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信用社会计操作风险防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信用社会计操作风险防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信用社会计操作风险防范

摘要: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会计业务流程上的每一个操作人员都是一个微小的风险点。从制度与组织管理的细节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杜绝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在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中显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会计;操作风险

一、农村信用社会计操作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一)操作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2005年年初以来,中国银行业先后爆出多起金融大案,其涉案金额之巨、爆发频率之高令银行业界内外为之震惊。随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中国的金融界开始关注操作风险问题。

操作风险,顾名思义,是指因操作失败引起的风险。通常是由财务制度上的疏漏、越权交易、支票欺诈等原因引起的风险。如今业内普遍认为,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个古老的风险,并没有在金融业中得到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平等的重视,在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因严重的操作风险管理失败带来巨大损失后,国际金融业才将视角逐渐投向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范畴。最终将操作风险地位提升,纳入风险管理范畴,应归功于新巴塞尔协议。新协议中一项重要的修改,就是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

(二)农村信用社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亟待加强

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信用社(农信社)的各个业务领域。每个业务流程上的操作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都是一个微小的风险点,倘若管理出现偏差,案件隐患将无处不在。由于内控薄弱、制度执行力不强,一些情节恶劣的大要案频频暴发,且绝大多数都牵涉到会计、出纳人员。作案手段也很简单,都是违反了最基本的规章制度,有章不循,或是内外勾结。在没有任何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情况下,巨额的资金不知不觉中没了踪影。从制度与组织管理的细节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杜绝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在当前农信社的会计工作中显得十分迫切。

二、农村信用社当前会计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一)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不严

农信社从印刷厂购入或营业网点从上级机构领用的重要空白凭证出现缺号时处理不当。在未取得印刷厂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下,擅自将缺失的重要空白凭证销号,既无情况说明,也无相关证明,该重要空白凭证到底存不存在?在哪里?不得而知。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也不严格,在有的网点,一部分重要空白凭证入库上锁保管并入账核算,另一部分却随意堆放在档案室地上,既不入库也不入账,或虽入库但未入账核算。使用时,未严格坚持从小到大的原则顺序使用,存在跳号使用的情况。

(二)账户管理混乱

当前农信社对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有待完善。由于农信社的结算服务对象大多为中小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当地村民委员会,申请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资料完整性差。在历史遗留问题和存款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下,账户管理混乱的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对账制度未有效落实,记账与对账人员为同一人、银行企业对账单发出去收不回、收回的对账单未换人核对、对账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监督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会计基础工作极不规范

农信社的会计操作风险隐患大多来源于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给居心不良者留下可乘之机而形成。

突出表现在:传票要素不全、硬性涂改日期或金额、无经办人名章等;有的传票适用错误,如某社在贷款季度结息时,用收贷凭证的第一联(客户回单联)作单位存款的借方传票,直接从客户账上转出资金归还相关贷款利息;有关登记薄形同虚设,相关事项从未进行记录或记录不全,如有些网点的会计、出纳人员交接登记薄上,账薄和重要空白凭证的名称和数量记录不全,印章交接手续不严密;短时间离岗时不退出操作系统,出纳人员的现金、印章等不上锁。

(四)储蓄业务操作管理松懈

储蓄存款是农信社重要的负债业务,是农信社营运资金的重要来源。为了生存,各金融机构想尽一切办法拉存款,尽可能地取悦客户,对柜面操作上的管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储蓄存款免填单业务在农信社广泛开展以来,储蓄存款的存、取款人与户名不符,且无手续的现象在某些网点,特别是在农民粮食直补款项的网点中频繁出现。储蓄存单、存折和密码的挂失业务操作存在漏洞——挂失时有的储户未在挂失申请书上签字,挂失期满后补发了存单、存折,却无领取人签收等。

三、有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一)健全规制,实现流程化管理

农信社内部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风险控制功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信社长期以来以经验型管理为主,内部规制建设非常薄弱,已成为制约发展、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一根“软肋”。

随着电子化和新业务的发展,对原有业务,要根据有效管控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提升,对新业务,必须设计业务操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管控流程,使其风险在有效控制之下。

规制建设流程化管理的意义在于规范各个环节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明确各自责任并能最有效地界定。同时,通过流程图表示,便于学习、理解和掌握。

当每一笔会计业务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人人都按规定程序操作时,必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会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相伴而生的安全隐患。(二)落实责任、强化培训,增强基层执行力

规制建立后,关键在落实。再多、再好、再新的制度规范,没有执行落实或执行落实不到位,都形同虚设。

落实责任,是杜绝规制执行乏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不究等现象发生的有力保证。

强化培训,是提升员工自觉执行规制意识的重要手段。

基层每个普通员工都是农信社最基本的组成细胞,是规制的执行主体和责任主体。但由于他们又都处于规制执行的最末端,对上级制定的一些规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往往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直接导致执行意识不强,执行意志不坚。

因此,要积极加强规制的教育培训,建立定期强制培训制度,员工每年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规制培训教育,使每个基层员工全面掌握规制的内容和要点,深刻理解规制的意义、作用和落实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不执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切实增强基层员工对规制的执行意识和理性认识,从而在工作中自觉提高执行力。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在某信用社,注册验资的存款人以现金方式存入资金,在验资期满后,申请撤销临时存款账户并要求提取现金,该社这样操作:会计人员填制一式两联特种转账传票,由社主任在传票上签字同意,将该临时存款账户上的全部资金转入在该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他人账户上,借其现金支票支取现金。

上例说明,当前农信社有少数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较差,缺乏起码的业务知识和风险意识,极易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从而产生会计操作风险。

近年来,农信社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新知识、新业务不断充实到农信社的理论和业务实践,提升农信社员工整体素质,加强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教育,从思想上和技能上增强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已是刻不容缓。

(四)建立严格缜密的问责机制

事前严加防范,有助于减少操作风险。建立问责制,加大对违规违纪案件的责任追究力度,其威慑作用亦不可低估。

针对农信社会计操作风险形成的特点,有必要将问责机制落实到每个岗位,对执行者、管理者、前任、检查者和用人者等“五种人”严格问责。

问执行者之责,是强调拒绝违规操作,是每位员工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对上级下达的违规指示应坚决抵制;强调凡是违法违规操作行为都必须问责,不以是否造成损失为问责条件,不能以没有损失为由就不问责。问管理者之责,对内部控制存在严重问题但长期未能解决、发生大案要案的单位,必须追究上级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问前任之责,无论责任人调到何处,都应按追溯原则追究责任。问检查者之责,管理部门检查人员检查不力,不能发现已经存在的重要问题,也要问责。

问用人者之责,违反规定用人的必须承担责任。

(五)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对操作风险的预警预报,是农信社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应该发现的风险没有及时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了处置风险、减少损失的时机。

农信社在当前的改革中,要把构建防范会计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建立会计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包括会计操作风险识别和认定系统、会计操作风险监测系统、会计操作风险处置系统等,科学有效地加强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如定期的业务分析、风险评估;定期实物盘点,各种账证、账簿、账表的核对;业务活动的事后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和反馈,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测预报等。

同时,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保险、中介组织等形式,增强农信社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