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绿道网络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绿道网络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循环经济模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绿道网络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摘要:绿道网络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生态、娱乐、教育、美学等多种功能,对于构建乡村人地友好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二者融合有利于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基于系统理论和SWOT法,分析乡村旅游与绿道网络要素的相关性,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构建出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模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绿道网络;融合发展;乡村性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6年乡村旅游人数占到全国游客总量的1/2。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发展新热点,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旅游板块之一。然而缺乏规划和政府引导,一哄而上快速发展的结果是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1],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保护和延续乡村原生态乡村特色,形成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2017年10月18日,习在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论为乡村旅游指明了方向:旅游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发挥好资源环境优势,形成循环经济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道作为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2],具有生态、娱乐、美学、教育等多种功能,能够将旅游与环境进行很好的融合[3]。

1绿道网络和乡村旅游系统的相关性及发展策略

绿道网络和乡村旅游发展有着各自的系统,研究系统之间要素的相关性,探索绿道与乡村旅游的内部联系,为建立乡村旅游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要素基础。

1.1乡村旅游系统组成及对绿道网络构建的影响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等资源,通过科学规划与开发设计,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经营活动[4]。作为旅游产业具有完整的系统,由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组成(吴必虎)。乡村旅游系统中的出行系统是客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连接纽带,支持系统是所有子系统的支撑和保障。绿道是以乡村旅游环境为基质建设绿廊系统,串联乡村旅游目的地系统中的旅游资源为目标,沿乡村旅游出行系统的交通道路和乡村环境中的线性地物建设慢行道系统,乡村旅游系统中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也是绿道建设的基础条件。

1.2绿道网络系统组成及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

绿道作为一种特殊的绿色廊道是人们接近自然的通道,连接开敞空间自然保护区和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绿道网络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环境、为实现多个目标而建立的完整的功能性网络,包括绿廊系统+慢行道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标识系统+基础服务设施系统[2]。

1.3绿道网络系统和乡村旅游系统相关性

绿廊系统串连起乡村景观资源点,具有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生态保护功能[5]。生态保护是乡村旅游具有吸引力的首要条件[1],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物质基础。绿道网络整合旅游资源,增加了旅游区域的整体吸引力;交通衔接系统和慢行道系统增加了旅游线路和出行方式,并为交通转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方便,缓解了乡村旅游交通“外通内滞”的现状;标识系统成为引导乡村旅游客流的信息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绿道网络基础服务设施可与乡村旅游的基础服务设施共同建设,兼顾景点旅游、出行过程以及体验等综合性需求,能够直接影响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产业,还间接影响地产、工商、建筑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旅游的综合产业链的形成。因此,绿道网络与乡村旅游系统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形成一种双赢互补的机制,乡村旅游为绿道网络建设提供环境基础和设施条件,绿道网络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融入生态环境空间,形成全域旅游的空间格局,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共生。

2绿道网络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一种生态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1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乡村旅游的优势:城市居民客源充足;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劣势:外通内滞,基础设施落后,产品单一;服务水平、设施水平等。机遇:政策支持,观念转变。挑战:环境破坏,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综上,乡村旅游具有客源充足、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并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旅游形式。但目前存在交通“外通内滞”,乡村普遍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品单一以及接待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明显。此外,旅游开发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未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2.2绿道网络与乡村旅游融合的经济模式

绿道网络是基于乡村环境肌理建设的绿色开敞空间体系,绿道网络系统和乡村旅游系统在空间上的重合性以及功能上的互补性,有利于建立一种可循环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系统,使乡村旅游系统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构建生态空间网络———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发展———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循环经济模式,协调增长型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和稳定型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矛盾。

3结论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和缺乏规划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让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绿道网络构建乡村人地友好关系,实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绿道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有利于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绿道网络的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交通衔接、设施共享、生态融合、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和市场引导,可构建乡村生态网络———促进乡村旅游升级转型-推动乡村现代化——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述林,李源,刘佳瑜,等.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1.

[2]杨阿莉,叶洋洋.“美丽中国”愿景下绿道旅游发展的使命与战略[J].旅游学刊,2016(10):9-11.

[3]陈永生,李莹莹.基于旅游功能导向的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6):265-271.

[4]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44-45.

[5]谢花林著.区域生态用地的演变机制与调控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0

作者:弓亚楠 丁妍 杜沛珊 陈野 孙峰 郭屹岩 单位:辽东学院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