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案例教学又称案例研究,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所倡导,这种教学法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师生的互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融会于特定的案例分析的一种教学组织架构和教学过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案例教学法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九十年代以后,我国教育界开始进行案例教学法探究,在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与其他一些应用性学科相比,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推广和应用的时间并不长,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之上的,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因素对它的影响,这对于社会阅历简单、社会实践能力有限的在校大学生而言,要深刻地理解这些抽象理论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同时,西方经济学理论大都是从研究和解释西方国家经济运行的现象或矛盾中产生的,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实践的理论研究和总结,我们不可能有具体的体会,有时与中国的经济现状也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学生“入门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把案例教学运用到经济学课堂中,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发言者、参与者,可以使学生主动融入到独立思考、积极研讨、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相互团结与合作的团队意识。对教师而言,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首先,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通过不断地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及多维度的解读,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案例教学紧密联系,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案例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其次,案例教学也能加深教师本身对经济学理论实质的理解与应用,能够促使教师将教学行动与研究紧密结合,并能够接触到国内外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另外,为保证案例的时效性,教师必须时时关注经济动态和政策走向,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案例资源较为缺乏,缺少系统性案例教材
由于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推广和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加之西方经济学产生于西方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背景,所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绝大部分选自国外的经济学教科书,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这些经典案例毕竟是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有些严重脱离中国的经济现状,照搬这些案例很难达到案例教学预期目的和效果。因此,本土化案例资源缺乏成为制约案例教学广泛运用的主要障碍,特别是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本土化案例的缺乏。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这套教材理论结构完整,层次条理清晰,难度相对适中,比较适合本科生教学的教材。但这套教材的缺点也是很明显,它的数理性强,偏重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案例较少,趣味性不强,形式也比较单一。
(二)案例教学组织形式简单,与案例教学要求有差距
教师在讲解经济学某一章节的基本原理过程中,经常使用举例这种教学手段,穿插在理论教学中。恰当的举例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的教师把这等同于案例教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而案例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师生的互动性及讨论结论的开放性等特点,同时对案例的选取也有更高的要求,要有较强的讨论价值,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谷贱伤农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可设置的讨论问题:(1)结合弹性理论解释,为什么对于小麦这类农产品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2)通过哪些措施可解决这种问题?(3)政府对农产品实施的价格支持政策会有什么结果?(4)如果是新品种小麦的出现增加市场的供给,也会出现谷贱伤农,为什么农民还是会积极培育和采用新品种?这一个案例会涉及到弹性理论,政府的价格管制,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等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搜集信息,再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会加深对弹性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政府行为和企业经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自己日后可能的创业行为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认识根基。
(三)案例教学面临时间和考核方法的限制
由于西方经济学整个课程体系内容较多,系统性、逻辑性非常强,如果学生前面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往往会影响后续的学习。现在一般的本科教学为96课时(包含宏观和微观各48课时),这就导致教师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执行案例教学。有的教师为了保障案例教学可能忽略了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另一方面,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这种比较规范化考核模式中,对考试命题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这就使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虽然也有的考核平时占30%的成绩,但这30%的成绩涵盖了平时考勤、作业等综合情况,与学生案例分析的表现联系较少,所以学生对老师的案例教学积极性不高,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讨论的效果难以保证,几乎被动接受老师给出案例。
三、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法
(一)推动经济学教学案例本土化研究和实践
首先,教师应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现有案例进行整理,摒弃一些陈旧而过时的案例,增加一些能积极反映我国经济生活新现象和新问题的案例。案例选取要遵循三原则:一要有时效性。经济学案例的选取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时俱进,能积极反映我国经济生活新现象和新问题及国家经济政策的相关调整。在这方面,教师可时时关注网络、电视中的经济新闻,经济专题报道等,这些新闻案例来源现实而且时效性非常强。二要有针对性。案例选取应针对具体的经济学原理,这样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所学理论的实际,同时也避免了学生案例讨论时偏离主题。三要有典型性。在整个经济学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选取有代表性案例,另外,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案例或结合自身的体验编写案例。
(二)开展多样化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如与某一具体的原理或知识点相对应的简短案例,可以直接穿插在理论中进行讲解,从而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其对基本原理的运用分析能力。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如前面提到的对谷贱伤农现象的综合分析,则适合于在几章相关理论讲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分析研讨。具体做法:教师应提前1-2周发放教学案例,并推荐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目的、需要思考和讨论的相关问题有所思考。课上时学生分组进行的讨论,做出讨论大纲。教师要控制好课堂,为整个过程营造一个规范有序、团结合作的良好环境。讨论完后,再由各小组派代表来阐述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对其他组陈述的内容加以评判,双方也可展开辩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案例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三)合理分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时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内容逻辑性强,在教学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能为了案例教学而省略很多理论教学内容,这样使得教学内容比较凌乱,没有较完整的框架体系,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地学习西方经济理论。因此,理论教学是主线,是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在课时上要给予充分保证。经济理论的学习难免枯燥,需要学生能静下心学进去。尽管有些学生对案例分析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教师不能迎合学生的需求,轻理论而用大量的课时进行案例讨论,这样也容易让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有和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其作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姜志美 单位:江汉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