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际种业趋向与国内种业建设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际种业趋向与国内种业建设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际种业趋向与国内种业建设策略

本文作者:王富胜潘晓春作者单位: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世界种子市场无论从营业角度,还是获取的植物育种者权益角度看,都是发达国家的种子公司居于主导地位。种子业科技创新已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关键,跨国种子公司在市场营销体系完备的情况下对品种的垄断以及巨额的科研投入,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品牌的保护,从原种扩繁到商品生产加工、包装,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质量控制,重视专利,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品种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先进的营销手段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大力开拓和占领全球市场。21世纪种业国际化成为高度发达的世界农业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种业经济将在互相交流中发展。种业发展的国际化已势不可挡。

一、国际种业发展的特点

(一)种业国际化

种业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种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种子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交换,不断扩大种业贸易、投资、技术劳务的过程。种业国际化有3个特征:一是种业生产国际化。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在国际市场获得比较利益,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种子生产,越来越多的种业领域跨国企业选择在海外开办分公司,与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共享劳动力和市场优势相结合,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二是种业生产资料的国际化。各国在动植物品种、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推广及使用上,打破了国界,实行了国际化。三是种业技术国际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种业新品种、新技术,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使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种子科技产业化发展较快。目前,世界种业基本上被排行前列的大型种子企业所垄断。欧美等国种业产业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这些大型跨国、跨区的垄断种子企业的特点都是重视科技育种和育种技术创新,现在已呈现以农作物种子为主,多领域、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二)跨国种子公司创新化

跨国种子公司以农作物种子为主,多领域、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从常规育种到杂交育种进而发展到应用生物技术育种。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使种业国际化又出现了新的飞跃。现在美国已经出现了“自助化”育种,如美国的孟山都生命科学中心,已完成大豆、玉米、番茄、西瓜、马铃薯等品种的基因测序,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需要,按照育种目标选择目的基因进行配组,大大提高了育种的速度,提高了达到育种目标和选择优良性状的准确度。目前,世界的种子高技术育种基本上为化工企业的涉农寡头公司所垄断。如欧洲的先正达集团、美国的孟山都生命科学中心,领导着世界转基因育种。杜邦公司买断世界最大的先锋种子公司后投资竞争生命科学。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新品种的选育、品种改良及加大种子科技含量。日本一些大商社的生物工程项目,不仅投资于育种与生物工程,还把育种、种子生产、农户、国内外市场、消费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种业产业化生产及应用体系,实行由种子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1.经营优势凸显

近两年,大型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其他种子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快速提高,如孟山都、先正达等公司先后收购了数家原来排名前20位的种子公司。2006年,前4大种业公司的种子销售收入达96.76亿美元,占全球种子销售额的38.7%,拉开了与其他公司种子销售规模的差距,全球种业市场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球商品种子市场出现了被少数大型跨国种子公司主导的趋势。2005年,美国、荷兰等5国种子园艺出口额达31.3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园艺出口额的65%。荷兰2005年种子园艺出口量是中国的16.7倍。

2.技术创新领先

以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为代表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在种业中的领先优势十分突出,这不仅表现在前10强种业销售收入已达到全球种业销售额的48%,更重要的是这些发达国家高科技跨国公司拥有大批先进的知识产权,在生物技术和现代育种技术方面拥有突出的技术领先优势。种业前10强拥有的玉米、大豆、油菜、小麦品种权分别占到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所有成员同类品种权的57.64%、46.17%、25.51%和20.04%,全球10强种业公司仅玉米作物的品种权数量就达4000多项,超过了中国所有植物品种权申请量的总和。2005年1月,孟山都公司出资14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圣尼斯蔬菜种子公司。孟山都圣尼斯蔬菜种子公司拥有3500多个蔬菜品种权,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其蔬菜种子,拥有全世界豆类蔬菜种子市场份额的31%,黄瓜种子的38%,辣椒种子的34%,甜椒种子的39%,番茄种子的23%,洋葱种子的25%。

