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金融改革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正文】
中央决定国有企业三年实现扭亏增盈的目标,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中央的政策究竟执行得怎么样?国有企业的发展现在还存在哪些问题?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通过调查与研究,我想谈以下几个观点。
应该说,中央提出三年实现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目标是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的,而且这个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通过中央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贯彻实施,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增利减亏130.7亿元、31.1亿元和11.5亿元。东部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和西部各有6个和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利减亏。其中增利减亏超过10亿元的有:东部的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和辽宁,中部的河南和湖南,西部的四川。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总体上东部好于中西部。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3亿元,其中东部114.2亿元,中部和西部分别净亏损减至32.3亿元和56.7亿元。盈利额居全国前5位的是:黑龙江、山东、广东、上海和云南。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利减亏额居全国前5位的是:江苏、山东、广东、河南和辽宁。黑龙江、山东和广东分别增利28.7亿元、20.8亿元和18.6亿元,居全国前列。
但是在国有企业增利减亏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物价持续走低,消费指数连续20个月呈负增长态势,都为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大量的产品积压,商品销售不畅,企业职工下岗及子女上学、医疗、住房等预期支出增加带来的购买力减弱所导致的连锁反应,都成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的现状及主要经济指标
今年1月以来,我国多数地区的工业盈利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亏损企业亏损额有所减少,但产成品存货依然较多,并且增幅居高不下。
1.全国的扭亏增盈工作发展呈不平衡态势。
概括起来讲,就是东部盈利,中部扭亏为盈,西部仍为净亏,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利减亏。根据对国有工业企业的统计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各有9个、4个和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净盈利。净亏损的省区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2.亏损企业亏损额东部和西部减幅较大,且东部亏损增幅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
东部、中部和西部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为313.7亿元、160.5亿元和106.3亿元,同比减少13%、8.3%和11.2%,东部和西部减少幅度较大。除内蒙古、湖北、山西及重庆等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其余各地亏损企业亏损额均有所减少。
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亏损企业亏损额的增幅比前3个月减少了2个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则增加了0.3和0.8个百分点。
3.应收账款净额,东部和中部增幅较高,中西部增幅比去年有所下降。
东部、中部和西部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7854.3亿元、2930.1亿元和1602.5亿元,同比增长11.8%、9.1%和7.1%;除云南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收账款净额增幅均有所提高。海南、北京、福建等地的增幅超过20%。
中部和西部应收账款净额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和2.1个百分点,东部则提高了0.7个百分点。
4.产成品存货,西部和中部增幅较高,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增幅继续下降。
东部、中部和西部产成品存货分别为4071.3亿元、1519.9亿元和890.0亿元,同比增长3.9%、6.5%和8.1%。除海南、广西、黑龙江和青海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成品存货均有所增加。
东部、中部和西部产成品存货增幅分别下降了0.1、0.3和1.5个百分点。北京、青海、宁夏的降幅在5%以上。
国有企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越来越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另一方面,改革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出来,过去20年我们所积累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经验,成为继续改革的动力,而过去尚未触及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
二、国有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挑战
1.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好转。
国家更加注重对亏损企业的管理,一厂一策地指导企业解困,从政策上、税收上、流动资金贷款上都给予扶持,使企业对解困增加了信心。
2.高新技术产品有市场。
由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长,市场格局越来越显现为“买方市场”,大多数产品成为供大于求的趋势。几乎所有的厂商都面临寻找市场出路的问题。实践表明,大多数努力开发、生产高新技术的商品均有市场或有新产品进入市场的亏损企业均认为扭亏有望。如四川省聚脂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聚脂切片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空白,同时可替代进口产品,公司产品产销率长年在98%以上,且大部分就近销售。德阳市清平磷矿开发的新产品脱氟磷酸钙填补该产品市场空白,市场潜力大。这些企业容易对扭亏解困充满信心,有的今年开始出现盈利。
3.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大中型国有企业通过转换机制,使企业焕发了活力。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1998年利用招商引资机会与挪威斯堪纳工业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合资建立斯堪纳工业集团后,自己找市场,当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收回货款1600多万元。
4.实行下岗分流,减人增效。
