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

摘要:通过回顾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提出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尚未受到上级审计机关以内部审计部门的关注,由此分析造成审计风险产生的相关因素,为建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一、引言

1997年12月,为了规范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教审〔1997〕2号),表明教育系统也开始关注这种新的审计类型。2010年10月,《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后,教育部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教财〔2011〕2号),强调要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14年7月,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审经责发〔2014〕102号),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评价、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运用、组织领导和审计实施等内容。2016年3月,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财〔2016〕2号),为健全完善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直属高校、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和驻外教育机构参赞的管理监督提供了制度依据。目前,我国高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尚未受到上级审计机关以及各内审部门的关注,正确处理好审计风险与干部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大化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是当前审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探析

(一)经济责任审计不受重视造成的风险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受重视是当前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首先,高校审计部门成立时间较晚,属于新生代部门。全国各高校审计部门成立时间以上世纪90年代为主,并且连同经济责任审计在内的各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间较短,造成内审工作在校内的影响力不够。其次,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宣传力度有限,很多教职员工对审计部门所做的工作不了解,尤其被审计领导干部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在故意找问题、挑毛病的工作,使其在经济责任审计的配合上采取消极态度。再次,相对于其他事业单位而言,高校以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升发展为中心点,校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老专家,他们不了解审计更不懂审计,不理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要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开展就变得极为困难。以上几点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受重视的具体原因,受审计部门边缘化的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阻力,最终影响审计质量,造成审计风险。

(二)先离后审现象造成的风险

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先离后审”现象严重,极大影响了该项工作的严肃性。由于高校领导干部换届调整时间紧张,组织部门下发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与干部任免文件的时间间隔较短,经常出现审计部门还未开展工作,被审计领导干部就已离任退休的情况,造成被审计领导干部以任免文件下发为由,提出自己已经退休,回避与审计人员的交流。此外,由于被审计领导干部原部门、单位的新任领导刚刚上任,对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的情况事项并不清楚,无法给予太多帮助;而被审计领导干部原部门、单位的员工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审计人员的调查询问采取消极态度。以上情况都是由于“先离后审”的审计模式造成的,这不仅给审计人员调查取证带来了困难,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延伸产生了巨大阻力,影响审计质量,造成审计风险。

(三)内部审计力量不足造成的风险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审计部门配备人员数量较为有限,人手少、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突出。按照《内部审计实务指南———高校内部审计》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应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内部审计队伍应由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素质的人员组成,并具备必要的职业资格。通过对河北省10所重点骨干院校审计部门的电话采访,统计出6所审计部门独立建制的院校能够满足上述标准要求,而另外4所院校由于纪检、监察、审计合署办公,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未能达到教职工总数2‰的最低标准。总体来看,受高校教职工编制总量影响,高校内部审计力量不足严重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开展,造成审计风险隐患。

(四)审计人员素质水平有限造成的风险

随着时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强调的综合性变得愈加突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涵盖法律、管理、金融、建筑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面对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部门很难抽出时间参加相应的理论培训,无法保证审计人员及时更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新的审计技术、新的审计方法,致使审计人员在业务上只能靠“吃老本”,审计人员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综合判断分析能力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高校审计人员很多都出自于会计专业,审计视野相对狭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业务水平亟待提高。这种现状使得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面对审计内容的选择、审计评价的把握以及审计报告的撰写都会遇到一定困难,影响审计质量,造成审计风险。

三、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宣传力度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宣传力度是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也是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部门可以开展一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专题讲座,聘请上级审计机关业务人员或从事审计专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各层级领导干部分批次进行讲解宣传,结合现实案例,让领导干部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明白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鉴定,还是对其工作给于认可、肯定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讲解宣传,提高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使校领导班子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给予支持,也让被审计领导干部消除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抵触情绪,做到欢迎被审计、乐于被审计,从而有效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二)切实执行“先审后离”制度

“先审后离”制度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也是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严肃性、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实务指南——高校内部审计》第九十四条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点提出要求明确,即:高校的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经济责任审计;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离任后审计、暂缓审计或在任期内审计的,由干部管理和监督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所以,高校审计部门应切实执行“先审后离”制度,将“先审后离”制度写入校内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之中,使其制度化、规范化,让领导干部认识到没有经过经济责任审计就不能离任,这不仅对领导干部起到威慑作用,也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愿意配合审计人员的取证工作,为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奠定基础。

(三)培养内部审计力量、加强外聘事务所审计

培养内部审计力量、加强外聘事务所审计是完善审计内容、规范审计评价、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培养内部审计力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引进青年审计人才,调整审计部门人员年龄结构,增添审计部门的朝气与活力;其次,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审计”对新进人员做好一对一的培训辅导,为他们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再次,有效利用新进人员的知识结构,针对新进人员理论知识强于实践工作的特点,发挥其对新鲜事物接受快的优势,带动“老审计”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外聘事务所审计主要是指高校审计部门通过校内公开招标的方式,借助社会审计资源,在制定校内《外聘事务所审计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其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知识结构与工作经验服务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行为。会计师事务所受托执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应严格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包括查阅相关文件、会议记录,与被审计领导干部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谈话,审查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等必要的审计方法与手段,在有效保证审计质量的同时缓解高校审计部门的工作压力。通过以上措施,增强内部审计力量,整合审计资源,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四、结语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变得愈加成熟,随之而来的审计风险也变得愈加凸显。增强高校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有效识别审计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的重要职责与关注方向。

参考文献:

[1]宋孟宁,蒲文婷.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楼德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防范[J].黑河学刊,2013(6)

[3]张军凤.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4]袁卫.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财政监督,2016(4)

作者:杨硕 董策 王玮 温瑞 马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