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梯度转移论
梯度作为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方式,在区域经济学中被广泛的采用。梯度转移论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地区二元结构基础上。它最初来源于美国学者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按照工业生产循环阶段论的观点,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这种地区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创新活动包括新兴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从梯度转移论中可以看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区域性梯度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产业转移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尽管理论界对梯度发展具有不同的认识,但从现在已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技术梯度是明显的事实。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将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这样,既可摆脱包袱,充分利用沉淀资金,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
二、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行业性的产业转移已露头角,从1996年初开始正式实施的纺织业东锭西移已启动7个项目,共计26万锭,1997年完成24万锭。上海市在1995年就作了将2000家国有企业转移到西部的规划,当年就完成了43项。烟台市为解决劳动力价值高,原材料及能源短缺等潜在的矛盾,提出了到中西部去创业的战略。沿海地区的许多企业也出现了“产业西进”的趋势。尽管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勃勃生机。无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东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发展之后,面临着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投资经营成本节节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产业的生命周期性在客观上要求东部地区将这些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在此过程中,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得以流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的资源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沿海地区工业基地的结构老化,改变其高度化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中西部也因大规模的产业迁入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发展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地资本跨越行政区划,进行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组建集团公司、参股、控股等产权交易活动层出不穷,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及地区间优化组合加剧。这无形中促进跨区域产权结构的调整,搞活存量资产,使现有大量闲置或利用率很低的资产流动起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各区域经济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减少重复建设,避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重要意义。
第三,产业结构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区域间分工协作观念增强,横向经济联合得以广泛发展。各地区都重视本地区优势的发挥和跨地区协作,以获取分工效益和协作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集约化过程。此外,产业转移产生的企业间接联系效应有利于打破部门、地区的封锁和垄断,突破生产要素流动的行政性障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
从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的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浪潮。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机遇,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能够弥补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的不足,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经验,优化其国内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如日本曾以直接投资形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四小龙”,促进了“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以后“四小龙”又以直接投资形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东盟国家,也带动了东盟经济的迅速增长。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一方面使我国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占优势的强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带来了利用后发优势,加快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可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使自己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西部地区则可继续利用自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与东部地区及跨国公司输出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优势互补,推动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再看国内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短缺型经济中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转为相对过剩的格局,消费需求结构从较低的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而适应人们更高消费需求的产品,如通讯器材、电脑和多媒体产品等,生产能力却不足,很多要依赖进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意味着我国国内,尤其是制造业必须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优势企业应开展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应加强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通过跨区域的资本运营,实现沿海与内地的优势互补,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此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规律也迫使东部地区把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物耗等比较劣势产业向中西部适当地区转移。同时改革的深化和体制的进一步转换,为区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四、对产业转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产业转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一方面将产业政策区域化,即对各个产业,尤其是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全国的布局,勾划出一个基本框架,按照比较优势禀赋状况和地区分工原理,分解、落实到各个地区,排出各地区支持发展或限制发展的产业序列;另一方面将区域政策产业化,即国家在制定、实施区域政策时,需要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指导,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专业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协调化以及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区域政策的调控,解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西部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审慎进行。东部地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受地方利益的驱动,可能把高能耗、粗加工、低技术、低利益和高污染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给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及产业结构等带来某些副作用。此外,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技术人才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低下。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的引入一定要慎重,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盲目引进。可先对引进产业的可行性、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分析,根据自身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引进。
(三)产业转移中政策法规不适应。目前,产业转移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诸多障碍:如产权交易程序、资产处理、国家股转让、金融信贷的申请与批复、土地使用权参与入股作价等问题普遍感到无法可依、政策不明。无疑为日后可能出现的产权纠纷、利益分配埋下了隐患。因此,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已迫在眉睫。同时,国家应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便转移更为有序、合理,推动东部与中西部产业发展的协调。
(四)中西部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着交通运输、环境恶化、水资源不足等困难,若不能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将不足以吸引东部生产要素西移和产业转移。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即加大对交通运输、水利、通讯等方面的投资,尤其是高效率的交通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