在出台教育政策时应适当地对农村有所倾斜;第二,教育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取决于资金投入是否及时到位、是否足额,因此应加大对农村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并要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第三,应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的培养,以切实提高农村教学水平,确保农村教育质量。
2.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
第一,致力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型、规模化经营。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重要投入要素,土地的作用非常重要,如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单位产出量的提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应积极推进土地的适度流转,可以选择规模集约型、经营化的方式,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当今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趋势,为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适当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对农村特有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加大对乡镇农业经济的投入力度,致力于科技研发,使乡镇农业经济走“科技致富”的发展道路;第二,构建特色乡镇企业,致力于开发各种各样的农业产品,使乡镇农业经济走“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第三,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农业发展思想的创新,利用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指导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乡镇农业经济的状况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应加强对乡镇农业经济的研究,找出并重视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乡镇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艳芳,周建宽,覃荣革,戴宝龙.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12:16+82.
[2]王继翠.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04:49
作者:丁小菊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政府
第六篇: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转变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生态能源被大力的开发与利用,推动这社会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这种常规能源的使用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环境问题,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探讨下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法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生物质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化石能等大力的开发与利用,让人文从原始社会逐步步入现代化工业社会,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常规能源的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低碳经济概念应运而生。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来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污染,让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共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
我国进行农业产业工作的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能力也不强,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不会投入新技术与新能源,农业发展还是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比如用农药进行杀虫、用农药灌溉给农作物一定的养分等,采用这种传统的形式就会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污染,也会杀死一些不必要的动植物,破坏生态的平衡。而很多农民认识不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重复的进行农业生产,导致农业产物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因为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比较偏僻落后,生活水平低下,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综合素质水平低,所以当一项新的技术或者新的能源出来的时候,他们并不太愿意尝试使用,一来受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耕作方式影响,二来他们也不太会使用新技术,最终导致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小,很难进行大面积推广,这样一来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起不到作用,而且也不利于低碳生产的推广应用,导致整体农业科技滞后,农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
三、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彻底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让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不仅效率低,而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实施可持续性发展的农业经济就必须要贯彻保护自然环境的方针,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高效、高质量开展。实施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新能源的使用,减少农产品污染现象的发生。
其次,低碳经济时代下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就要提升低碳生产的管理力度,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目前,很多低碳环保理念在工业产业中已经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普及,但是在农业产业中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再加上农业产业中的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理解非常弱,所以,如果不对农业产业进行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那要真正实施起来就会相当困难。在实施低碳生产的地区,要加强低碳管理的力度,从管理者自身意识出发,清楚明白低碳带来的持续生产与发展的好处,再进行培养和宣传,让更多的农民也知道低碳的好处,这样才能够让整个农业产业都能够应用低碳生产,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第三,加强农业产业整体文化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想实现农业经济低碳生产发展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非常重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提升他们低碳发展的意识。在进行农民文化教育培养的时候,可以让愿意尝试、头脑灵活、肯专研、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高的一批人先培养起来,再用这批人去带动、帮助其他人,这样能够迅速扩大,提升宣传速度,也能够让更多的农民更容易理解与接受。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低碳生产在农业产业中快速实施。
第四,加强新能源的投入,加强新技术的指导。农业产业实施低碳生产最主要的是为了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所以在生产中对农民的新技术投入的培养和指导非常有必要,要让农民清楚认识到新技术的投入所带来的高效生产,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当农民掌握了新技术,就会愿意去尝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低碳生产的目的,也能够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发展。当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我们应该不断的拓展新能源与新技术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的低碳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第五,发展有机农业,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传统农业生产都是依靠着化肥、农药来进行害虫的杀灭工作,以提升农作物产业的产量,但是大量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减少生物种类,这些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因此,我们不妨利有机肥来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减少环境污染,让农业产业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此外,还应该发展循环的农业经济,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要加强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我们可以将农业废料进行发酵,制作成沼气,然后可以对沼气进行循环利用,比如大棚控温等,降低能源的消耗与排放,同时也能够起到生态平衡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开发。有数据表明,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而这些化肥的减少使用能够降低30%的农业排放,能够抵消掉80%因为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所以实施低碳农业非常有必要。
四、结束语
农业产业实现低碳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生产使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遵循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原理,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也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进步。而我国作为农业经济大国,更是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珍.浅析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6(04).
