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物价暴涨的因素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物价暴涨的因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物价暴涨的因素

摘要:近一年来,我国物价涨势旺盛,尽管在国家各种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物价有所调整,但整体物价仍然是涨声依旧,表现得扑朔迷离。物价上涨对民生、金融、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物价为什么会长期的走高?本文对此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一、我国物价变动现状

回首2010这波浪起伏的一年,民众的付出与收获、期待与现实,可以浓缩为一个关键词——物价。如果说,物价的涨涨落落是市场经济常见的现象,那么“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油不得”之类的坊间笑谈,却多少道出了老百姓面对物价节节攀升的无奈。当前,大多数公众都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涨价的影响,无论在网上还是现实中,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物价上涨问题。

2011年的两会召开之前,“物价调控”就已经成为公众和代表委员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总理是自2004年开始作《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第一次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以大标题的形式出现,而且还是第一个大标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3%的目标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3.3%高了0.7个百分点。[1]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2011年没有直接沿用上年相对较低的实际CPI水平,而是继续对目标进行了上调,这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物价的普遍上涨已反应至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中,2010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披露,10月份CPI涨幅4.4%,创出两年来的新高,并已经连续三个月创出新高。若以3%作为衡量通胀的程度,近几个月的物价上涨幅度,也已超出温和通胀范畴。[2]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公布2011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4.9%,略高于去年12月水平。[3]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针对二月份经济数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认为:对于CPI指数,之前业界普遍预测涨幅将会回落。但是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CPI与一月份持平。贺强认为之所以没有出现大家预料之中的下滑,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持续上涨,“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了11%,超过上个月的水平”贺强说。[4]

进入三月份,物价上涨有所缓和,2011年第1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缓和,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减弱;就业与收入情况向好,就业预期乐观,收入预期仍不理想;居民认为目前房价过高,对调控效果不乐观;储蓄意愿更高,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居民对物价满意度较上年末有所缓和,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升至17.3%。66.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降7个百分点;31.6%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较上季升6.9个百分点。[5]

二、物价上涨的原因

对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众说纷纭,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立群看来,主要是货币数量增加所致。此外,城市特别是一线大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农产品价格持续温和上涨等,也是形成通胀预期的重要原因。[6]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际经济和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对我国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因而对于物价上涨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内因。

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供求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即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而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当前,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始终表现为供不应求,商品少买的人多,直接造成物价的持续走高。

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说一定的人民币相比以前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我国商品的国际价格就显得贵了,因为其他国家进口商就要通过向国家购买更多的美元来支付,这样我们国家商品国际竞争力就下降了,出口就相应减少,进口反而增加。而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涨了5%,也就是增值了5%,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此,出口减少造成的贸易逆差致使物价水平只高不低。

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

寡头垄断是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寡头垄断的形成首先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寡头垄断行业往往是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其次,寡头厂商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厂商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正是因为这些寡头垄断企业占领着整个市场,其他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进入市场参与公平的竞争,对垄断企业完全没有威胁,从而导致部分生产高度集中商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4.国家宏观调控的不力。

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2010年以来国家就不断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入2011年,央行已经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致使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0%,创历史高位。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货币政策收紧已到中后期,但短期内政策仍将维持紧缩态势。另外,国家一度采取了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干预商品价格,直接降低或提高一些商品的价格,但是抑制通胀需要全面的管理手段,而不能寄希望于只控制某种单一商品的价格,因此收效甚微。

5.通货膨胀的恶化。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现在从这个物价上涨的情况来看,带有明显的信贷扩张。从中国这几年来看,明显存在着货币投放量长期超过GDP这样一个现实,也就是货币信贷扩张速度过快,钱超过了GDP增长的速度,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形成一个水位差,也就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越来越高的货币供应,形成了一个类似堰塞湖一样的心理效应,一旦货币持续扩张,时间长了,水可能会溢出,就会冲向实体经济,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货币投放长期持续不断地大大超过GDP的速度保持足够的警惕。

6.生产要素价格高涨。

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它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为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所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又会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与此同时,各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是互相影响的,房价上涨了,人们会感觉到收入在相对贬值,为了提高收入,农民可能就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商人就会提高商品卖价,也就随即产生了互相涨价的情况。

(二)外因。

1.国际经济包括外汇储备情况对我国的冲击。

当前,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各种原因之中,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重要外因。目前我国大概有2000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受美联储2010年11月3日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急剧上涨,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着广义通货膨胀的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2.自然灾害的影响。

天气、灾害会导致很多产品脱市,近期我国不断发生干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致使许多商品供不应求。例如,蔬菜价格的全面上涨很大程度是2010年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与此同时,2011年3月11日,日本也发生了特大地震和海啸,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出现爆炸以及核泄漏状况。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受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影响,一些地方从3月16日以来出现抢购食用盐现象,导致各大超市的食盐一度缺货,一些不法商贩趁此机会恶意囤积、哄抬价格,致使一元钱一袋的盐炒到七元钱。当然,这种状况并未持续太长时间。

3.国际价格的变化。

中国的物价上涨是由美元、欧元、日元,这些国际储备货币大幅贬值,大量超发造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全球价格的一体化,所以所有国际价格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中国老百姓的预期。比如说我们国内的炒家为什么能够把粮食价格炒起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际粮价都涨成那样,而国际粮价的上涨一定是由于货币超发造成的,由于它的计价货币是美元,所以美元贬值的时候一定会刺激它的价格上涨。以至于今天中国市场在整体被动的发展,进而造成物价的上涨。

综上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的物价上涨与2004年、2007年以及2008年的物价上涨略有不同。目前物价持续上涨,并非某一个因素,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一段时间内必然会推动物价的攀升。尽管稳物价、抑通胀的任务依然艰巨,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物价上涨问题,根据物价上涨的原因来采取相应措施,相信我国的经济一定会平稳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