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运用分析性技术提升审计质效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运用分析性技术提升审计质效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运用分析性技术提升审计质效研究

2018年是农发行审计体制改革的落地之年,随着总行审计局、6个区域性审计分局和24个驻省审计办事处组建完毕,农发行独立垂直的审计体系已基本建成。当前,农发行内部审计章程、管理办法、工作细则等配套制度还有待完善,审计操作流程、审计技术方法与现代银行风险导向审计还存在一定差距。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改进内部审计手段,运用分析技术提升审计质效,实现审计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提出以下探讨。

一、分析性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审计分析性技术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比率,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分析技术不是简单的对比分析,是灵活运用计算机手段,根据审计的复杂程度,建立适用的分析模型。分析性技术既可以降低审计成本,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逻辑分析找到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点,其优势包括:一是能够通过分析确定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二是能够确定数据的关系变化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异常;三是能够识别潜在的、隐蔽的风险隐患;四是能够发现不经常或不重复发生的交易异常变动。分析性技术是审计领域的重要方法,灵活掌握这项技术,可以在审计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分析性技术对农发行内部审计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强日常监督分析,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在原有CAA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分析性功能、扩充数据范围,将各级机构所有经营管理和内控数据纳入系统中,加强日常监督;将贷款企业数据纳入日常监督范围,收集贷款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模型化分析,根据审计结论向管理层提出审计建议,发挥风险预测和识别功能,为以后的现场审计提供可靠依据。二是重视审计分析方法,提高审计质效。农发行具有高风险、机构多、信息量大等行业特点,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内部审计人员详查所有业务,花费再多时间,也不能掌握总体情况,发现所有问题。只有快速抓住风险点和审计重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时间和质量的问题。运用分析性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找到审计重点,发现异常和风险点,从根本上解决时间和质量的问题,进而提高审计效率。

二、分析性技术的运用探讨

(一)分析性技术在日常非现场审计中的运用。农发行目前的非现场审计系统缺少贷款企业日常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将贷款企业日常经营指标和非财务信息纳入分析模型,结合同地区同行业发展状况,可以分析企业发展水平和速度,预测经营风险;根据企业资金回笼、现金流向、偿债指标、资产坏账率、收入、成本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情况。内审部门定期开展非现场审计,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核实分析。根据审计结论向管理层提出建议,判断是否需要开展现场审计,体现了审计监督服务的前瞻性和及时性。

(二)分析性技术在现场审计中的运用。分析性技术在现场审计中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一是进场制定审计计划阶段。审计组利用计算机分析被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非财务资料、日常监督的非现场审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预测关系,确定审计重点,合理计划安排审计人员和时间。二是实施实质性测试阶段。针对审计重点,运用检查、调查、访谈、穿行测试、函证等方法,收集证据,分析异常原因,得出审计结论。三是审计结束阶段。审计人员站在宏观角度,运用分析性技术对重大审计事项、重大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整体评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提出审计建议,履行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以利用分析技术审计某营业机构三年总计12744笔财务收支为例。一是采用比较分析法。取代详查每笔凭证,对损益表与公共费用支出使用登记簿和明细账进行总分核对,全面分析支出合理性,重点审计异常情况。比如:通过茶叶、低值易耗品、汽油等费用支出超出期望值30%-50%以上,经营未有较大变动,发现财务管理方面问题。二是采用比率分析法。对利息收支与存贷款比率、税费构成比率等科目交叉分析,剔除政策方面变化外,与期望比率比较分析,针对异常作重点审计。比如:剔除营改增政策变化,税金及附加超过合理期望值10%以上,经过实质性测试,发现房屋土地产权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三是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四年(向前延伸一年指标数据)的各项指标走势,对比期望值的异常增减作为审计重点。比如:发现某年营业外收入较同期增加200多万元,经过审计核实后,发现存在违规挪用资金问题。综上例述,两个人三天才能完成30%的工作量,在采取分析技术方法后,两人三天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

作者:秦学彬 单位:农发行沈阳审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