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宏观经济政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宏观经济政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来势汹汹的97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政府采取了对内扩大内需、对外稳定汇率的宏观政策。10年后不断升级的次级债风波,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降息、救市等举措。本文通过论述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亚洲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宏观经济政策启示

1997年7月2日,缺少外汇储备的泰国政府面对国际炒家对泰铢的疯狂卖空,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这些国家相继放弃了固定汇率制,货币应声贬值。此后风暴中心转战香港,港府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最后国际炒家再战俄罗斯,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直到1999年风暴大致平息,但所到之处无不股价大幅下跌,汇率大幅下降。众多东南亚国家多年堆积成的财富变为乌有,经济一片萧条。

面对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坚挺,不对外贬值。然而对外经济依存度高达50%以上的中国经济面对外围市场萎缩、贬值后的亚洲各国货币低价抢占中国原有市场的不利局面,1998年要实现经济增长8%的原定目标困难重重。经济学家们说,GDP增长率简直就是中国经济机器的润滑油,“一慢下来毛病就全出来了:对财政来说,GDP一掉,财政收入加倍掉,就揭不开锅;对银行来说,GDP一掉,存款往下掉,坏账往上冲,就可能出现支付困难;对企业来说,GDP一掉,三角债立刻膨胀;对就业来说,GDP一掉,就意味着数百万工人下岗。”以朱镕基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作出了以扩大内需为中心的积极财政政策。

首先,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强货币流通性。增加货币供应量是从加大政府收入做起的。1998年,全国各地的税务局门前冷落,百万税收大军散落街头小巷,与各色人等一笔笔清算陈年旧账,年底清算增收1560亿元。打击进口走私,进口环节的税收增加了700多亿。其次中央政府以国债的形式向民间飞快地借了2000多亿元。为了加强货币流通性,一年期居民储蓄利率从1997年10月23日的5.67%通过6次调整降至2002年2月21日的1.98%,一年期金融机构基准贷款利率从1997年10月23日的8.64%降至2002年2月21日的5.31%。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做将之前多收回的税收和借来的国债花出去的工作。共和国的交通规划版图上增加了之前想修而又没有资金修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然而突然暴富的交通部却是愁眉不展,当年10月,时任部长的黄镇东召集各路人马,号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把全年1800亿的投资花出去。

最后,政府通过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一系列刺激消费的举措鼓励民众把钱花出去。虽然医疗改革与教育改革的对与错需要等待更多时间的检验,但是年底结算1998年国家的GDP艰难的实现了7.8%的增长率,基本达到年初制定的目标。以朱镕基的话说“这7.8%的增长率来之不易”。

中国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第一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在包括汇率体制、国有企业、税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改革,从而加强了微观市场主体的灵活度与抗风险能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相对灵活度(与印度、东欧等国相比),这使得我们的企业相对进退自如,调整速度、反映速度比较快。这是所有抗击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中最根本的一条。

第二个经验是,中国在金融危机前后维持了强有力的宏观调节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包括市场化的调控,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还包括一些非传统的、非市场化的调控,如国家立项投资、启动新型市场(如居民房地产、高等教育等)、政府直接干预等。这些措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是有必要的,毕竟,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还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在起作用,对于这些非市场体制的问题采用行政的措施进行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个重要经验是加强了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防火墙建设,使金融市场的泡沫最小程度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比如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不应该完全与股市价格挂钩,这样就避免了股市泡沫化时银行资产的过度膨胀和信贷的盲目扩张。

10年后金融风暴卷土重来,这次导火索是美国的次级债。2007年4月2日,美国著名的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正式爆发。8月6日,美国房产抵押投资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轰然倒下。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支付危机,金融市场中一切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及在这些证券之上进一步衍生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如CDO)出现了严重贬值,以这些金融资产为抵押向银行以15-30倍杠杆贷款的各类基金被迫竞相变卖资产来缓解银行催债的压力,此时,大量的、同时的、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凝固,至此,支付危机终于演变成为流动性危机,而流动性危机反过来引发金融资产价值进一步暴跌,银行出现大量坏账。随着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联合大规模注入流动性,这一阶段的危机已经出现缓解。

正当人们开始麻痹大意的时候,从2008年3月起,美国正式进入了次级债危机的升级版。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随后的9月15日再次爆震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宣布,为了挽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最大保险企业美国国际集团(AIG)已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其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将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随着美国金融公司的破产与政府的救市,各国股市与石油价格也做起了心电图般的走势。直到9月21日的消失是为避免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美国政府正部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处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计划涉及多项措施,包括成立一个官方信托机构,购买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估计需动用5000亿美元。

次级债引起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越演越烈,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同样值得关注:政府将今年的主要经济目标从年初制定的“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过快、防止通货膨胀上升过快,改为“一防”“一保”即防止通货膨胀上升过快,保持经济适度增长。9月16日央行四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证券市场上也下重拳,股票交易印花税实行单项收费,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进中、建、工三大国有银行股票,鼓励国有企业回购本公司股票。

次级债引起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也许会继续发展下去,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也会继续跟进,在还没有平静下来的风暴中,我们已经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号称最伟大的金融衍产品的创新却带来了最可怕的金融危机。我们国家正在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的照搬西方国家的东西,而是要按照我国的实际国情逐步进行,看到他们的优点,找出他们的漏洞才能完成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