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作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上升到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的高度。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规范化的现代风险管理对其生存和发展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风险管理存在问题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作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上升到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的高度。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规范化的现代风险管理对其生存和发展更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中国的金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由于其地位、作用及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金融风险,如何化解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的所在。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风险的来源分,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道德风险、策略风险、人才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和其他环境风险等。从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看,涉及较多的风险为内部风险,如果按银行各部门管理职能划分,可分为会计结算风险、财务收支风险、信贷资产风险、中间业务风险、抵债资产接收、处置风险及投资业务风险等;如果按会计报表划分,可分为资产类风险、损益类风险、负债类风险、表外业务风险等。

目前的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风险管理系统,仅在个别业务部门有所体现,缺乏统一管理,全行业风险管理零散,各自为战,从决策层面到基层机构缺乏整体的、系统的风险评估、识别、预警和反映机制,特别是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根植于银行从业人员思想中去。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决策程序整体尚欠完整,仅涵盖了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防范与控制等两个步骤,风险战略及管理评价等两个环节相对薄弱,有的银行甚至没有明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战略,也未对一定时期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系统地评价和反馈,同时各银行在决策环节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体制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风险管理体制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运作规范、完善的产权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它不仅能带动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同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二)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诸因素的密切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目的。国外商业银行之所以风险管理比较到位,很重要的一点是具有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具体包括:风险甄别机制,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风险预警机制,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风险决策机制,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风险避险机制,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和转移,并作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我国商业银行则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问题,具体表现在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三)风险管理的工具方法落后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与国际上流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风险管理方法上的突出缺陷是重定性分析、主观性强,过分依赖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和素质,缺乏定量分析。二是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上,工作量大且成本过高。三是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上,缺乏灵敏的预警系统。

二、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方法存在差距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在风险管理方法上也存在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

(二)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落后

瑞士银行总裁维特说:“我们从不承担未经计算的风险”。这说明了风险计量的重要地位。它不仅广泛应用于资本分配、风险定价,也广泛应用于向董事会和高管层以及股东和市场的信息披露。同时,银行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数理化、定量化的特征,逐步由简单的技术管理过渡到复杂的统计分析管理,并最终走向定量分析。而风险测量管理工作落后是当前我国银行经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银行虽然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对风险的统计和度量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我国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与国外银行相比,风险管理量化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

(三)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专业性,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将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这方面的人才还相当匮乏。

三、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目前还沿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的总分行制,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机构下设风险管理部门。这种组织体系的弊端是管理层次多、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差。未来,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积极建立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可靠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二)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设施

为了实现综合的风险管理,应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构建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设施,包括支持综合风险管理程序的庞大数据库。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结构须依托金融机构自身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架构应当能够将信息技术、定量模型和复杂的金融业务操作和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引进、培训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鉴于我国银行界对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尚未入门,基本不具备独立开发相关程序的能力,在当前极度缺乏相关高级人才的状况下,应尽可能从大型跨国银行聘请高级专家,针对我国银行的市级风险状况,开发计算机管理平台、编制风险管理业务软件。另一方面,应选派知识结构全面、综合素质强的业务骨干到国外风险管理水平成熟的银行学习,培养成为熟悉我国银行实务的风险管理经理,对于一般操作人员的培训可通过同国际咨询管理公司合作开展,以期尽快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劲,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理论探索》,2006,04

[2]赵晓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经济日报,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