[2]王阳,刘宇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07).
[3]王青,郑红勇,聂祯祯.低碳农业理论分析与中国低碳工业发展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4]雷国雄,李声明.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性与一般演进规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06).
[5]韩贵清.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和目标模式[J].新农业,2010(07).
作者:周争昊 单位:镇江市农业机械培训学校
第七篇: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信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发现,农业经济发展会直接受到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越大的农业财政支出,农业经济就有越迅猛的发展迅速。要结合新时期具体情况,对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优化调整,严格监管财政支出资金流向,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发展;关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政府除了要宏观调控农业经济发展之外,还需要从经济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帮助。我国政府对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十分重视,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方面也不断加大力度。通过研究农业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可以对财政农业支出状况有机改善。
一、财政农业支出形式
现阶段,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农业经济建设中都给予财政手段支持,我国也具有多样化的财政支出形式,具体来讲,包括这些方面的类型:
(一)直接财政农业投资
投资是政府支出的主体,财政农业投资指的是将资金直接投入到相关农业项目建设中,从经济角度来支持农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对资金需求较大。政府充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强有力的财政支持,而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形式为直接的财政农业投资。
(二)财政农业补贴
具体来讲,财政农业补贴是政府借助于一系列行政手段来补贴农业,农民个体、农村集体等都为补贴的对象。现阶段,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共同组成了财政补贴,前者是向农民直接补贴,后者则是向农业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补贴。财政补贴包含较广泛的范围,符合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三)涉农税收优惠
经济发展受到税收的调节作用,要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也需要对农业相关税收政策不断的完善。我国在2006年时就已经将农业税废除掉,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农民的税收负担不断减轻,积极深入的开展现代农业建设。
二、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政府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给予农业发展保护和支持,但是非常重要且一直采用的手段为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之后,政府不断增强农业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农业生产费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农业科技研究等都为国家财政农业支出的主要方面。与农业相关的经济总量被称之为农业生产总值。政府对财政农业支出不断加大,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经济生产总值。
以2010年到2014年为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不断加大,同时农业总产值也不断提升,分别为36941、41988、46940、51497、54771等,由此可见,财政农业支出的不断增加,就会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总值,有正相关关系存在于国家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越大的财政农业支出,就有越高的农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政府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利用,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市场基础资源配置作用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可以正确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方向。
三、完善财政农业支出的措施
(一)不断加大农业经济发展方面
财政支出资金总量要对财政投资中支农资金的比重不断提升,大力建设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对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有机改善;结合实际情况,对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支付制度大力完善,避免有人员非法挪用和浪费资金,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目的。同时,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审计财政支农惠农资金,贯彻财政支出资金监管主体多元化方针,监督管理实施中,将中介机构、公众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严厉惩处涉农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提升监管效果,促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社会效益得到保证,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使用财政农业支出资金。
(二)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会直接受到财政农业支出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只有有限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量,且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同,我国没有构建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样部分地区财政农业支出规模、支出结果等都出现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有机优化,首先要对财政农业支出的项目结果大力优化和调整,将具有较强经济效益和较高社会效益的农村教育、农业科技研发、农村社会保障等作为倾斜的重点;其次,对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使用的优先秩序结构大力优化,除了对农业发达地区继续投入之外,需要向落后的欠发达农村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促使贫富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等得到进一步缩小。
(三)构建财政扶持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基金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其综合了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功能。通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以从财政农业支出中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步伐得到加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有力的财政农业支出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依然要对财政农业支出比例不断加大,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投入,通过强化监管等措施的运用,更加高效的利用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敏.浅谈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山西农经,2016,7(10):123-124
[2]李志金.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经济,2016,7(17):55-57
[3]席小锦.政府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6(123):33-35
作者:曾智英 单位:内江市隆昌县龙市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