3.种子科技价值链全球治理

由于跨国种业公司已构建了遍布全球的种子科技价值链网络体系,跨国种业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其种子科技价值链的全球治理。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全球化。跨国种业公司以控制全球种业市场为目标,围绕世界各主要种子市场加快了选育优良新品种的步伐。跨国种业公司在其技术创新全球化战略中,多采用在本国集中开展高技术研发或核心技术研发工作,然后在全世界各东道国多点布置研发分支机构,以最贴近市场的方式加快新品种选育与转化推广的模式。如杜邦先锋种业公司有科研人员1700人,除在美国建有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育种中心之外,在全世界25个国家的110个地区建有研发分支机构。孟山都公司现有研发人员2300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达1500人,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106个地区建有研发分支机构。先正达公司拥有研发人员5000人,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设有140个研发分支机构。法国利马格兰公司拥有科研人员1100人,在全世界27个国家设有28个研发分支机构。二是管理创新全球化。跨国种业公司不仅自身科研实力强大,构筑了强大的种业科技价值链全球研发内部网络系统,还以多种方式与世界各国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创新。如孟山都公司和先正达公司与全世界开展科研合作项目的科研机构、大学都超过了200多个。其种子科技价值链治理不仅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了高效管理,而且把合作创新资源也作为其种子科技价值链的重要资源,纳入其种子科技价值链全球治理的范畴。三是成果创新全球化。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控制全球种子市场。因而跨国公司每年都要在世界各国申请大量的品种权,跨国公司一方面竭力要求发展中国家加入UPOV1991年公约,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先设研发分支机构,针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展科研创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合作,一旦条件成熟,控制或兼并发展中国家一些优秀的种子企业,迅速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率。由于跨国公司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收购兼并经验,已拥有了足以支撑其控制全球种子市场的科技优势。一些巨型跨国种业公司的植物知识产权拥有量已超过了许多农业大国的植物知识产权的总量。

二、中国种业发展现状

(一)种子管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种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中国种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相对健全了种子管理机构,基本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种子管理体系,省级种子管理局(总站)和市、县(区)种子管理站正在发挥其种子管理的职能。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要求按照转变职能、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在2007年6月底前完成改制工作,为种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并且就加强种子管理机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二)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近几年由于《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科研教学单位新品种的有偿转让、种子企业自主开发新品种格局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了育种家的知识产权,科研教学单位从品种权的转让中得到了经济补偿,转过来用于科研育种工作,增强了科研育种的后劲。申请进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材料明显增多,每年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数量也随之增多,农作物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

(三)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不断提高,种子经营粗具规模

“种子工程”实施以来到2008年年底,中国共建成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75个,果茶花菜良种繁育基地及马铃薯、甘薯脱毒良种繁育基地127个,大大提高了中国农作物良种生产能力,农业生产用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农业部和各级涉农部门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大了对种子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批有实力的种子企业正在形成,农业部评选的50强种子企业的经营份额正在逐渐提高。随着市场秩序逐步建立,种子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快,种子经营出现多元化的新格局。据2005年初统计,全国共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8000家,其中有效区域为全国,育繁销一体化的企业80多家,具有种子进出口权的企业75家,经营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的3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70家。50强企业中产权多元化,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等。

三、中国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研投入少,研发能力弱,科技创新能力低。长期以来,中国种业的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是相互分离的,科研单位只抓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究,对新品种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生产力的转化关心较少。二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有真正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少。中国目前仅国有种子公司就有多家,由于长期大田作物市场垄断和封闭,企业规模都不大,加之长期市场的封闭和垄断,在中国种业很难形成全国性的名牌企业。三是观念滞后,企业管理和企业运营经验不足。虽然现在中国有几家上市的种子企业,但每个企业的发展历史都很短暂,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经验都严重不足,要真正做大做强企业,中国的种子企业首先要过的就是理念关和管理关。四是体制和机制先天不足。中国的种子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国有种子公司,由于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生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五是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和国际贸易的知识不足。长期以来,中国的种子企业基本都是在封闭的市场内独立运营,不要说走出国门,绝大部分种子公司连自己的行政区域都没有走出去。加入WTO以后,国外种子公司进入中国,我们如何利用提供的平等贸易机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融入世界经济,这是摆在中国种子企业面前的又一大课题。

