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IT技术发展金融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IT技术发展金融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文章通过对IT技术在金融业应用的观察,讨论IT技术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IT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使其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扩大业务范围等正面影响,但也埋下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但总体上看IT技术对金融业的影响还是利大于弊的,将使金融业朝着健康、高效、便捷、安全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IT技术;金融;进步;安全

一、引言

所谓IT技术,是信息技术的简称,英文Information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主要由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三个部分组成。而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从传统的概念上来讲,信息技术发挥着支持银行业务的作用,类似于行政支持,属于后台工作的一个部门。而今天,IT部门已经整合到银行的业务当中,科技策略已经变成银行整体策略的一部分。

二、信息技术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一)改变了金融业的操作方式

上世纪80年代,金融业以手工操作为主,柜员用算盘计算每一笔单据,用笔和报表记录每一笔业务,用人工传递报表和汇票的方式实现行间的业务交互。这些方式速度慢,错误率高,且与柜员的心情、身体状况和工作强度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且从客户角度,每笔业务不论大小,都必须去柜台排队办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计算机性能的大幅提高,互联网和传感技术的出现和普及,金融业的操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数据的输入,如卡号、密码的输入和客户信息的输入,用传感的技术解决,用户只要刷卡或通过语音就可以完成。而数据的储存、取用和计算,则全是由计算机完成。数据的传输则通过网络实现,达到了高效和便捷。操作方式的进步,节约了时间,也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样,从客户的角度,办理业务可以选择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上网点几下鼠标就能完成业务的办理,也提高了客户使用金融产品的积极性,间接的支持了金融业的创新。

(二)提高了金融业风险预测的能力

从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新的金融产品的推出需要经历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收益预测、风险预测、操作流程设计等等,一系列复杂和繁琐的过程,在每一步中都要用到数学模型和对大量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在以前这些工作都是由技术人员手工完成的,工作量大、耗时长,往往还未算出结果,之前采集的数据已经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可靠了,大大增加了创新的风险。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些数据的获得、互传、挖掘、分析,以及得出合理可行的结果后,投放市场进行进一步的追踪检测,都变得简便,大大缩短了从理论到市场的时间。所以可以明显看到,近几年新金融产品的推出速度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金融业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对其客户的动向的把握,客户以往的信誉等级,以及现阶段的变化情况,各种的信息不仅需要全面,更需要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沟通,登陆央行建立的诚信系统,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自己的客户的历史。同样,业务员不需要经常的去客户那里了解最新的资料,只要上网查询有关部门反馈的报表,就能对客户的资料实时更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金融业的风险。

(三)使金融产品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

作为服务业范围的金融业,应该多为客户着想,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能力和风险运算能力加强,使金融产品的设计者有能力针对不同的客户,设计出相应的产品,而不像我们看到的传统产品对于每个客户都实行标准化的利率和价格。现在,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很多,如:证券公司根据客户对收益率和风险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理财方案。银行卡发放部门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开放不同的业务组合,收取不同的年费。信贷部门在全面了解了要求贷款的客户的情况后,给与一个合适的额度和利率水平。这样能提高客户的消费积极性,使客户真正感受到温暖。

(四)改变了金融企业的内部结构,使其机构设置扁平化,提高了效率

传统的金融机构分为很多的层次,从银行业看,层次众多: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而且每一级机构有指定的业务范围。这样的机构划分不利于新政策的传达,不利于新产品的推广和监管,同样给客户带来不便。引入了信息技术后,数据传输变得简便,上层机构有能力同时监管下面的几级机构,而各网点处理业务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有能力处理更加广泛的、上几级机构的业务,所以众多的层级设置就变得没必要了。现阶段一般的金融企业只设三级:总行,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政策制定和监管,以及重要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分行,负责地区范围内的政策制定、监管和经营,以及金融产品的修改和推广;支行,负责所属辖区内的经营(也允许跨区推广业务)。这样的企业内结构的扁平化,使运作更加灵活和高效。同时,消费者进入一家网点就可以办理几乎所有的业务,分担了分行的压力。

(五)扩大了金融业的业务范围,促使金融业资源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重新整合

传统的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主,而银行业的收益主要来自存款和贷款的差额。银行的存贷利率一直是由央行调控的,商业银行自主浮动的权力很小,所以,1995年以前,银行的目标单一,揽存款和放贷款,这两项工作的量的大小就决定了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当时风险调控的手段落后,各银行一味的追求量的优势,而忽略质的优势,使国内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大大高于国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量则更高一些。1995年以后,在国内银行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重质量、重风险、重创新的思想开始被普遍接受。信息技术的应用则给银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大量的基于信息平台新业务开始涌现。这些新业务大多属于中间业务,中间业务的特点就是服务性和无风险性,银行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相关的手续费。因为中间业务的好处,所以银行业在逐步向以中间业务为主营业务的方向转变,并且不断的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银行业如此,其他金融行业同样如此,因为信息技术大大的提高和解放了生产力,节约了个方面资源,整个金融企业都有能力去开拓新的市场,尝试进入其他金融分支,办理其他业务。所以整个金融业孕育着一次巨大的变革——混业经营,不再有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的分割,金融企业经过资源整合和重组后,形成从事所有的金融业务的金融集团,从而使其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隐患

(一)信息技术本身的技术漏洞带来的隐患

这种隐患称为技术风险。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出错的可能,信息技术同样具有。比如:数据在计算过程中因为使用了不合理的算法而出错;传输过程中因为数据报阻塞而丢失、出错和延时;存储过程中因为硬件损坏而丢失等等。技术风险最有名的案例是世纪之交的千年虫问题,许多银行的程序和账户信息都是以两位数计年,从1999年到2000年,计算机就出现了计算错误甚至于有些程序根本不会计算。但如果处理得当,技术风险是可以提前预测和规避的。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类风险会降低到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

(二)信息技术给网络金融犯罪提供了可能

由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善性,有些不法黑客利用网络,盗取企业或银行的信息,再以合法的方式对其账户进行操作,或者直接利用网络或系统的漏洞犯罪,以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这种安全风险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因为这种风险是人为造成的,所以较难防范,但提高风险意识,加大风险教育,能适当降低风险。

四、结语

通过对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关系分析,信息技术对金融业的正面作用还是要大于负面作用。信息技术给金融业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的运作工具,使金融业迅速和健康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但这些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降低或消除。

参考文献:

1、那日苏.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岗.IT与金融业务创新[J].商业研究,2005(19).

3、郭同峰.论我国金融业的创新与监管[J].理论探讨,2005(2).

4、施建淮.金融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4(9).

5、张萍.论金融创新电子化[J].金融科技,2003(8).

6、宋逢明.金融科技是推动金融创新的不竭动力[N].金融时报,2005(11).

7、廖宇.计算机与金融风险的防范[J].财税与金融,2003(4).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