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试析区域创新系统政策措施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试析区域创新系统政策措施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试析区域创新系统政策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抓好创新系统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政策措施要素投入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起着重要而深远的作用,山东省正在把创新作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走创新强省的建设之路。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决定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前景与未来的核心问题。

一、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

1.创新投人方面。研发资金投人总量,“十五”以来,山东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3%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195.1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61%提高至2005年的1.05%。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人增长的主要力量。

科技人力资源投人总量,2005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4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17.7万人,R&D活动折合全时人员达9.1万人年;2005年两院院士达到33人,比2000年增加了10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

2.创新能力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十五”期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持承担了8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及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05年,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为129.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92%02005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01年一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全省国内专利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8208件和32817件,数量居全国前列,年均增长16.4%和8.7%02005年,全省拥有中国名牌119个,山东名牌941个,中国弛名商标149个。

3.创新环境方面。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十五”期间,山东省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山东省技术市场条例》、《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等法规和政策文件。

4.创新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方面,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278.1亿元,年均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1.9%,连续3年保持年递增2个百分点以上。

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达到410.20亿元。

二、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的不足之处

1.全社会科技投人特别是政府科技投人不足,多渠道科技投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人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人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人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人国家为1.5%,高收人国家为2.2%,2004年全国平均为1.31%,北京达6.3%,陕西3.0%,上海、天津、广东达1.6%,1.5%和1.1%,而山东省只有0.95%。2005年,全省R&D经费占GDP比重为1.05%,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相协调。

2.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3.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相对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三、加强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1.区域创新资金投人方面。(1)保证政府科技投人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科技投人的法规和政策,保证政府科技投人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在这一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总体超收而科技支出总额增幅未能超出经常性财政收人实际增长水平时,于下一年度适当安排追加科技支出,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人占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人。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人的所得税抵扣力度,鼓励企业按照规定加速技术开发设备的折旧。激励企业增加投人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尤其要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大对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投人。(3)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人。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引导商业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

2.区域创新人才资源方面。(1)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重点资助和培养在国内外同行中有广泛影响、梯队构成合理、有望成为两院院士的学科带头人。实施“泰山学者”系列工程和“新世纪人才工程”,实行人才和项目并重,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2)坚持政府宏观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分配和激励机制,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3)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为区域创新培养后备人才。要针对制约教育消费的突出瓶颈,转换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支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建设1所一2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几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省级重点大学,加快推进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等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

3.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创新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1)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专项,包括山东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突出特色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科学规划和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承接国际经济转移,吸纳国内外大企业、科研机构进区创业,逐步建成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主导产业规模大、竞争优势强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3)建立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机制,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促进区内企业与周边企业的合资合作、兼并重组,以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把加工车间、原材料基地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区外转移,加快促进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向周边地区延伸,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升级。

4.跨区域的创新合作方面。(1)深化国内科技合作,构筑联合创新平台。鼓励省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的科技合作。继续搭建好“烟台国际果蔬、食品加工博览会”、“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中国(淄博)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暨陶瓷博览会”、“济南信息技术创新国际论坛暨博览会”等科技创新平台。(2)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提升创新层次。积极推进与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加强中俄、中白、中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山东省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等机构建设。突出与韩国、日本、印度的科技合作,建设好中韩科技创业促进中心、中印软件合作基地等机构。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发挥友好省、市关系,积极为科技合作牵线搭桥。

5.区域创新环境方面。(1)构筑区域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搞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本省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加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重点行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创建具有公共性质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第二,建设推动区域创新的公共信息平台。应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政府信息服务网,提高信息的社会共享程度。特别应当实施科技资源共享工程,建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为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成果一旦公开或以产品形式投放市场后,很容易被别人无偿地仿制和学习,如果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必然会挫伤投资者和创新者的积极性。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要制定和出台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地方性法规与条例,同时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3)营造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区域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经营者应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倡导创新型企业文化,积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和文化氛围。从社会层面来看,应通过开展创新教育、宜传创新典型,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