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经济发展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内蒙古民族经济的发展概况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中的作用突显。内蒙古作为我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经济结构上具有特色的民族色彩。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主要结构为生态旅游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利用当地拥有的自然禀赋,开展一系列的特色经济活动,拉动民族经济的区域增长。2014年上半年,内蒙古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4.75%,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了5.23%。全区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收入比重和生活水平。
二、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
众所周知,内蒙古为我国蒙古族聚居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带有独特风情和文化。蒙古族除了拥有和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外,还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畜牧业是蒙古族长期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近年来,还辅之以特色生态旅游业。任何一个民族,在一定的时期,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种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文化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是基础,文化由经济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在社会经济形态决定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对社会形态的发展又具有强烈的能动作用。内蒙古民族经济的发展依赖者对蒙古族民族文化,蒙古族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民族经济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下,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为例,针对民族经济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发展生态旅游业,合理开发当地自然资源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全区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高原地形为主,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拥有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古长城、阴山古刹五当召、五塔寺、贝子庙等世界级精品旅游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景观组合良好,镶嵌明显、错落有致,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显著,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都是内蒙古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因此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在开发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改变传统畜牧方式,由传统型向观光型转变
传统的畜牧方式以游牧为主,草原畜牧承载量有限,当地居民以游牧形式来缓解草场压力,实现草场的循环利用,减缓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的速度,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微薄,且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改变传统畜牧方式,由传统型向观光型转变,少数民族居民可以在草原有限的承载量下,发展畜牧业观光旅游,增加收入,降低养殖数量,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生活水平,促进民族经济增长。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福利政策带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着客观的自然资源,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许多地区可望而不可及的,虽然为我国第二大高原,但其气候条件相对于青藏和新疆地区优越太多,且蒙古族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其发展民族经济的有利条件。因此,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民族经济和谐健康发展,保证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规范化、科学化;并出台相关福利政策,调动当地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民族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瑀桐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