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营企业融资方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富生机与活力的因子。然而,我国东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不仅在总量上、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产值上、贡献上也处于主导地位。在“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榜”上,西部12个省、市、区仅占13席,还不及东部的浙江省。东部民营企业的发展快于西部的民营企业,除了一些客观与主观因素外,特别重要的就是东部创新的融资模式给东部民营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与机遇。本文基于以上观点,针对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探讨借鉴东部一些融资模式来发展西部民营企业,从而推动西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

一、东西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差异

1.具有特色的东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1)吸收民间资本的“温州模式”。截至2003年末,温州辖区内民间资本存量约2770亿元,温州人民银行称,近5年来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总额1030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61.9%,相当于国有单位投资额的2倍、外商投资额的20倍。2003年,温州民间投资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7%,也就是说,在当年GDP增长的14.8个百分点中,有3.47个百分点是由民间投资来实现的。

温州民间资本参与的形态以自有资本扩张为主、以借贷资本为辅,形成了一套不同于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机制。具体表现为,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并不依赖抵押或担保,这实际上使放贷人对资金风险防范更敏感。并且,民间借贷在固定双方之间重复发生率较高,多重的社会关系和借贷活动的经常性都有利于借贷风险的信息沟通和防范。最重要的是,民间借贷资金一般用于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但借贷主体往往不是企业,而是作为业主的个人。借贷主体的个人化使债权关系清晰,从而利于风险损失的补救。

民间融资在温州大量盛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或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不相匹配,迫使民营企业转向民间融资和信贷的渠道,即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民间融资的存在是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

(2)浙江其他地方的租赁模式。融资租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金融工具,目前全球近1/3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在我国,融资租赁是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既有效又快捷的方法。这种方式被东部的部分省市成功运用。

1984年,浙江省成立了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融资性租赁业务。随后,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融资租赁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租赁模式的发展,同时改善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其特点与流程如图1所示。

融资租赁具有“融物”代替“融资”的特点,可以帮助民营企业避开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的尴尬,也可避开商业银行的种种限制,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不断跟踪先进技术、加快更新改造的节奏,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进而保持竞争优势。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融资租赁这种特殊的金融工具,为2300多家浙江企业提供了融资租赁服务,累计投放融资规模超过320亿元。

2.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

(1)资金需求主要依靠自我积累。目前,西部大部分民营企业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内部融资、自我滚雪球式地发展。西部民营企业的自有资金占到企业资金的60%以上。

(2)融资渠道偏窄。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是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但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县级城市,金融组织结构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城乡信用社的框架,没有股份制银行,更谈不上外资金融机构。实际上,民营企业能从金融机构融到资金的微乎其微。对于直接融资,无非也只有向亲朋好友借一点,向业务方赊一点,向内部职工集一点,数量都有限。民间融资从数量上与规模上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比。

(3)融资规模偏小且成本偏高。西部大部分民营企业融资无论是单次融资量还是融资总量,其规模都是偏小的。从金融机构申请贷一笔款,一般只有几十万元,最多不过几百万元。虽然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近几年调低又调低,贷款利率降下来了,但由于办一笔贷款既要抵押,又要担保,又要公证,还要房产过户等等,加起来实际利率要超过7%。其他融资(如民间借贷等)的成本一般还要高,向他人借款和赊购等,融资量更少,绝大部分是短期、临时性融资,利率总体水平要高于同档次银行利率,部分甚至是高息融资。

(4)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的资金少。由于软硬环境不佳,东部企业的资金流入西部少,相对而言,西部资金的外流现象却很严重,西部资金外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流出,西部地区银行资金以贷款和拆借方式流向东部;二是隐性流出,西部向东部低价输出初级产品与从东部高价购买加工制成品中流失大量资金。

二、东西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差异的原因

1.东部民营企业融资创新的原因分析

(1)“人”的因素。首先,东部地区的人们素有“重商”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形成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价值观和财富观,为东部地区民营经济融资创新提供了丰厚的人力资源。其次,民营企业家也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东部地区涌现出了大批锐意进取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不仅十分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用自我的人格魅力和企业家精神影响并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民营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能锐意创新,克服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因素。

(2)“文化”的因素。东部历来都有经商的传统,善于“握微资以自营殖”,这种文化底蕴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才使得东部民营企业不断进行融资创新。

(3)“环境”的因素。一是东部地区较少受计划经济桎梏,加之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东部地区较多发展轻工业,而其主力军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缺乏要素资源的情况下不断地去摸索,才能在融资这个瓶颈上相对于西部解决得比较好。二是东部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依托。政策的不断开放,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扶持以及对民营经济发展路线和方向的正确引导,在融资上的不断的放宽,融资政策不断更新,以及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成果的肯定,都为发展民营经济消除了疑虑,坚定了信心,极大地推动了其飞速发展。三是东部地处沿海地带,与外界的交流更快更广,国外一些新的经营方式与方法被较早接受,外资也在优惠的政策下,投入较多的资金,使东部融资渠道相对宽广。

2.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1)西部民营企业自身因素。相对于东部的民营企业而言,西部的民营企业受传统社会思想束缚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惯性的影响较大,基础管理薄弱,缺乏良好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大多数企业缺乏完整、透明、连续的经营信息,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融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从而加剧了其融资的难度。同时,西部民营企业在融资创新的力度上也不如东部的民营企业。

