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数据下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数据下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数据下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积极探索创新新时代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是审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数据类型较多,利用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进行审计已经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审计工作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司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我国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和研究作出了理论贡献。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审计信息化

■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审计作为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一直都受到国内外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信息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被审计单位的运作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环境,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审计面对大量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显得力不从心,而借助审计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成为了审计必然的发展方向。我国对于审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十分高,审计署指出:我国审计的根本出路在于信息化。为适应审计信息化工作需要,审计署还开展了“金审工程”的建设工作。经历了多年的技术沉淀,审计信息化日渐成熟,对审计信息化的合理利用使得审计工作的升级和转型更加顺利。就企业而言,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信息终端和数据库,使得审计信息化的转型成为必然。大数据为工作提供了便利,计算机和互联网使得企业的工作和管理效率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仿销系统、内部审计系统等多个工作系统的线上管控,管控能力的最大化也在管理人员手中得以实现。内部审计部门由此可以更为便捷地进行审计取证,对各个部分进行分析评价,精准确认各阶段的风险点,大幅减小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合理的信息化可以为企业带来相当的收益,内部审计信息化更是适用于每个行业,其实践意义十分显著。

■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仓库有待完善

大数据仓库能够更好的存储、积累公司内部海量数据,使得审计及其他业务工作走向智能化和数据化。而目前我国公司内部建立的大数据仓库并不完善,内容单一,数据接口不够全面,尚未达到期待的水平,数据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相关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制约。大数据仓库中基本都内置了数据字典及数据连接配置,但尚未适配到公司内部全部的信息系统中去,已经适配数据连接的系统,在后续的定期数据抽取过程中,也会出现数据不可对比的情况,这是数据采集过程没有进行数据标准化的后果。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公司建立的数据仓库目前在各个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之中,相同数据的占比高达35%,而在大数据仓库中并没有设立相同字段数据的合并整理功能,使得数据仓库中重复数据和垃圾数据数量巨大,这样一来数据采集工作的“无用功”增多,不仅对于数据仓库的系统资源是一种浪费,还大幅降低了大数据仓库的数据质量。

(二)审计数据安全性有待提高

当前各个公司内部都使用着大量的信息系统,但多数公司各信息系统之间处于孤立的状态,没有建立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接口,使得海量数据得不到集中管理,没有共享渠道,其安全性没有保障。公司的信息系统平台并没建立综合性的安全措施防护体系,在大数据环境下,要建立完善的审计信息化平台,获得安全可靠的数据源和审计证据,需要审计信息系统同大量的信息系统建立数据接口,抽取数据信息。审计部门及其他部门尚未建立一套有保障的数据安全规范体系,无法保障数据使用中的安全性。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没有专门的数据安全规范操作很容易导致数据机密外泄,在审计人员进行抽取数据工作时,公司内部并没有建立专属的内网,也没有使用专用数据设备,并且审计人员在其他部门搜集数据信息时,涉及的公司机密信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既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又危害到公司的发展与稳定。

(三)审计团队质量有待提高

审计团队质量要与公司的规模相匹配,现阶段我国公司内部审计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规模不够,整体素质不足,缺乏系统的工作分配,无法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信息化工作环境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公司主要由审计团队对接技术部来解决计算机专业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这样也会导致审计工作的安全保障降低,丧失了审计工作的保密性。虽然审计工作经验导向较强,需要审计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进行引领,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为严苛,需要审计人员在财务和管理双方面信息化的基础上开展审计工作,不仅要有专业的审计能力,还要结合计算机进行操作,审计人员需要掌握的也不单是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作为支撑。此外,公司审计部门的审计创新能力不足,个别审计工作还依赖于传统审计模式,对审计信息化中的计划类别无法清晰辩别。如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中将审计分为财务收支审计、工程预算及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几个方面,需要对接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在线作业,倘若无法选择正确的审计类别,就有可能导致数据搜集不正确,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无法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在采集处理相关数据信息时也会出现阻碍。

■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大数据仓库

保证数据质量是完善大数据仓库的首要工作。利用ETL工具实现大数据仓库的高质量信息采集,定期抽取公司内部各个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转换,实现审计资源数据的规范性和全面性。此外,公司要更新大数据仓库理念,建立审计业务集中式数据库,各子公司和分公司、各个业务部门、直属单位可以通过数据库接口访问决策库,共享库,数据资源中心,应用数据库及基础数据库仅供审计系统使用,不对外开放访问。集中式数据库可以对数据信息分类整理,实现一个系统库加多个业务数据库的集成模式,满足特定数据使用者的数据分析要求,各区域的数据分开存在各个库中,即使集中存储,也可以依业务分类对数据按被审单位进行物理分割,减少单表压力,提升效率。通过被审单位与数据源的对应关系,系统在查询数据时,后台可以实现自动切换数据源获取数据。

(二)加强数据管理工作

大数据环境下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审计证据的获取更多的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被审计数据的分析来完成,审计对象也随之转移为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是决定内审工作的质量的关键要素。公司内部要加强数据管理,保障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系数,一是要定期核查数据,建立数据质量的管控制度。定期增派人员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发现可疑数据要及时追溯数据源,防止数据异常改动;二是完善组织机构合理性,防止出现一人多职,尤其是贯穿于多个部门,拥有多个用户权限,以发生舞弊情况;三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避免“数据孤岛”情况的发生。公司要明确各个部门相关职责,打通各部门信息节点,完善系统间的联动机制,消除部门间的协同障碍,使得数据信息在部门间可以及时传递共享。

(三)加强审计团队专业水平和素质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公司需聘邀大数据技术方面专家,对审计人员开展系统的信息化培训,培养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理念,接受现代化审计的工作方式。其次,要加强审计团队信息科技人力资源保障,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建立考核制度以及人才激励机制。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评价考核,赏罚分明,大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对关键岗位有突出工作成果的审计人员加大奖励和提拔力度。最后,引进大数据和信息化方面的专家,为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增添人才力量,提升审计团队整体的专业水平。

■ 结语

大数据审计和审计信息化是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加大建设力度,重视系统建设和应用成效,改变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创新实践,响应国家的号召,创建出一条先进、高效的中国特色主义审计道路来。

参考文献

[1]张淼,刘倍琪.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初探[J].品牌(下半月),2015(09):210+212.

[2]薛武.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03):62-63.

[3]徐丽,林艳.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会计,2012(04):47-48.

作者:孙文特 单位: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