国家宏观政策对解决企业内富余人员问题产生积极作用,各企业都相应成立再就业中心,对富余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有的企业制定了三年后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彻底解决富余人员包袱沉重的措施。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的落实到位,使部分企业对扭亏解困充满信心。
5.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管理者的水平高低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不少国有亏损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目前,我们在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的机遇和良好势头的同时,也应看到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企业经营自主权尚未完全落到实处。从目前企业经营状况看,落实程度较高的权利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权、产品销售权、劳动用工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这反映了企业内部自主权较充分。没有落实的权利主要是拒绝摊派权、联营兼并权和进出口权。这几项权利主要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涉及从事资本运营以及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这些权利更多受到政企关系的转变、外部环境的改善等因素制约,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真正落实。
债务负担更加突出。近50%的企业间相互拖欠资金增加了。银行债务增加的占39.9%,这两项都属于企业社会负担。负债率高的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利息,意味着企业可分配的利润减少。企业间相互拖欠资金,虽然不会从整体上影响企业的资金规模,但问题在于经营差的企业会把经营好的企业一同拖入经营不好的行列,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非技术因素成为影响国有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经过20年改革实践以及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拼搏,国有企业自身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市场竞争中的相对地位看,企业竞争力主要在产品质量和主导产品技术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老工业企业仍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在产品附加值、主导产品盈利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融资能力、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方面提高幅度不大。这反映了国有企业纵向自我比较在产品质量与技术方面虽有优势,如果横向比较,在市场份额及盈利水平方面优势不大
企业经营者素质已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认为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好的领导班子,这反映了国有企业自身对在国有企业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的充分认识。排在第二位的重要因素是创新与产品开发、职工队伍建设等;而增加企业资本金投入、对企业债务核实减免、强大的资金支持等带有临时性的因素被列在靠后的位置。
为确保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脱困扶持政策。
今年以来,尽管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增幅较大,亏损面同比有所缩小,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亏10%以上,但与既定的目标相比仍差距较大。
三、对策
我想,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从政策上对扭亏脱困企业进行扶持。
对列入重点扭亏脱困的国有亏损企业,经财政部门批准,其实现的所得税和地方分成25%的增值税超基数部分,3年内全部返还,以巩固企业扭亏成果。选择部分国有亏损企业在确保银行债务不受损失的条件下,允许将部分或全部有效资产采取多种形式合资合作,组建新的企业。新企业形成的税收超过原企业上交基数部分,可在1年~3年内全部返还原企业用于安置下岗职工和偿还银行债务。建立扭亏增盈专项资金,扶持扭亏有望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支持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企业。财政、金融部门都应视财力情况,筹措一部分资金,重点支持产品有销路、有效益、贷款回收率高的扭亏有望企业。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
2.把扭亏脱困同改革、改组、改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使企业用人、劳动、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坚决实施减人增效和再就业工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把企业中社会职能的部分分离出来,减轻企业负担。对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租赁、托管、出售等形式,依法进行改革,放开经营。
3.把扭亏脱困与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
加大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把过剩生产能力压下来,对煤炭、棉纺、水泥、钢铁等长线产品实行总量控制,坚决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效益差的产品和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4.建立和完善扭亏脱困目标责任制。
实行地区、部门负责制。对所属亏损企业要逐户制定分年度减亏、扭亏目标及配套措施,对扭亏脱困工作实行考核制度。对列入重点扭亏脱困的企业,由主管部门出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年度审计。审计和考核结果作为企业领导班子调整和整顿的依据。对未经审计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不得解除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不得离职、辞职或调动工作,做到人走账清。建立和完善效益指标统计监测制度,按季度对扭亏脱困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完成扭亏脱困目标的地区、部门和企业,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对未完成目标的给予通报批评。
5.加强亏损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抓紧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领导班子进行考察摸底,掌握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状态和实际经营管理能力,逐户提出调整和整顿措施。对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的企业一把手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长期经营性亏损企业的班子尽快进行调整;对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