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初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初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初探

[提要]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中坚力量,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而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已成为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地方高校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困境,探索构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和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提供可供借鉴信息。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也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地方高校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地方高校有2,500多所,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地方高校要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强调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能力。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地方高校指明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中坚力量,能够为所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科技成果和人才支撑,而区域经济发展也能够给地方高校发展所需办学经费和办学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已成为共识。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早践行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最初社区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区,在为硅谷提供科研成果、技术保障和人才储备的同时,也促进了斯坦福大学自身的快速发展。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出现生态环境破坏、失业率增加、经济增长缓慢等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对资源型城市给予扶持,围绕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等举措,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然后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困境基础上,探索构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这对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和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处于同一大环境中,二者通过交换机制彼此为对方发展提供社会资源。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区域经济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所需政策和办学经费保障,因此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发展速度较快;而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地方高校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所需人才资源保障与科技成果支撑,因此高校云集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高校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给地方高校发展所需办学经费支持带来直接影响,即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地方高校所获的办学经费支持力度就越大。当区域内人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后,对物质和精神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这会刺激当地政府将大量经费投入地方高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又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新台阶。因此,在我国京津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会带动地方高校迅猛发展,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慢,虽然国家虽然每年投入大量高等教育资金,地方高校发展依然缓慢。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给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带来深远影响,即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也越高。当区域内人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后,当地政府将大量经费投入地方高校,会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入职当地高校,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京津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高校教师实际收益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相对偏高,成为高校教师净流入区域,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实际收益偏低,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低,成为高校教师净流出区域,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逐年降低,而这进一步影响地方高校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地方高校会给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与高素质的劳动力保障。地方高校通过教学活动,不断为地方培养企业所需的大量工程师等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相关技能,人力集聚能够有效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层次,也促进各种类型企业的聚集与发展,从而保障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高科技公司和企业会优先选择本地高校毕业生,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有效地发展和进步。同时,地方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现代经济增长不仅局限于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更多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而地方高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持续进行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及发明创造等科研活动,能够为企业生产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及科技创新成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技术理论支撑,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因此,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和苏州工业园等全球高新工业园区建设在大学城附近,这有利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率先转化。

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地方高校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视。地方高校由于自身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过程中,要准确定位于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也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但部分地方高校只注重提升办学层次和扩大办学规模,如重学术轻应用、重综合轻特色、重理论轻实践等,未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战略目标,也未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相应专业学科的统筹布局和建设,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十分突出,难以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同时,部分地方高校主动协同区域经济发展意识不强,未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进行统筹布局,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等管理制度也不健全,通常依据日常教学和科研成果来制定政策,没有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纳入评价标准,致使地方高校教师大多遵循传统职业角色,严重影响高校教师协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部分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数量虽然逐年增多,办学声望也不断提升,但其教师科研成果主要为晋升职称或完成科研考核任务的学术论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适应度较差;当企业有技术需求时,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协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能力明显不足。

(二)政府、企业缺乏对地方高校协同功能的重视。在区域发展长期战略规划和部署过程中,大多由地方政府自行做出决策,既很少邀请地方高校的教授和专家,也很少咨询地方高校的相关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规划决策因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研判易出现政策性失衡,地方高校各学科的专业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缺乏重视,虽然每年给予一定程度的经费支持,但经费投入缺乏落实保障,导致地方高校教学服务设施长期处于透支运转状态,严重制约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发挥。此外,地方高校对校企产学研合作比较积极,但企业在粗浅战略眼光影响下,缺乏对地方高校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机制等科研成果的敏锐性而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也不愿意和地方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科研成果转化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削弱地方高校和企业协同发展的愿望。

三、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模式构建

(一)地方高校规划办学定位。地方高校要树立协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识,对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的办学定位重新进行科学规划,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首先,地方高校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状况对地方高校现有专业设置和学科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与区域资源、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的相关学科专业,突出地方高校特色,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次,地方高校专家、政府相关人员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新专业建设,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相关课程的企业生产实习,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联系,切实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再次,地方高校鼓励中青年高校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的大型学术交流会议,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建设合理、科学的教师人才队伍,从而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最后,地方高校要推进绩效考核改革,建立健全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及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模式,让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教师享受到应有待遇,可根据地方高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效益,按比例给予奖励;也可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这可以充分调动地方高校教师参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不断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地方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政策、经费等多种渠道扶持地方高校的发展,以提升地方高校协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能力。首先,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地方高校协同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相关政策、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纳入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以有效激励地方高校协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其次,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要将地方高校发展纳入规划,通过不断投入办学经费,扶持地方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办学质量;并针对地方高校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改善地方高校研究所、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引导地方高校积极协同区域经济发展。再次,地方政府通过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税收减免政策,减轻地方高校科研方面的财政压力,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地方政府通过为地方高校优秀人才、科研团队提供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优秀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解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与关键问题,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地方高校、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展。地方政府以解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构建以地方政府为引导、地方高校为科技依托和企业为转化渠道的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园区,支持和引导地方高校加入产学研项目体系,促进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首先,地方政府通过对经济规律的把握,搭建地方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协作平台,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沟通渠道,企业可借助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高级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而地方高校可借助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和产业化服务实现综合发展,从而提升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创新力与竞争力。其次,地方高校、政府通过资助地方高校教师参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和掌握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有利于地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优秀人才储备,为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协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地方高校通过协同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实质性转化,在发挥企业转型升级主力军作用的同时,技术服务费也给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更多的经费投入。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成果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地方高校可发挥自身科技优势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企业可发挥自身资金优势支持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这既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地方高校特色发展。

作者:李娜 毛永强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