四、中国种业未来发展策略

当前,中国农业开始全面向市场化和国际化迈进,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种业的经验,发展中国种业策略如下:创新种业机制,加速种子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大型化、全能化是国际种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种业的发展必须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抓紧进行种子企业的改制,组建股份制种子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品牌和市场的竞争力;以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思路、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去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健全营销网络和种子信息机制。种子公司要建立销售网络,纳入种子信息机制和完善种子质量跟踪体系,通过信息的流通传递和反馈,促进种子市场信息化;加大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宣传力度,积极探索连锁经营、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完善种子市场服务体系,以此来巩固老客户,拓展商路,推动中国种业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理念创新

利用优势发展种业市场效应。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居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种业竞争中有明显的科技优势。中国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杂交抗虫棉花等育种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在质和价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强的竞争力,适合在南美洲、南亚、非洲等国家推广,完全可以较大规模输出并占领国外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还有十分巨大的待开发品类和品种市场,随着外国投资进入中国种子市场,可以激活中国种业快速发展。而且国内有一个较好的种子市场,也有较好的品种与科研优势,像蔬菜之虹系列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大,种子纯度高。要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政府资金大力扶持的优势,加快种业技术开发,建立大型种子生产基地及种子储存、周转库,实现制繁种的专业化、标准化,加速种业现代化。

(二)育种目标创新

人们现在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抗病、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既减少或避免施用农药,又达到稳产的目的。培育耐营养素的品种,以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污染,节约资源。“九五”期间,中国已经启动小麦耐低磷育种。此外,抗旱、耐寒育种,以应对日益枯竭的水资源和恶劣的环境,也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育种目标相应地也需由市场导向,因而品种也应多样化或专用化。定向培育研究育成的绿色能源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新品种,可用于提取乙醇、甲烷等燃料;有些油菜品种榨取菜子油,可直接作为农业机械的燃油,代替矿物油。

(三)育种方法创新

一是加速发展和推广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遗传工程使基因改良可以进行设计和施工,极大地扩展了物种资源和杂种优势的利用。利用分子遗传标记育种技术,能对有重要农艺性状的目标基因直接进行选择,能更好、更快、更直接地进行遗传育种。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育种应用越来越广,已产生的成果有航天水稻、航天小麦,太空甜椒、黄瓜、番茄、花卉等。二是推广无公害生态繁种技术。世界农产品竞争核心是良种的竞争。高档优质种子开发必须走“市场化运作,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化、专业化服务”之路。无公害生态繁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品质,使种子生产从片面追求产量转变到追求质量和效益并重上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促进农业高效、持续发展。

(四)管理思路创新

强化种子品牌意识,确保种子优质。优良品种、优质种子是种子企业创品牌的根本,也是种子利润最大来源。严格按照种子生产程序及技术要求和种子法规生产经营,通过检测、精选加工、标识、标准化包装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确保种子纯度和质量。加快种子质量认证步伐,按照国家检验规程,参照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严格质量控制。中国自己培育较好的品种应及时申请品种专利,营造知名品牌,以质优价廉的种子占领市场,在竞争中取胜。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种业。发达国家种业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世界的先进水平,与健全的种子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发达国家已经把种子生产和经营的一系列环节都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做法。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健全完善、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种业执法队伍的建设,依法对种子进行经营管理,保证种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运行,在竞争中取胜。

(五)注重知识产权的利用和保护,健全市场营销网络机制

种子企业要设计制作有特色的种子包装袋,并申请种子商标注册。这些知识产权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品牌及企业的发展壮大。种子企业要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增产增效为目标、以质量为核心、以商业化为途径,制定整体战略,拓宽服务领域,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不断研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手段。引入高科技手段健全营销网络和种子信息机制。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促进种子市场信息化。加大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宣传力度,促进种子市场信息化完善种子市场服务体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满意,科技服务上门,让农民获得种子科学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经营宗旨,以此来巩固老客户,拓展商路,推动中国种业发展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