(2)外部环境因素。其一,地位没保障。西部地区是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的区域,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民营经济,效益低、比重大的国有经济占据了西部有限的稀缺资源,使民营经济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较小,这使得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较小,束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其二,在政策的支持力度上西部地区也比东部地区弱,西部地区对民营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也存在差异,这些都阻碍民营企业的融资通道。

(3)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又进一步造成资金的外流,加重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于东部和中部有不小的差距,在资金上造成了两个特有现象:一是资金总量小,资本利润率低于东部和中部,呈现出向东部和中部净流:二是资金需求量极大,但是又“分配”不公。即使在中央给予西部许多优惠政策的现在,西部的资金依然大量流向东部和中部。基本路径是从西部农村流动到西部大城市,再从西部大城市通过股票市场、银行储蓄、经营利润等流向东部和中部。总量本来就少,再加之向外净流出,资金成为西部最稀缺的资源。在短缺的资金中,西部民营企业融资更是雪上加霜。

三、西部民间企业的融资拓宽与创新

1.西部民间资本的潜力与启动

从民间资本供给上分析,民间资本供给的具体形态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居民储蓄存款、居民流动性金融资产、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民营经济利润。2003年陕西省民间资本供给总量约为3414.56亿元(其具体分布数量如表1所示)。2003年底陕西省现实的民间资本供给量为1700.3亿元,潜在的民间资本供给量大约为1313.54亿元。

2004年末,陕西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380.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65.92亿元,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8.34亿元,增长17.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829.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9%,其中,短期贷款1783.09亿元,增长4.0%;中长期贷款1597.86亿元,增长17.7%。

从资金需求量上看,陕西省民营经济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旺盛。据西安交通大学李富有教授的课题组对西安、榆林、咸阳、宝鸡四地民营企业所做的调查,有8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难题,而其中需要和非常需要民间资本的企业占到了85.6%,90%以上的民营企业只得完全靠自筹来解决创业资金。民营经济2003年约有1582亿元的资金需求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民间资本供给充足,且民营经济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欲望非常强烈。因此,利用西部民间资本解决西部民营企业融资是有潜力的,西部地区可以借鉴东部地区吸收民间资本的成功经验,同时,政府应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其民间资本,建立民间金融管理组织和民间金融市场,创新其融资产品,实现民间资本供给与民营经济对其需求的有效对接。

2.借鉴浙江租赁模式

(1)可以直接通过东部的融资租赁公司租入设备,为西部的民营企业所用,满足西部民营企业融资与融物的需求。

(2)在西部利用银行的资金,建立西部的融资租赁公司。虽然西部的企业可以从东部的企业租入设备来发展自己,但这只是暂时解决资金困难的措施,但投入的资金又以租金的形式流入东部,如果能够很好地发展西部的融资公司,既解决了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的难题,又能保证西部的资金不外流。因此,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借鉴东部在发展金融租赁公司的经验,利用银行的资金去发展租赁公司,无疑会在解决西部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上加快步伐,从而推动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目前,西部的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较少,且规模较小。如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辖区有金融租赁公司2家,1家设在甘肃,1家设在新疆。陕西省尚无服务本地的金融租赁公司。

3.吸引东部资金

东部的民营企业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发展,有的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也在寻找投资回报高的项目,因此,西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东部的资金。

(1)东部有投资的愿望。东部地区的一些企业,正在寻求新的投资地区。据《今日浙江》报道,目前在粤创业的浙江人有50多万人,各类企业5万多家,个体工商户10万多家,2003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在600亿元以上,在广东累计投资总额2000亿元。如果西部有较好的投资项目与环境,东部的投资者也会向西部投资。

(2)西部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越是不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投资的机遇也相对较多。我国西部地区有着许多宝贵的矿产资源,有着良好的光热条件,有辽阔的土地,大部分地区还有丰富的尚未有效利用的水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西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从东部迁到西部,就能保持和提高其竞争力;西部一些城市如西安、重庆、成都、昆明等,在工业、科技、教育等方面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在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领域,西部完全可以与东部同步发展甚至走在东部的前边。同时,国家对在西部投资还有许多政策上的优惠,所以,正是这一系列的优势吸引着东部的投资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会东部地区的创新意识,才会有融资的突破。

(3)成功的实例。在吸引东部资金上,青海省可谓成功者,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共签订各类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300多项,引进省外资金227亿元,境外国外资金近5.7亿美元,其中东部民营企业投资占到引进资金的80%,成为青海引进资金的主体。青海省还确定2005年为“投资环境治理年”,并制定投资环境治理方案,切实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丁兆庆、姜桂兰:“影响民营资本西进的主要因素透视”,《学习论坛》,2004年第6期。

2.俞建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3.陈永杰:“解读‘36条’——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历史发展新阶段”,《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3期。

4.李富有、刘奕:“民间资本供求与民营企业融资:对陕西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1期。

5.孙早、刘庆岩:“地理差异、战略约束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绩效——一个基于浙江与陕西经验的比较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9期。

6.王燕梅:“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7.陈希凤:“对青海省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青海金融》,2004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